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看待气血的?
那么,气血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其中,以气血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人体的气,是由先天的精气、水谷的精气、自然界的清气,这三者组成的。
这三者,由肺、脾胃、肾,等等的各脏腑,它们生理功能综合作用之下,生成。并且,充沛于全身,无处不在。
如果气虚了,也就是说,气少了,那么,可能会有各种不适的症状出现。
比如说,去高原旅游,可以体会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少了,胸闷了,头晕了,想呕吐了,等等,各种高原反应就出现了。
比如说,气虚了,人就感觉到无力,没精神了,等等。
先天精气,来源于父母之禀受。并且,还需要依赖肾藏精气的生理功能,才能充份发挥相关的生理效应。
有一些为人父母者,在怀孕时,自己的体质没有调理好,这样情况下,孕育的孩子,有可能出现先天不足。
比如,脾虚、肾虚、阳虚,等等。
这样的孩子,可能体质弱,不那么健康强壮,没健康的宝宝带起来那么轻松。
水谷精气,依赖脾胃运化功能,从饮食中摄取化生。
如果脾胃不佳,那么,吃了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能,也运化不了,不能正常化生为气血。
在过去食物匮乏的年代里,有些情况是,脾胃虽好,但是,饮食实在太差,没什么有营养的食物可吃。
那也无法化生足够多的气血,让身体使用。
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才能吸入。
比如说,有人感冒了,因为肺受到影响,导致不能正常呼吸,于是,哮喘发作了。搞得狂咳、胸闷、呼吸困难。
这样,就是因为肺的呼吸功能受到了影响,这就不能正常地呼吸自然界的清气了,搞得胸闷难受。
还有,前几年,在北方冬季雾霾环境下,呼吸的通畅度,也受影响。
所以,气的生成,是跟方方面面有关系的。
跟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自然环境,等等,都有关系。
也跟肾、脾胃、肺,这些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有关系。
如果人体的肾、脾胃、肺,等等,功能正常,并且,保持平衡,那么,人体的气有了充沛的基础了。
也许,人体就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了。
这其中,各有各的重要性。
但我们知道,脾胃的运化功能,在气的生成过程里面,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把饮食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而成气血。
中医认为:汗血同源。
津液经过代谢,可以转化为汗液和尿液。
食物的残渣,转化为大便,在排出体外时,又需要气的支持。就如我们知道,有一种便秘,是因为气虚导致的。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气在里面起作用。
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说到这个气化作用呢,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了各种变化。
比如说,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之间的转化。
可能就是指,人体内部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吧。
有些姐妹熬夜多了,发现,看东西眼花,眼睛干涩疼痛。找大夫面诊一问,原来,是血虚了。
中医认为,血液在身体内,主要的功能有两个。
营养滋润全身。血液把营养,带到全身,滋润全身,供给全身正常工作的一些能量物质。
维持精神活动。只有血液充足了,人体才有精神,去思考啊,去记忆啊。等等。
有些血虚的妹子,生完宝宝,发现好像出现了“一孕傻三年”的情况。记忆力下降了,理解能力变差了,等等。
血液是否充沛,可能,不仅影响到肢体的灵活性,也影响到人体思维的灵活性。
请移步点击:
气血,是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啊。
所以,在生活中,对于日常的作息饮食,都要注重,不能掉以轻心,导致气血亏虚。
好好地加强调养身体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