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邦翰墨……甘肃书法·几点建议
(一次论坛上的发言稿后半部分)
关于甘肃书法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是破除数字迷信。我们确定书法大省的依据是什么?无非基于书法历史资料的丰富,这是先人创造的。在当代,以书法爱好者人数众多,以及人展各类展览和加入中国书协的人数来判定,本身值得怀疑。不要以获奖入展评判书法作品水平,不要以学位职位评判书法作品水平。学位是考试的结果,与书法创作水平不能划等号。职位是组织的管理形式,与书法创作水平不能划等号。书法的创作水平必须拿作品说话,这是一个基本概念。当然,这个问题的模糊必定永远存在下去,但书法理论者不能糊涂。有那么多德艺双馨的书法家,有那么多动辄公益的书法家,你要真的德艺双馨、真的喜欢惠及别人,我建议踏实干点实事,去编一套免费的用于电脑的书法体,不要让那些很滥的手写体占据我们的视线。现实有多坚实,未来就有多美好。
二是重视前瞻性、批判性的理论。理论要有高屋建瓴的意义,否则,永远婆婆妈妈重复基础知识,人云亦云,要理论作甚?书法理论为什么非常不景气,理论文章没人看,就是因为理论文章内容太虚太假,缺乏说服力、批判性。理论不是说教,不需要太多话,有思想不在于字数多。论文要求一定字数,当然是多,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规定。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切不中要害,冗长有什么用?我曾参加过一次论文评审,晚上有作者打电话,指问我他的论文为什么没有获奖,我只问了他一句:你写了那么长的论文,你要说明什么?他不再说话。如果你的理论文章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点赞,估计这论文没戏,说明你的认知水平与一般大众一样,那还有什么价值?如同用一般大众的好恶评判书法作品的水平一样。
书法理论不论是技法、创作、鉴赏、批评、书史,等等,不论指向什么,你都得讲清楚为什么这样?你得语言表达清晰,说理透彻,证据充分,你不能把原本别人已经研究清楚的事情讲乱,把原本清楚的反而讲得云里雾里。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无关,就别写论文了。书法理论家对书法作品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低于书法家的水平能力,还要喋喋不休地说道,那是多么地无趣和无聊啊。这种书法理论只能拉低书法鉴赏水平。书法理论应该指向未来。
三是丢掉傲慢自大偏见。要俯下身子,谦虚些,勤勉些,严谨些。钻研历史,琢磨书迹,提炼精神,史为我用。西北汉简书法、敦煌遗书书法、西狭颂、魏晋墓砖书法,等等,是我们先人的创造,拿它们炫耀,是我们的无能。临摹一点皮毛去炫耀,是我们的无知。到了现在,还有人画个汉简的样子摹写汉简书法,还有人把敦煌遗书书法中程式化的写经体当精品,真是太幼稚了。不能从精神层面吸收营养,只是徒具其表,再好的形式都是空壳。不能让历史压垮我们,不能作茧自缚。
我们的书法水平为什么在更高层面无力到达?不仅仅是功力问题、学养问题,关键问题处在思想上、观念上、胸怀上。20多年前我说过,我们甘肃的书法家普遍胸怀不够开阔,自私、短视、偏狭。20年多年过去了,貌似有所改变,其实,这种状态从根本上并没改观,只是变成另一种存在形式,甚至更甚。没有鉴别力,分不清好坏,以人情、学位、职位判定书法水平。特别是握有话语权者,不能多元共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向高处看齐,自鸣得意,自视甚高,缺乏历史眼光。不能兼容并包,而是顽固地坚持傲慢和偏见。请进来了好多人,又是辅导,又是评判,请进来的人全是圈内人情关系,不是研究成果最牛的人,不是最有眼光的人,不是创作能力最强的人,不愿把眼光往旁边稍稍多看一眼。和各行各业一样,引进人才,引进的又是什么人才?自己有人才弃之不用,引进了又能怎样?就如曾经赫赫有名的兰州大学,人才让别人聘走了,又满世界招揽人才,也许只是招了些数字化的学位证书。人家为什么走?为什么来?这几年全省上下都在写敦煌遗书书法、简牍书法,不是热爱,而是趋好。我不知道接下来几年甘肃书法要追赶什么?看一下我们的协会组织领导层,有多少人是真正研究书法的?我们的协会不是团结更广大的爱好者,而是排挤与自己意见不一致者,不是拉进来,而是挤出去。眼光、胸怀,决定创造力。
四是要摆脱以展览为中心的思路。以展览入展获奖为评判标准,书法协会想方设法围绕人展获奖开展工作,当然,展览才能看出效果,这是看得见的成绩。但是,对展览的研究和批判又在哪里?不能是展览就全是好的,全是成就。展览的研讨只是一个很虚的形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展览的走向,下一个展览会更滥。这一点上,还不如许多个人展览做得好。我们怕别人批评,怕别人揭短,就喜欢听好听的,到最后连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一个能听进批评意见的人才是内心强大自信的人,才是真正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五是要加强书法鉴赏的培养。到了目前,我们还是分不清书法作品的水平高低,每个自认为是书法家的人或者自认为对书法有鉴赏水平的人,都是自信满满,都非常认真地评论书法,到底有多少人能说清楚,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许多人对看不懂的,不是虚心学习研究,而是不屑一顾。不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书法艺术的发展。作为从事书法的人,必须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要求,写不到高的水平,也一定要提高鉴赏水平,才能引导别人,也才能提高自己。昨天还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书法组织的领导写几个字扭一会秧歌,再写几个字,把书法当杂耍,既不敬畏,也不严肃,这样的人影响一地书法可想而知,能搞好书法才怪。
六是要重视收藏界的现状研究。收藏界的趋向严重影响书法的学习创作过程和结果,对收藏界的研究严重缺失。收藏即市场,市场即效益,没人可以轻视,但恰恰理论轻视了。理论与创作相互影响,收藏与创作也是相互影响的。甘肃收藏界偏爱已经去世的地方名家,特别是清代以来的,如王了望、裴建凖、朱克敏、唐琏、范振绪等,这是收藏者的眼界决定的。收藏界和书法界大同小异,眼界是靠喧关(本地方言,聊天的意思)获得的,但同时影响到书法界的认知水平。技术、学识、眼界决定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