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衣:愿天上亲人,安息珍重;愿世上人间,平安团圆!

十月一,送寒衣。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
寒 衣 节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十月初一

寒衣节,一个被世人遗忘,却又温暖的日子。

 黑衣少女心中一惊,知道展白为箫声所迷,但不知他内腑真元受了伤没有?当即推了痴呆的展白一把,高声说道:"我说的话,你听到了没有?"展白机伶伶打了一个冷战,葛然清醒过来,收回眼光,但仍然征望着黑衣少女,竞不知方才出了何事。

  原来,黑衣少女推了展白一把,并在暗中疲点了展白胸前"采台"、"气户"两大重穴一指,是以展白立时清醒过来。

  "银箫夺魂章老前辈,"黑衣少女见展白清醒过来,又暗中提醒展白:"要以压倒武林的音魔夺魂箫法和你比武,你估量着能接得下来吗?如果自认不行,最好还是别自找苦吃!"黑衣少女一心维护展白,话中特别提出银箫夺魂章士朋"夺魂箫法"的厉害,是暗示展白不要逞强,如果不接受银箫夺魂的挑战,以章士朋在武林中的地位来讲,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对一个晚生后辈,骤施杀手。

“十月一,送寒衣。”
寒衣节,俗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周代,流行于北方,北方将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亲人,谓之,送寒衣。
但是如今的人们,知清明、中元者甚多,知寒衣节的却寥寥。
天气寒冷,满地落叶随风扬。
送寒衣不仅是传统习俗那么简单,给在世的人送棉衣、厚衣,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寒衣节最重要的一点:“尽孝和关爱老人!”这是华夏儿女不能忘却的重要传统:“孝养父母,天经地义”
寒衣节由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这样描述: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这一天,古代的帝王穿上冬衣,昭告世人冬天的降临,女人们会给家人穿上温暖的衣服。
人们用秋收之物祭拜诸神与祖先,报告这一年的丰收与希望,祈愿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日子依然温暖如昔。
寒衣节习俗
祭奠先祖,准备过冬
祭奠祖宗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烧寒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以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准备过冬
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
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寒衣节诗词
今夜送寒衣,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寒衣节,过的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份心底的念想。
怀念亲人,想念故友,他们真的离开了,又像一直在你身边不曾改变。
《七绝.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聊将一并寄哀思。
生死是我们唯一不能左右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然而快乐地告别。
比起害怕离别,恐惧死亡,不如去面对它,用爱去温暖它,或许这就是寒衣节最美的意义。
寒冬已至,暖暖添衣
一年一年的寒衣,一年一年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
让我清楚的知道:生活依旧在继续,身体健康,才是最好。
送一件寒衣,愿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
燃一段心香,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寄一份哀思,愿天堂的亲人,一切安好;
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让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逝去的亲人们,永远难忘我与你们相处的岁月,你们的音容相貌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逝去的亲人们,感谢你们,是你们的离去,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啊!有生之年宜应好好珍惜。
珍惜稍纵即逝的年华,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一切来不及的时候,而徒增悔意。
寒衣节来到,逝去的亲人啊,愿你们一切都好!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
祈愿亲人在他方世界,无有病痛、身心安宁。
寒衣节,祭祀敬祖,烧寒衣。天冷加衣,送给你最亲的人最温暖的衣服。
今日寒衣节,别忘却这温暖的传统节日,让我们遥寄思念,祈求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