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尽心血建房只住了三个月:苏东坡悲惨遭遇后的豁达人生(上集)
苏轼在惠州系列(三)
前两篇文章,说到苏轼在惠州的吃和喝,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苏轼在惠州的住。
苏轼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对吃和喝都很有讲究,对于住呢?我们苏学士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苏轼,这位几千年才出这么一位的文人,对住的要求就是不求华堂大厦,而是追求一种心境的舒适。
苏轼早年在凤翔、杭州、徐州做官的时候,居住的都是官舍,那时候可能还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北宋,官员的待遇从来都不错,所以苏轼没想过自己买地建房。
苏轼被贬黄州以后,激荡的心情似乎有所冷却。而且作为一个犯官,居住的条件肯定没有以前好,而苏轼又不是一个喜欢被约束的人,他想远离喧嚣,独自仰望星空,俯瞰大江,于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在长江边上,一块废弃山坡土地上,开始建筑自己的房子,------雪堂。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
------苏轼《雪堂记》
苏轼在雪堂的墙壁上画满了雪,或许雪才能让他忘却激荡的政治斗争,而沉醉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因雪堂位于东坡之上,自此苏轼的名号横空出世,东坡先生,——苏东坡。
苏轼在雪堂居住的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文学艺 术创作最绚丽、最璀璨的一年。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于这一年问世,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也是在这一年挥毫写就。可以说,这一年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文学的顶峰之年。苏轼关于雪堂的作品有上百首之多,试例出几首: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苏轼《如梦令·春思》
注意了:小桥流水的最早出处是这,不是马致远的《秋思》。在看这一首,苏轼在雪堂喝多了后写的: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时的苏轼,已经慢慢冷却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有些,少了几许激情,多了一些淡然。但是,他在自己心爱的雪堂又只住了三年,又被贬到汝州。苏轼,第一次辛辛苦苦建房,就这么只住了三年。
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苏轼到惠州的居所,苏轼到惠州以后,第一个居处是,合江楼。当时惠州的詹太守对他非常照顾,不仅不因为苏轼是犯官刁难他,而是让他直接住进了贵宾住所——合江楼》
寓居合江楼·
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但合江楼毕竟是惠州最好的贵宾招待所,不适合苏轼这个犯官常住,太守一个人也挡不住众多不友好官僚的闲话。于是十多天后,苏轼搬到了嘉祐寺。
(嘉佑寺位于现惠州市东坡小学内)
嘉佑寺位于今惠州东坡小学校园内。根据苏东坡《记游松风亭》、《江郊》等诗文记载,嘉祐寺后的山巅,距嘉祐寺数百步的东江边,还有一块钓矶石,以前还有,我亲眼见过,后来修了东江水利枢纽后,已被水淹没。
《和陶移居二首》
昔我初来时,水东有幽宅。
晨与鸦鹊朝,暮与牛羊夕。
谁令迁近市,日有造请役。
歌呼杂闾巷,鼓角鸣枕席。
出门无所诣,乐事非宿昔。
病瘦独弥年,束薪与谁析。
嘉佑寺的条件有多差呢?这首诗写的很清楚,就是惠州城郊的一座破庙,且三教九流杂居,苏轼在这里又将居住多久呢?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