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诊治有何进展?3大方面一文讲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按照经典治疗手段、新兴治疗方案以及激光治疗3个方面进行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瘢痕的治疗历来是皮肤界难题,尤其是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迄今没有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
近期,Mohamed L博士对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治疗方案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旨在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原文刊登于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杂志上,究竟哪种治疗手段最有效,最新的治疗进展又是什么?
这里,我们根据原文思路,按照经典治疗手段、新兴治疗方案以及激光治疗3个方面进行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治疗手段

1
手术切除
对于瘢痕致残或局部挛缩,手术切除是一种选择。然而,手术会导致更大的伤口,因而复发率高达45%-100%。
因此,手术切除常常需要联合术后辅助治疗(如局部注射类固醇、博莱霉素或干扰素)以减少复发率。
2
压力疗法
压力疗法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压力疗法通过减少瘢痕表面的血液灌注和氧气浓度而起作用,从而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此外,瘢痕上的压力会减少水合作用,减少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
压力疗法有助于减少与瘢痕相关的疼痛和瘙痒,然而,高昂的费用降低了患者依从性。
3
硅基材料
硅酮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的一线用药。硅基材料可改善红斑、瘢痕厚度及瘢痕柔韧性。硅基凝胶和敷料可干扰水合作用,用于早期伤口愈合。
副作用为过敏、皮炎、瘙痒或皮肤破裂,发生率与剂型相关,凝胶副作用发生率低于敷料。
4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和预防病理性瘢痕的一线侵入性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炎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减少胶原合成发挥作用。尽管缓解率在50%-90%,但糖皮质激素注射后瘢痕复发率也较高,约9%-50%。
副作用包括疼痛、皮肤萎缩、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
5
5-氟尿嘧啶
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含氟嘧啶类似物,可抑制核酸合成和细胞增殖。5-FU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发挥作用,可抑制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高代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状态。此外,它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I型胶原表达,而不导致组织坏死。
5-FU作为单独治疗或与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联用时均有良好疗效。若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或严重瘢痕,可以比例为9:1(50 mg/ml 5-FU 0.9 ml+40 mg/ml曲安奈德0.1 ml)的配比联合注射。5-FU注射浓度范围为50-150 mg/ml,每2-4周一次最多2 ml。
5-FU副作用为疼痛、紫癜、暂时性色素沉着、烧灼感和皮肤红斑,局部注射没有出现诸如骨髓抑制等系统性副作用的报道。
6
博来霉素
硫酸博莱霉素是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博莱霉素可减少TGF-β1的形成,从而导致胶原合成减少。博莱霉素以1.5 IU/ml的浓度局部注射3-5次,可达到最佳的改善。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期间色素沉着和疼痛以及周围皮肤萎缩。皮损内注射博莱霉素的全身毒性作用很少见,但仍需较多的研究证实。
7
光动力
局部光动力疗法(PDT)已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PDT通过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理论上讲,PDT可减少抑制胶原合成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然而临床数据有限,PDT可能是一种前景较好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8
肉毒素
研究推测,A型肉毒素(BTA)可以降低伤口周围的肌肉闭合张力,并能增强伤口重塑和复形。此外,BTA可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下调TGF-β1,并通过抑制胶原生成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进而抑制瘢痕形成。
9
冷冻治疗
微血管损伤和瘢痕缺血性坏死是冷冻治疗的主要作用原理。冷冻疗法效果不错,但治疗周期较长。目前,使用的治疗方案为每2-3周进行一次冷冻治疗,副作用为色素减退、皮肤萎缩和疼痛。
值得一提的是,冷冻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时,尤其在瘢痕形成的早期阶段,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0
微针经皮胶原诱导
用微针刺穿皮肤会导致真皮乳头层微小创伤灶,刺激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形成,以取代和重塑瘢痕。此外,微针给药可以改善给药效果,提高药物对瘢痕的治疗效果。

新兴治疗方案

1
干扰素
INF-α2b和INF-γ已被证明可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凋亡,除此之外,还可抑制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TGF-β1下调。因此干扰素对于瘢痕有着较好的治疗前景。
副作用包括全身流感样症状(发生率达73.7%)和局部炎症反应,这导致对干扰素的争论较多。
2
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和瑞喹莫特是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Toll样受体7和8的激动剂。它们通过刺激局部产生IFN-α发挥作用,从而加剧胶原分解。在一项研究中,咪喹莫特水凝胶的应用抑制了34%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从而减少了胶原合成,这表明其在瘢痕疙瘩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3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家族包含几种亚型(例如TGF-β1、TGF-β2和TGF-β3),其中TGF-β3具有抗纤维化特性,可显著减少瘢痕形成,而TGF-β1和TGF-β2则有助于瘢痕形成。重组人TGF-β3多肽于瘢痕内注射后可显著改善外观。
此外,该药副作用较小,且无全身副作用,因此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4
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米是一种降血压药,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水平作用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皮损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瘢痕是安全有效的,此外,手术联合外用维拉帕米乳膏治疗瘢痕疙瘩的复发率为1.4%-48%。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有研究发现,卡托普利乳膏(5%)和口服依那普利可改善瘢痕疙瘩,且无副作用。
6
脂肪填充
自体脂肪移植已被证明可改善瘢痕质地、柔韧性和弹性。此外,脂肪移植后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显示出明显的胶原沉积、真皮增生和新生毛细血管。
该方法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
7
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通过分泌生长和分化因子,加速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及胶原重塑,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的良好潜力。MSC可用于其他纤维化疾病,如心肌梗死、肾纤维化和肝硬化,但用于瘢痕疙瘩尚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8
富血小板血浆
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可改善瘢痕中的胶原组织结构,减少与瘢痕组织沉积相关的疼痛和功能缺陷。
较多研究显示,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局部注射PRP后,伤口愈合明显改善,复发率降低。

激光治疗

1
脉冲染料激光(PDL)
基于选择性光热分解,PDL能够到达、瞄准和破坏较小的皮肤血管,而不会伤害周围的任何结构。585nm脉冲染料激光目前是治疗早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重要手段。
PDL通过破坏皮肤血管,导致胶原纤维中的二硫键断裂,重塑胶原。PDL也可抑制TGF-β1表达诱导胶原重塑。
2
点阵激光
10600 nm CO2和2940 nm Er:YAG在内的点阵激光能够诱导胶原重塑和新胶原生成,以改善瘢痕形状和柔软度。
点阵激光及PDL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激光治疗。
3
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
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能够抑制细胞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进而减少异常胶原沉积,因此对瘢痕治疗也有效。
总结:
瘢痕的治疗确实困扰着皮肤科医生,上述治疗手段可权衡利弊后选择,不过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目前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佐证。
参考文献:
[1]Elsaie Mohamed L.Update on management of keloid and hypertrophic scars:A systemic review.J Cosmet Dermatol.2021;20(9):2729-2738.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