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句俗话流传甚广,那就是三岁看...

一直以来,有句俗话流传甚广,那就是三岁看小,十岁看老。这么一看,年少时光对于每个人珍贵且难忘。

一个人既定的道路似乎年少时就已经被形成,因为一个人的性格和志向等在年少时候就通过环境和家庭的耳濡目染,进而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因此从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年少时光对于人的影响非常之深,乃至于影响一个人的三观在成年之后的塑造——幼时的家庭的影响和所见所闻的影响,这些东西塑造出另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每一个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年少时个性塑造的特征,转过头来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只有在年少时,才有着充沛的想象力和活力,及其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因为那时的人还未成为一个被塑造了的人,是还在所有的可能性之中成长的人,世界向他敞开的是多姿多彩的景色,而非是成年之后已经有选择有价值判断的世界。

人的生活就在这一复杂的悖论之中前行,一方面年少时懵懂无知,不懂得这一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成年时想回到年少却再也没有办法,这种神奇的悖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使我们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学会去认识更多的可能性。

毕竟每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有限的,而只有与他人交流,只有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和被教育的过程之中,人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从孩子的眼光中看世界。

而作为被塑造过程中的主体,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我们现今的教育是否是让孩子保持了自己的天性,还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这一问题相关的讨论非常多,有些人认为,现今的孩童教育本身限制了孩子,乃至于教育自身就是一种对于人的天性的限制,而只有玩耍式的生活模式,更符合孩童的天性。

但是在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只有教化中的孩子才是更为符合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生命的标准。从这两种倾向的争论出发,我们似乎发现一个主体的缺场,似乎对于孩童自身的意愿的考虑并不十分强烈。

当然有议论者认为,孩子自身肯定会愿意沉浸在无意义的玩乐之中,而不会学会追寻自身的天性。这时我们的另一个悖论出现了,我们似乎在谈孩童相关的问题,但是谈论的每一方都并非是孩童自身。

问题就到了孩童是否认识自身?因为如果孩童有认识自身的能力,那么其话语权就无法被消除,进而在这场讨论之中孩童有必要参与。当然对于参与的方式本身也需要重新厘清,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今的大环境之中,我们是否有讨论的语境,进行这场关于孩童的成长讨论。

因此对于教育问题,作为已经成年的我们,是否有意愿,亦或是遗憾,进而参与到这场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