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修德|童趣●背柴

图/李非洋

童趣●背柴

文 / 叶修德

本文叙述的背柴,不是上山砟烧柴把柴从臂膀上把柴背下山,而是农村过去小孩缺少玩具,用黄荆柴从手掌背到手心,再从手心背到手掌,自创自乐的一种玩具。

我小时,穷山偏野没有幼儿园,天晴到水甽(渠) 捉泥鳅玩耍,如逢下雨天,就没有地方可玩去,三大极,夹子,二四八三六九,踢毡,取线绷和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有时没有小朋友们结伴,独自一人,就玩背柴这个简单独自一人可以玩的游戏。

山里溪坑边黄荆密密麻麻,但黄荆要用柴刀去砍,第一关,就要过柴刀关,柴刀,宁海土话叫节刀,山里人家家户户拥有炭柴刀,大柴刀,小柴刀,毛刀。有四六刀,三七刀,这些刀常年都锋芒毕露。要用时,随手可拿,是趁手家生,但这些父母的日用家生,我们小孩是不敢动的。一是刀口锋利,掌握不好,随时随地都有砍伤手的可能,小苦吃了,还要遭父母责骂; 二是溪坑是石头组成,万一刀锋碰到石头,刀就要有一个缺口,好刀变成残疾刀,父母要重新去购置新刀,浪费父母的钞票与时间。我们只能用父母弃而不舍退休的生锈刀,我们在磨刀石上磨得浑身大汗,用手试试刀锋,总是纯纯的,有刀总比没刀好。大人们笑我们是退了锈的大铁锤,用铁锤敲黄荆。

黄棘砟到背回家 ,就把坚实必直的黄棘整理出来,斩成像木筷一样长,分成十根,第一根,最瘦弱的一根,第二根比第一根稍壮一点,枝头留一个桠杈,当短拄棒用,第三根留三个桠杈,作稻杈用,第四根,第五根二头斩一个缺口,作扁担用,第六根,第七根是必直的,作大人担稻秆的草杠用,第八根,第九根二头有桠杈,当屋柱用,这九根都是不削皮的,第十根是主要角色,要比上面九根大,直,并把皮削得光溜。

图/李非洋

这十根黄棘柴拿到手掌上,从手掌背到手背。再从手背到手掌,连续三次。十根黄棘柴都要抓到手心,不许掉落一根,背得越高越好,说明本领越大。中途如掉落一根,要重新再背三次,必须三次都要成功。

第一关过后,第二关必须把第一根最弱的那根黄棘柴放弃掉,放弃的办法把十根黄棘柴全部拿到手掌,第一根黄棘柴在背柴自动放弃,讲讲容易,做做烦难,试想,十根黄棘柴全部背得高高的,偏偏要抓住九根,这一根要让它在队伍中自动离开,要多练才能做到。敢放弃这一根,叫做抛弃最差的,在农田中,有拨掉稗草,杂草之意。

然后在整九根黄棘柴中,抓住当短拄和扁担的黄棘要把扁担在短拄上搁牢,搁勿牢算失败,必须重来。重来时,如果能抓住稻杈的黄棘柴,可以用稻杈把短拄或扁担叉起来,如果三次叉不上,游戏从头到尾重新来过。必须抓住第四根或第五根黄棘柴,如果抓住的是其它黄棘柴,玩法失败,然后在黄棘柴中,必须整梱黄棘柴中抓住第六根,第七根黄棘柴。如果抓住的是其它黄棘柴,玩法也是失败。必须重新来过。

图/李非洋

余下的:黄棘柴,再一次背起来,但必须先抓住第八根,然后抓第九根,如果先抓第十根,顺序方颠倒,把第八根,第九根当屋柱黄棘柴在地上放端正,第十根作栋梁的黄棘柴搁放在屋拄上,必须要搁得牢,一瞬间倒在地上不行,这搁牢很伤脑筋,第八根,第九根二头三只桠权制作大有讲究,我们是学龄前的小孩,不是工匠,尺寸算得准,柴刀斩桠权是乱斩的,这一试就试出试金石来了,大孩子做的背柴与小孩子做的背柴有一定差距。
玩背柴,玩得很有兴趣,脑子指挥的命令与手的灵敏度高度一致相配合,像刻模子一样,丝毫勿能走样。
现在小孩玩具多了,琳琅满目,但必须用钱购买。
但玩背柴是小孩自已动手,动脑制作的玩具,不费一分成本,又初步学会磨柴刀,用柴刀的本领,玩的是绿色产品玩具,没有任何污染,现在蛮多的小后生叫他磨柴刀,用柴刀苍白的脸显得缺氧。背柴游戏是咏吟农耕文化的无边与深邃,安顿农耕文化纯粹的守望。时代不可能拉回,再下一代玩的是什么玩具,不可预测,也不可能预测,历史的车轮总是前进,前进,进。

叶修德,笔名时光不染。农民,农闲时爱好看书看报,写点小作品自乐,有作品在中央,省,市,县文艺刊物,广播电台发表,搜集整理民间故事集(宁海民俗故事),被县档案馆编印成册,因忙于农活,作品都是小儿科。

□编辑:木子叶寒
□图片:李非洋

(0)

相关推荐

  • 【洞庭作家】郑保光/舞柴

    舞 柴 作者:郑保光 平江人称砍柴为"舞柴",有时也称"办柴"或"斫柴",相比砍柴的血腥和粗野,我更喜欢舞柴富有诗意和带来的艺术美感,把劳动 ...

  • 今日食普714期:牡荆,大名鼎鼎

    很多小朋友问我什么是荆条蜜.我说就是一种蜜源为荆条的花蜂蜜. 荆条是什么?要从荆说起. 荆 楚 荆也叫楚,即灌木丛生的样子.荆,原意是田间易刺伤人的灌木,因而有"痛楚"一词.湖北一 ...

  • 叶修德 | 民间反迷信趣联

    民间反迷信趣联 文/叶修德 民间蕴有大量趣事,趣联在趣事中脱胎而出.今录流传于宁海东乡几则反迷信趣联,虽平仄,格律需进一步推敲,有点顺口溜味道.(既是民间的,文人学士不能字字推敲,评说好坏.)但可从中 ...

  • 叶修德 | 蕃薯蜩​

    蕃薯蜩 文/叶修德 引子:做好人,也要事先调查清楚,否则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宁海恶虫蕃薯蜩,茶山最多密稠稠. 祖宗好心引来物,害得子孙泪沾袖. 茶山蕃薯历史久,满口香甜书难就. 名声飘传省内外,常有 ...

  • 叶修德 | 看戏

    看 戏 文/叶修德 做戏人锣鼓敲得咚咚响,看戏的人脚底痒.以前,山里的社戏,也叫大戏.大村只有一年举行一次,而小村往往只能沾大村的光--看白戏.我家居住在一个穷山岙小村里,听大人讲,自祖宗迁居到此,就 ...

  •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谈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 作者 尹新武

    乡土散文的重构和本土化语言之美 --以张文翰散文<忆母背柴>为例 作者    |    尹新武 乡土散文是和乡土小说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现象.随意翻开一本中国散文集子,其中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 ...

  • 叶修德 | 打油诗三首

    打油诗三首 文/叶修德 香烟谣 一等烟民一百元包,走遍天下有报销. 二等烟民八十元包,开口便是讲大道. 三等烟民五十元包,嘟嘟小车真逍遥. 四等烟民四十元包,走路唱歌兴致高. 五等烟民三十元包,干部进 ...

  • 叶修德 | 西仓吟

    西仓吟 文/叶修德 引子:西仓现为力洋镇所属的一个深山岙,解放初,曾建西仓乡. 余出生在西仓,常游岙内林海,攀险崖,赏山景漫览在西仓溪畔.山景天赐,世代福音,屹立万年. 西仓地处茶山腹地,无可匹敌五岳 ...

  • 叶修德 | 财神范蠡神话故事

    网络照片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叶修德 审核:夜来幽梦 范蠡与西施夫妇俩把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先后三次广撒给贫困百姓,百姓广为流传.这样七传八传,传到玉皇大帝耳朵里,玉皇大帝就邀 ...

  • 叶修德 | 过端阳—讲爱国

    过端阳-讲爱国 文/叶修德 屈原图强富国之心酌句斟辞高吟,仰商鞅精神抖擞丹心倾庶民,为君尽忠声亦苍苍,建法度德行操守热血腾.乃遭奸邪谗言二遭放逐,苦劳辞藻,百禽啼悲凄楚,忧思国事,博浪无计涕泪横.幸民 ...

  • 叶修德 |宁海是否有吴大帝纪念庙

     宁海是否有吴大帝纪念庙 ‍文/叶修德 吴大帝,即孙权,三国时,宁海属吴地,<三国志>载: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故三国时,孙权为宁海人最高首领.毛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