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心语】秋雨怨
秋雨怨
文/邱德龙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xLzE2MjIvMjA3NTYzMDI1XzNfMjAyMDExMTYxMDQ2MTk5Nzc=.jpg)
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了十多天,天气还是阴沉沉的,看样还是沒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真把人愁死了。
看着窗外飘落的雨丝紧一阵慢一阵。紧的时候,随风甩下的雨点敲击着院中水泥地面上的小水坑溅起密集的水泡,时而爆裂,时而凝聚,大的小的密密麻麻,随后爆烈聚积成涓涓溪流快速地流向院外,流入沟渠。慢的时候,雨丝随风摆动,形成一条条弧形的曲线慢条斯理的撒落地面,如同无数条愁丝紧紧地缠绕在百姓们的心头。
看着这绵绵秋雨,农村的百姓们心里真是窝火,秋收秋种还沒有完全结束: 粮食还没有完全归仓; 已收下的粮食沒有晒干; 水份过高不能入仓储存: 秋种没有完成 ; 已经种下去的麦子凡是低诖一点的地里全是积水; 尤其是一些承包土地较多的人家,已经到手的黄澄澄的玉米粒(棒)因绵绵秋雨而霉烂腐败而升腾起的阵阵热雾而忧心重重,欲哭无泪!一桩桩,一件件的窝心事揪的人心痛,压的农民喘不过气来。
哎,这个老天爷怎么偏偏跟农民过不去!
今年天气实在是反常,自午收过后下了几场透雨,总算把黄豆玉米等秋季作物种下去了,可还没等出全苗就被一场又一场暴雨造成的田间积水给淹了个半死不活,有的纯脆是“胎死腹中”沒有出苗,农民们只得一遍又一遍的补种,有的农户居然连续种了四遍黄豆才勉強夠苗。经过农民一段时间的精心管理、施肥,满湖绿油油的庄稼才算生长茂盛,满怀希望的期盼着丰收。此时也正是玉米抽穗杨花,黄豆开花结荚需要大量水份的时候。农村有句农谚是: 黄豆开花,墒沟摸虾。意思是说此时不怕雨水多,那怕是下的墒沟积水才正适合黄豆结荚长粒的需要。可偏偏这急需要水的关键时刻,接连近40天基本无雨,况且又有35度左右的高温炽烤,朋友们,这个时候可是暑热难耐、娇阳似火的三伏天啊!满湖的好庄稼一到中午就有气无力的耷拉着脑袋,看着就让人心焦、难受。
可百姓们硬是不信这个邪,凭看一股倔强的韌劲利用这几年建成的机井和沟河的蓄水把一台台大大小小的水泵、喷灌机等提水机械架到了田边地头,把一节节塑胶输水实管、塑胶密眼漏水花管有顺序地排放在庄稼地里,一台台四轮机、三轮车开到井旁及沟河边上,威武地坚守着各自的岗位。柴油机的轰鸣声中,一条条水龙拧着劲的喷涌着水流直冲被旱魔禍害了的干旱土地。一条条透着密集水眼的塑胶花管则雄壮地喷射出缕缕水雾,直接喷撒在明显缺水的庄稼叶片后跌落在干旱的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到处机声隆隆,水花翻滚,干旱的土地张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清洌甘淳的泉水,干渴的禾苗得到了水的滋润喜孜孜的昂起了头,似乎在欢乐的哼唱着《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的乐曲!欢快的马达声中仿佛在弹奏着《咱们农民有力量》的雄壮乐章!
这就是新时代农民的无畏精神和雄魂气魄!
经过广大农民的不懈奋斗和艰苦努力,秋季即将获得大丰收。已经成熟的黄橙橙的玉米棒个个像粗壮的牛角,据预测平均亩产会超过七百公斤,籽粒饱满的黄豆亩产也会超过二百公斤,农民的喜悦心情全部写在了脸上。
可就在满怀喜悦的农民秋收秋种即将結束之时,一场绵绵不休的秋雨给欢乐的农民头上浇了一盆不大不小的冷水,到手的粮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尤其是缺少烘干设备的种粮大户损失巨大,玉米霉变,黄豆变质,损失无可挽回。
大雨过后,已种下的小麦地里积水严重,地势较为低洼的麦田墒沟水漫两头,严重的渍害又一次揪紧了农民的心。麦田里到处是冒雨清沟放水,排涝除渍忙碌的农民身影。俗话说: 寸麦吃丈水。那说的是小麦扎根盘棵以后的事,现在的小麦刚播下地没几天有的出了苗,可有还沒出苗呀,别说吃“丈水″,就是这小小的渍害就已经使种籽“胎死腹中"了,积水排出以后,凡是漫过水的麦田一扫净光,真比打过除草剂的田块还要干净,一棵麦草都没有,农民们只有等到天晴地干以后才能再次补种,劳神又伤财苦不堪言。那些还末来得及整地播种的农民那就更惨了。俗话说的好 :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两边看早麦。还有一句谚语说: 霜降种麦已经晚,立冬过后更不沾,种耔土中埋,出棵待来年。说的是立冬种麦己经是萌芽不出土了,出苗要到来年立春以后百草爬芽的时候。眼下时令己过立冬,雨还在下,至于何时能夠整地播种还遥遥无期,农民心急如焚,怎能不对绵绵秋雨产生怨言呢?
哎,心焦如焚的农民期盼着雨过天晴啊!
2016年11月6曰草于游集邱楼
本文网址:http://www.szlingb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48&extra=page%3D1
作者简介:邱德龙 安徽省灵璧县人 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