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不门子

乡村记忆——不门子

文/出泥不染



提起“不门子”,可能很多人还不知是啥,就是那种比正常门矮,与门一样宽的单扇门,是安装在门旁挡些鸡鸭狗的小门。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不门子”,凭我真观想象,可能就是因为它不是和正常门一样,或者说它不是真正的门而得名“不门子”吧,至于它是从什么时候才产生的我也不得而知。

关于“不门子"的记忆,那也是很早的印象了,现在它也早已淡出人的视线了,可是上两天因要到一老年人家里去收些费旧的物品,突然又看到了很久没有看到的“不门子",这样一下子又勾起了心中久远的记忆,同时一股别样的情感也猛地涌上了心头。

最早看到不门子还是在外婆的家里。因为母亲过世早,我们都太小,所以隔段时间,大舅舅都会用他的独轱辘货郎车( 大舅舅是卖货郎 )把我们兄妹几个,推到他们家过几天。

那时,外婆与四外公三外公他们几家人都同住一个小院里,所以进院后,首先看到的便是每家门口都有一个小不门子。尽管不门子很矮,大概只有正常门三分之一那么高,或者更矮,但因我人更矮,所以,进院后,哪怕每家都开着大门,但我还是很少看到里边的人,因有一扇小不门隔着,所以我也很少到别人家里去。

四外公和外婆住的最近,而且他们无儿无女,所以比较疼我,每次去,我都会被交到四外公家里玩,相处久了,对四外公的感情就深一些,这样对四外公的了解也就多了一些。

四外公是个勤劳善良又通明事理的人,从记事时我就知道,他是有求必应有难就帮的热心人。我在他家时,经常看到有人请他去做活,比如做个不门子。而且无论谁家有什么大小矛盾纠纷的事,也都要找他去劝说才能和解。听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给人家做执事,直到七八十岁做不动了为止,所以小的时候,在他家里经常会看到,他正在做事的时候被人家叫去了,而且走时总会说:“丫头,别出门嗷,外面冷,风雪大,到外面就被冻死了,把不门关好哈。”这时我也总是“哦”地顺应着,再也不敢走出不门子了。就这样,外面的世界和我就被一个小小的不门子隔开了,所以在那时的记忆里,就认为这个小小的不门子是留作遮风挡雪的。

可是有时夏天去的时候,看到那些不门子依然是关上的,这时我就会问四外婆:“四姥姥,外面没有雪了,怎么小门还关着呀!”四姥姥总会给我解释说:“外面没有雪了,还有小鸡、小狗、小猫呀,把门关上,它们就不会进来咬你啦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不门子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挡鸡、鸭、猫、狗呢,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想这东西作用这么大,简直就象门神一样了。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点正常的思维,才知道不门子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的,并不是像我小时候想的那样,好像没有它就没法生活似的,它也只是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头脑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用于遮挡一下小小的风寒,和一些小动物们肆意的进屋捣乱巴了。

不门子的制作其实也很简单,通常是用五根对冲的木棍,画好位置,然后再用凿子凿上眼,中间再加一个横棍,再用斧头敲打结实,最后再用绳子把草秸或者芦苇,象编帘子一样固定在中间,这样简单而轻便的不门子就做好了。

现在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这样的不门子早已销声匿迹了。

出泥不染,本名朱现凤,灵璧县大庙乡人氏,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写手。

(0)

相关推荐

  • 【广东】林希彦《无法抹去的记忆》

    无法抹去的记忆 陇田镇东波学校五年级 林希彦 在我的成长中,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其中,在我的脑海里还无法抹去的一段记忆,便是去年暑假去帮外婆收花生. 那一天,妈妈带着我来到外婆家.一下车,我便兴奋地朝 ...

  • 学生习作‖记忆深处

    苏美辰,女,14岁,甘肃省正宁县山河初中八年级学生. 记忆深处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我就被送到乡下,和外婆外公在一起生活.所幸外婆外公都很疼我,对我有应必求,所以童年的时光过得还算不错. 小时候 ...

  • 中国诗歌报会员作品展||景治东诗选(3)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的平台 [作者小传]景治东,笔名诗景,80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居士!文学爱好者,当代诗词书画家名誉会员,中国诗歌报会员,第二届新时代诗词 ...

  • 外婆,这个冬夜又想您

    8年前的那个冬日午后,很冷 只因您走了,静静地走了 于是  我想着每年的这个冬夜 来想您   用几行文字的抒情 温暖  想念您的漫长冬夜 今夜,晚自修后,独自一人驱车行在回家的路上,望望车窗外的夜空, ...

  • 一个惊喜,文章可用耳阅读了:『送米』(有声版)|乡村记忆|陶小青

    本期作者    陶小青    配音    笑眯眯 乡村记忆 送   米 陶小青 小的时候,家里就只有一亩八分地.因为父母是在实行农村责任制后的第二年才结的婚,所以母亲自然没有分到父亲这边的田地.后来的 ...

  • 为你写信:我的外公,是全世界上最好的外公!

    " 我印象中的外公还是不老的形象 但突然转眼间才发现他已经老了 我们还没适应 他就已经老了 一直都觉得,身边的人是永远不会老去 他们会伴随着我们很久 可才发现岁月不饶人 我也已经快到结婚论嫁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飘香的洋槐花

    飘香的洋槐花  文 / 邱德龙 清晨,漫步在家乡的船路沟堤岸上.突然间,清新的空气中缕缕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和表妹情不自尽的寻着花香找去.哇,一棵盛开着雪白花朵的洋槐树真真实实的就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喂牛

    乡村记忆――喂牛 文/程大康 由于社会进步,现在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当年现代化的农耕机械很少,拉庄稼.打场.耕地等大多都要依赖牛来完成,所以那时候牛就是农家的"顶梁柱",几乎家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大腰裤子

     大腰裤子    文/晏金福(77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灵璧农村人穿的全是大腰裤子.这种大腰裤子,裤身和裤腿不是黑色就是蓝色,绝少有别的颜色.布料开始是家织或买来的手工布,颜色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编筐

    学编筐 文/同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随着兴修水利和农田林网化,为了护住沟渠河坡和路旁而栽植许多紫穗槐.紫穗槐条子可以用来编各种形状的筐,有圆形的比较浅的抬土筐,有圆形的比较深的粮食囤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学打席

    乡村记忆--学打席 文/同龄人 我家北院有一位近房叔叔,名叫马凤芝,我喊他"凤芝叔".他会打苇席,我和与我同岁的小四哥一起跟着他学打席.一开始得先学习刷苇子,破蔑子,轧蔑子等准备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