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019-03-17 09:59:59)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唐代李荣,司马光也有诠释。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这些注解可以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导读】道,常道。万物生成发展核心机制与动力。可道之道,就是“有”。常道,真道,天道,就是“无”。可以解释言说之道为,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的存在物,不是常道(天道);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常名(道常无,名朴)。“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道”特指天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形容词,为“可以表述的,可以在其中行走的”一表述,一行走,就有时间空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名之名是在发展过对事物的认知命名是随着对事物不断提高认知深入理解而改变的,非常名。其实,《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道”,一个是“無”,一个是“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無”者,是从“無”的角度,指“没有摸到的”,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者,是从“有”的角度,指“摸到的”,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整个《道德经》【道】=0,1。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盲人摸象,摸着的是“有”是大象,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继续比喻,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7章: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道之有(可道),是现象,道之無(不可道),是本质。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 北京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揭示了宇宙的本质和太阳系的形成,与《周易》将乾坤两卦置为卦首的结构相一致。
注:“无,名(动词:演化)天地之始。有,名(动词:衍生)万物之母”
养身章 第二 【老子·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译: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显示,高和下互相映衬,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1.1浩瀚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我们生活的银河系太阳系何时形成?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太阳月亮和天地又是如何生成的?这些都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世界各教各派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学说,有的说是大爆炸,还有的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不断探索宇宙和银河系的边界。
老子认为宇宙就是原本存在的时空,“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并由道来支配。而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则是后天才生成的,有可能是大爆炸,也可能是星云星系高速旋转冲击造成的,在第4章中老子把道比作是“渊”,外表虽然平静但内部却激流漩涡暗涌。“天地”特指我们生活的太阳系,太阳系在宇宙中也是非常渺小的,宇宙无始无终,太阳系星球的寿命却有限。天道“无”的能量促成了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和天地的生成,故称“无,名天地之始”。而天地又相互配合创生养育了万物,故称“有,名万物之母”。
1.2《周易》作为百家学说的总源泉,也首先揭示了宇宙天地的形成和本质。第1卦《乾卦》描述天道运行规律,对应于“无”。第2卦《坤卦》展示大地如何配合天道养育承载万物,与“有”相呼应。我们都知道“盘古一斧开天地,阳清上升为天,阴浊下沉为地”,天地就形成了。孔圣人在《周易系辞传》开篇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周易》第1卦乾卦《卦辞》曰“乾,元亨利贞”,周文王将天道运行规律用“元亨利贞”短短四个字就高度概括了。“元”是指道的元气和源动力,孔子《乾卦彖(tuan)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与《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的意境相近。《周易》第2卦坤卦是描述大地的厚德载物,大地跟随天道养育并承载万物,孔子《坤卦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与《道德经》中“有,名万物之母”的意境也一样。
1.3天道乾元“资始”,大地坤元“资生”,所以说天道的“无”生成了大地之“有”,还造就了太阳月亮地球和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天地太阳月亮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有”,它们生成了世间万有,《道德经》第40章还继续强调“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周易》一上来就用乾坤两卦来描述天地大道,《道德经》也延续了这种思路和结构,在第1章开门见山就直奔“道”的本体和主题。
1.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告诉我们认识道的两种方法和途径。
既然道存在“无、有”两种形态,那么我们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着手。“妙”是宇宙天地运行的内在规律,“徼”读作(jiao),是边界轮廓的意思,万物丰富多彩形状不一秉性各异,通过观察万物就可以间接窥见道的端倪。
如何去“观”,不是我们日常的走马观花,而是用心静观领悟。《周易》第20卦观卦专门讲述观察之道,其核心是透过表象观其本质,观卦用六爻(yao)将世间之人的观察之道分成六种情形,分别是“童观、闚(kui)观、观我生、观国之光、观民和登高观天下”。
佛教也推崇深邃的观察之道,《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全篇第一个字就是“观”,用心既观且照。
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章节中也继续描述观察之道,第16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54章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6“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揭示天道奥深玄妙的特性。
“玄妙”是一个词语,玄是黑色,描述天空的深邃,《千字文》第一句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古人还将天上东南西北的星云形象命名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指黑色的神龟。“妙”是赞叹造物主的神妙莫测,也代表万物的奇妙。“有”是万物的实相,虽然可以看见,但普通人要想总结出其规律也很不容易,故称之为玄。更何况“无”的虚无飘渺就更玄了,所以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
为什么说万事万物的规律很玄?很多人可能读过《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和其子李治合写的铭文,为了庆祝唐僧顺利完成657部经书的翻译工作,他们父子为《心经》作序,向天下民众广宣佛教。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圣教序》写成后,他命大臣们从书圣字帖中选取最好的字体,并把它刻成碑,成为学习书法理解佛典的双重范本。《圣教序》开篇就写道“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唐太宗说,天地二仪显而易见,但四时阴阳转换的变化却神秘莫测,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难免迷惑不解。
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和佛陀的“空”一样玄妙,并不是常人所能轻易窥见和领悟的。
1.7佛主耶稣和老子对天道描述切入点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轴心时期”,指的是2000多年到3000年前之间,在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同时涌现出了几大文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天道的认识,况且观点基本上一致,这说明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块大地,人类的智慧也是息息相通的。
我们就以佛陀耶稣文王老子作为代表,他们都是引导众生遵循天地而行,只不过各自的切入点不太一样。对于天道来说,有体有相有用,有头有尾有中间,佛教是从天道的“相”和“中间”入手,认为一切皆空,终究要“涅槃”。耶稣侧重于天道的“应用”和“尾”,提倡博爱。而我们的祖先,从8000年前的伏羲到两三千年前的文王老子,都直奔天道的“本体”和“头”。
《周易》将象征天地的乾坤两卦作为门户,老子的《道德经》开门见山就提出了“道”的概念,一下子就切入主题,毫不拖泥带水。
1.8第1章是整个《道德经》的钥匙和门户。
如果说乾坤两卦是《周易》的门户和钥匙,读懂了乾坤两卦,《周易》的一大半就理解了,因为接下来的62个卦是乾天坤母所生的孩子,都携带着天地父母的基因。
那么《道德经》体道章第1就是道之门,与显质章第81呼应。理解了第1章就理解《道德经》的大半。
老子的宇宙生成理论
道德经共81章,其中前37章为道经,讲述天道演化过程;后44章为德经,讲述地德的生化过程。其中道经和德经又可以分别细化分类。《道德经》42章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图》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两者内涵相同,恰恰是继承的关系,分别揭示了宇宙生成的顺序和物质演化的内容。
河图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的“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口诀:
一六共宗,为水居北;
二七同道,为火居南;
三八为朋,为木居东;
四九为友,为金居西;
五十同途,为土居中。
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
河图之数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河图之理
河图
2.1,河图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旋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2.2,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2.3,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2.4,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2.5,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暂且论之。
《道德经》本身也是《易经》的序言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研究《道德经》,必须与《河图》《洛书》《易经》《黄帝内经》同参共解,才会得出准确的认识。五经解道,即以经解经也。《河图》阐述了宇宙的前世、现世和后世,运用象术理论,开创了象(阴阳)物(五行)精(神机、气立)信(八卦)的理论,构建了物质和生命一体运行的模型,奠定了天地人一体的原理。《洛书》的图形,说明了天地间的五运六气的运行规律。
《道德经》本身也是《易经》的序言,读懂道德经是理解易经的基础。阅读《道德经》,明白四达,涤除玄览,唯道是从,开启自在快乐的心境;阅读《道德经》,执古之道,与时偕行,御今之有;阅读《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刘先银
2018年3月北京
刘先银书法作品《黄帝内经》
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总纲:道是無,道是有。“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無与有是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常無与常有。本质与现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都是指称谓、言说或指称。这是道、名的第一层意思。因此本章第一句是提出一大道,当然老子没有正面说我的大道是什麼,他只是说我的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然后第二句指出道的特点,即道通过“无”“有”化生万物。第三句则是落实到人的修养层面来讲。
道德经说:燕处超然。老子“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突破。
刘先银题写书名《道德经》
《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唐代李荣,司马光也有诠释。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道德经由于政治原因在唐朝做过一次大的改动,原文是全乃天,但为了迎合王道的需要,改成了王乃天,王亦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实,《道德经》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道”,一个是“無”,一个是“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無”者,是从“無”的角度,指“没有摸到的”,即: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无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者,是从“有”的角度,指“摸到的”,即: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整个《道德经》【道】=0,1。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开启了道的运行。
【道德经】第一章是总纲。《道德经》81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喻的方式说“有”说“無”。如:第35章用大象比喻“道”。盲人摸象,摸着的是“有”是大象,没有摸到的是“無”也是大象。摸着的“有”+没有摸着的“無”是完整的“大象”。老子用完整的“大象”来比喻“道”。继续比喻,四有:《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37章: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
道之有(可道),是现象,道之無(不可道),是本质。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人同样是现象“有”与本质“無”组成的整体。身体是人的可见的现象,灵魂是人不可见的本质。想要了解你自己这个人就是要透过你的身体体悟生命的本质特征的灵魂。现象+本质特征的灵魂=您自己这个完整的人。
——题记 刘先银 2010年1月北京
刘先银道德经原文5235字译注全集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道德经》一书对“道”的阐释,老子的“无为”思想、运动与转化思想、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多元而深刻的思想体系。
《老子·道德经》原文五千二百三十五字
道经第1-37章实际计数2344字(12+20字),2376字。
其中第4章12字与第56章重复。第10章20字与第51章重复,实际计数2344字
德经第38-81章第63章与第73章有重复7字,实际计数2891字,
道德经总数2344字+2891字=5235字。
虽知阳刚的显要,但仍能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就像是能包容天下的溪谷一般。能够如同溪谷一般,就能保持好的德行,像婴孩一般纯真自然。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音】:
信(xìn)言(yán)不(bù)美(měi),美(měi)言(yán)不(bù)信(xìn)。善(shàn)者(zhě)不(bù)辩(biàn),辩(biàn)者(zhě)不(bù)善(shàn)。知(zhī)者(zhě)不(bù)博(bó),博(bó)者(zhě)不(bù)知(zhī)。圣(shèng)人(rén)不(bù)积(jī),既(jì)以(yǐ)为(wéi)人(rén)己(jǐ)愈(yù)有(yǒu),既(jì)以(yǐ)与(yú)人(rén)己(jǐ)愈(yù)多(duō)。天(tiān)之(zhī)道(dào),利(lì)而(ér)不(bù)害(hài);圣(shèng)人(rén)之(zhī)道(dào),为(wéi)而(ér)不(bù)争(zhēng)。
【译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没有私心,什么都无保留,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很充足。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显质章 第八十一【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智慧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不智慧。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人间的法则,施为而不争夺。
[长篇大论]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种种的苦恼,于是觉悟到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恒河中的沙粒,整日用心在争夺和欺诈的上面,最后还不是万般带不去吗?这种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他又想到修道者的生活,他们是为众生而工作着,这是何等的伟大呢!至少修道者是不会被世事尘劳所困扰的,而且他们将来还有一个解脱的圣果可获得。
于是他离开了家庭去做了沙门。
做了沙门以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一点儿不敢懈怠,他以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道的鞭策。可是岁月一年一年的过去,他还没有证得圣果。于是心怀疑惑,难道这些功夫都不对吗?他想着想着,竟恐惧起来,别因此误入歧途或着魔啊!唉!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算了,又何必这样苦苦修行呢。
当他打定主意,准备回家的时候,又犹豫了。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的定夺。这一走,几年来的勤苦学道,不就将付之流水,永远失去悟道的希望了吗?如果能再鼓起勇气来前进,或许会有成就吧!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的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树神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因缘,现在知道了他的思想情况,就很为他忧急,认为他这样回去,会永沦生死的大海。树神就用点小神通试试他,想挽回他的意志,助他成就道业。于是化现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珍宝的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
“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化人比丘尼答道:
“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就是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有真正的主人呢?”
“一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独来独去,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真正属于你;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着,以致自己束缚着自己。所以说,那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不觉;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找麻烦来自缠。他们为虚幻不实的境物所迷,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夜怨天尤人,不知苦不是本有,那是自己恶业招致来的。众生是可怜的,他们偶而造些善因,得到乐报就沾沾自喜,就不知乐报也是假的,快乐很难永随身边,灾祸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想求得自在永乐,必须了悟生死,远离贪欲和造作。
“三界中当然也有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他们也有享尽堕落的时候。佛法说:人住家庭如坐牢狱,天在三界的最上层也如牢狱。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学,观照诸法空相,息灭人我差别的偏见,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化人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像一桶净水浇淋在修道者的心上,他细细审察每一句话的意义,的确,四大本是和合的假相。众生就因过分贪着四大假相,而害了自己。觉悟到诸法本空,住在世界上就如客居他乡,看十方众生,实在没有亲疏可言。修道者由此心胸豁朗,舍却挂碍,一本初衷,认真学道,终于得大自在。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它的经济得以极快地发展后,中国社会长期积攒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社会处于大转型期,一方面接受西方的东西多,日子好过之后更有了诉求,人的觉醒之后更不满了种种束缚,导致了整个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日下,秩序松弛,追求权力和金钱,人变得浮躁、放纵,甚或极端。改革越是往前走,越是没有后路,但改革越是深化,许多问题都指向了政治、文化和体制。在这个年代,中国是最有新闻的国家,它每天都几乎有大新闻。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么离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发生。它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丰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发展是有启示的,提供了多种可能的经验,也正是给中国作家有了写作的丰厚土壤和活跃的舞台。
辨德章 第三十三【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今译:认识别人的是机智,了解自己的才算高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克服自己的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根基的就能长久。身死而不被遗忘的是真正的长寿。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
大孔子20岁,大屈原231岁,大荀子258岁,大庄子202岁,大亚里士多德187岁,大柏拉图144岁,大苏格拉底102岁。
庄子小苏格拉底100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柏拉图(Plato,Πλάτeων,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左右,在古希腊的马其顿王国,他的父亲是皇室医生。他长大后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谦虚的绰号如“大师”,简称“哲学家”。他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辅导亚历山大大帝,他不久后出去并征服了已知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学习,与柏拉图合作了几年,然后自己分道扬..他创立了一个名为TheLyceum的研究和教学中心:法国中学,lycées,以此为荣。他喜欢在教学和讨论想法时走路。他的追随者被命名为Peripatetics,流浪者。他的许多书实际上都是讲义。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就不会为别处的水域吸引。见过烟雨缠绵的巫山,看别处的云雾也就不觉为奇。我从艳丽芬芳的花丛匆匆而过,无心停留欣赏,一半是因为潜心修道,一半是因为心中忘不了你。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妙在哪里都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