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灵城隍庙街小戏院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文/抱璞斋主
灵城隍庙街小戏院,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它坐落在隍庙街北头(现在粮食局宿舍,原老城隍庙址),坐北面南。小戏院的东边是当时的猪牛羊行市。
关于小戏院的规模、面积,记忆已经模糊,但还可大致再现它的概况。
小戏院东西长约36米,宽约20米,脊顶高约7米,两片檐墙高约4米。20米的跨度,3米高的屋顶坡度落差,人字梁架是架不起来的,也找不到20米长粗大的大梁。于是建筑师调动了木匠、铁匠的综合力量。每条大梁都是两三根木棒接在一起,木工锯出榫头,两木咬合后,用铁匠打出的长铁板夹在榫合处的二面,这铁板上镂好几个铆眼,梁木上也钻有相应的小孔,然后用长铆钉铆合,十分牢固。每根大梁底下各有两根圆木大柱,这两根大柱把南北的宽度平分成三段。
十来架人字梁架好了,上面装钉多少檩条、椽子就无法精确统计了,只能说这样的大致情况。檩条上铺好瓦甍板,板上泥上泥巴,苫上茴草。那茴草根部斜插在泥巴里,脊顶和两头山墙脊上的飞坡都用厚厚的石灰三合泥镇压,那些茴草都用拍爬用力拍压,茴草插入泥巴,泥巴干后很结实,不会脱落。平滑的茴草斜坡,顺水而又能防风刮损。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大瓦片,那么大的屋顶苫盖小鸳鸯瓦又太费事,而且滑落不好修理。况且那些梁架难以顶起瓦片的重量,还有经费不济的问题。也许就是这些原因,苫盖茴草才是最佳的选项。
戏院的西头,筑一米高的土台,东西十米左右,外围砖砌,弧形的台边,上面装有半米高的木护栏。台面平整,铺有地毯。戏台上前后两道布幕,前幕紫红,后幕天蓝。后幕的后边称作后台,那里是演员化妆、休息、陈设道具的地方,称作化妆室,向南开有小门,是演职和勤杂人员出进的角门。
戏院南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大石狮子(是原城隍庙门前的石狮子)。站在戏院的门口,向里望去,那木桩上,南北横钉的木板座位,鳞次栉比,靠梁柱各留一条东西通道,约60厘米宽。大约二十三四排木板凳,除去通道,每截板凳长6米,能坐12人,每行36人,这个小戏院能容坐观众七八百人。那时财政拮据,只能用木板代替座椅。
外来的剧团演出都在隅顶南街西的工人政治课堂(工人礼堂),那里条件好些,但连站位也只能容纳600人左右。
当时的电影票和本县的泗州戏等小剧团的票价两毛, 外来的省级剧团票价四五毛。
1961年,我在东关小学(那时叫三小)任教,和妻子一块在小戏院看了《追鱼》等几次电影,一次河南豫剧团演出的《包公案》,只在政治课堂看过一次河南豫剧《铡美案》。
小戏院是何时拆除的,未曾知晓。也许是1979年,西关电影院建成后拆掉的。
时间过去快六十年了,脑干里记忆的海马逐渐清洗了遥远的往事,在模糊的记忆中,只翻出这点熏黄的符号,以志老灵城的往事。
邵氏皓月斋发文
2019.8.31.修改稿
本文作者抱璞斋主,原名邵明宣,1941年生人,为灵璧向阳中学优秀退休教师,灵璧家园网超级版主,【磬乡文苑】版块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