《辩论三十篇》之浅深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浅深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浅深之说多端。

有以来脉定浅深者,如来脉入首强,作穴凹,出口尖,此乃脉浮而属阳,法当浅葬;来脉入首弱,作穴凸,出口圆,此乃脉沉而属阴,法当深葬。然概而言之,阳脉当浅,阴脉当深。若详而言之,阴脉中有浅深,阳脉中亦有浅深,又当变而通之也。

有以到头峡脉定浅深者,如峡脉高则宜浅,峡脉低则宜深。然此法或可施之于平岗平支。至于高垄之穴,则又非此论也。

有以从佐定浅深者,如四山高则气浮而宜浅,四山低则气沉而宜深。然亦当看其宽紧何如,如四山高而宽缓,则气或有浮而反沉;四山低而紧夹,则气或有沉而反浮,不可以此为拘也。

有以明堂定浅深者,如明堂水低则宜深葬,明堂水平则宜浅葬。然此法只可用之于平支,至于岗垄之穴,又岂可以此为法哉。

有以阴腮二合水定浅深者,然高山与平地不同,亦不可以此概论也。

有谓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然坦夷指窝言,涸燥指突言。如突在平地则宜浅,若在高山又宜深也。窝在高山则宜深,若在平地又宜浅也,亦不宜执一而不通也。

至以地母卦尺数与紫白寸数定穴之浅深者,皆为谬说,断断不可用也。

大约浅深之法,在岗垄则察其来脉之浮沉,以四山从佐证之。在平支则相其界水之浅深,以水土厚薄度之,再辨其窝钳乳突之四穴,以支垄地势较之。总而言之,莫妙于临时斟酌,辨其土色以准之。盖坚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此生气之上也。验其质,观其色,察其气,以求其中,则浅深之法不外是矣。若详而推之,开井除浮土外,遇此生气之土,土薄则开下一尺三四寸,土厚则开下一尺七八寸,只要包过棺内骸骨,不必论其棺之高低也。大要多留气土,以垫棺底,使其运蒸攸久,断断不可掘深发尽气土,更不可掘过金银底土,打破穴底,以致受冷犯湿,不可复救也。

杨公云:“浅深之法,亦难定矣。然失之于深,勿失之于浅。浅如架甑,气犹可运蒸而上,深如泼尽,锅水焉有气蒸。”盖脉从后来,气从下升,土为气体,土尽则气尽,故不能上蒸也。至于平洋之穴,唯堆土成坟,不必验其土色,只看水局之大小,以堆冢高低配之,而浅深非所论也。

【自解】

关于下葬深浅的问题,历来有多种说法。

有的以来脉定深浅,比如来龙入首高强,穴场低凹,出口拖尖,这是属于阳性的浮脉,宜于浅葬;若是来脉入首低弱,穴场凸起,出口半圆,这属于阴性的沉脉,宜于深葬。总体来说,阳脉均宜浅葬,阴脉均宜深葬。若详细论之,则阴脉中又有浅深,阳脉中也有浅深,则当变通处理,不可一概而论。

有的以到头来脉定深浅,比如过峡(过脉)高则宜浅葬,过峡(过脉)低则宜深葬。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平冈龙,对于高山之穴,就不能这样论了。

有的以护龙护沙定深浅,比如四山很高,则气浮,宜于浅葬;四山低伏,则气沉,宜于深葬。但还要看护龙护沙与穴场的宽紧程度而论,若四山虽高,但与穴场距离宽缓,则气浮而反沉,又宜深葬;若四山虽低,但与穴场紧夹,距离很近,则气沉而反浮,有宜浅葬。这是需要灵活处理的。

有的以明堂定深浅,比如名堂的水低下,就宜深葬;名堂的水与穴场持平,便宜浅葬。只是这种方法仅适合于平支龙,至于高山龙,就不能按此法处理了。

有的以穴场的阴腮水定深浅,水低则深葬,水平则浅葬,但高山与平地不同,是不可以都按此法处理的。这种是以穴后八尺之分水高度,与穴前微茫之水交媾高度,两高度之连线决定气脉表层之高度,推算下葬之高度

有的以穴场的涸燥坦夷定深浅,穴场涸燥,就宜浅葬;穴场平坦,就宜深葬。这里说的“涸燥”是指突,而“坦夷”是指窝。若是突在平地,则反宜浅葬,若是突在高山,则又宜深葬了。窝在高山也宜深葬,若在平地则又宜浅葬,切不可执定一端而不知变通。

至于民间所传的什么“天父地母卦尺白寸白口诀”,以及用“紫白尺法”定深浅等方法,那都是错误的,千万不可采信啊。

定深浅方法大约如下:

高冈龙则察其来脉沉浮,以四周护龙护沙的高低宽紧来确定;

平冈龙则观察其界水的深浅,相度水土的厚薄,然后再根据窝钳乳突四个穴形,参看支垅的地势来确定。

总而言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后,还要看穴土的质地和颜色,穴土若是坚细而不松散,油润而不枯燥,鲜亮而不晦暗,这说明就很有生气。对穴土要验其质而观其色,看其是否有生气,以求达到点穴准确的效果,深浅之法也不外如是。

细说就是在穴场除去浮土之后,看到了这样有生气的穴土,若是土薄就往下挖一尺三四寸;若是土厚就下挖一尺七八寸,只要两旁的土能包过棺内骸骨就行,不必管棺木的高低。关键是要在棺木底下多留一点有生气的土,使其渐渐向上蒸发。千万不可往下挖得太深,把气土都挖尽了,更不能挖过地底层的硬土,打破穴底,这样就会使骸骨受冷犯湿,不能补救了。

杨公说:“浅深之法,比较难定。但宁可失之于浅,不可失之于深。”为什么呢?因为葬得浅,棺木便如锅中蒸饭的甑子,下面穴土的生气可以渐渐蒸发向上,骸骨最终还能得到生气。但若葬得太深,挖掉了带有生气的穴土,便如泼掉了锅中的水,生气就无法向上蒸发了。龙脉都是从后往前来的,生气都是从下往上升的,土是储存生气的器物,若是连底土都挖掉了,生气也就不能往上蒸发了。至于平洋龙的穴,一般都是推土成坟,不必察看其土色,只看其水局的大小,来确定坟堆的高低,深浅之法在这里是用不上的。

(0)

相关推荐

  • 阴宅风水学习37-葬之深浅

    关于棺椁埋葬深浅问题,各家所持观点不一,有根据界水来确定的,有根据圆晕确定的,有根据星体高度来确定的,有根据外围四应来确定的等等.到底何为依据?其实主要是根据龙穴融结在平地还是高山.融结环境是干燥还是 ...

  • 2丨造福总要

    造  福  总  要 古人称堪輿为形家 形者 形乎天地山川者也 有阴阳五行之异局 阴阳五行有一定不易之至理 人人可与知 以之卜宅营造 而造化之机咸肇於此矣 形而上者 谓之天 形而下者 谓之地 山川虽形 ...

  • 《辩论三十篇》之地理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地理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易曰:"俯以察以地理."察,则详于观视,谓非目力乎?彼道眼.法眼之称,都从察中生出耳. [原注] ...

  • 《辩论三十篇》之形势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形势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观龙以势,察穴以形. 势者,神之显也. 形者,情之著也. 非势无以见龙之神,非形无以察穴之情. 故祖宗要有耸拔之势,落 ...

  • 《辩论三十篇》之龙虎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龙虎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古人借四兽以别四方者也. 盖 青龙属木,故列于东方:白虎属金,故列于西方: 朱雀属火,故列 ...

  • 《辩论三十篇》之束气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束气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龙将到头,跌断束气,再起星体,落脉结穴,此正理也.然有一等疑龙,竟不过峡束气,反结大地者,如含出太湖吴进士祖地是也. ...

  • 《辩论三十篇》之裁剪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裁剪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裁剪者,作用之法也. 龙真穴的而沙水有余不足,则用裁剪之法.今术家不论龙穴之有无,动言裁剪取用.殊不知有龙穴而后可用 ...

  • 《辩论三十篇》之作用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作用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蔡牧堂云:"山川之融结在天,而山川之裁成在人."故裁长补短,损高益下,莫不各有当然之理. 其始也 ...

  • 《辩论三十篇》之选择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选择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杨救贫云:"年月要妙少人知,年月无如造命法." 吴景鸾云:"选择之法,莫如造命.体用之 ...

  • 《辩论三十篇》之生气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生气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生气之说,赋中葬乘生气,本注虽已详载,而尚有未及言者. 盖生气固当以认脉为先,其次又当辨穴星,如金之生气聚于窝泡, ...

  • 《辩论三十篇》之穴形正变巧拙辨再注

    <辩论三十篇>之穴形正变巧拙辨再注 清·孟浩天 耕田的山里人  整理 [原文] 上起顶,下垂乳,龙虎均停者,悬乳穴也: 重龙重虎者,双劈穴也: 龙虎一长一短者,弓脚穴也: 或有龙无虎,有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