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清清军真相

关于清朝的灭亡:我们知道的一切,不过是流传已久的谎言

老王观历史2020-11

关于晚晴的灭亡的,你被告知的“真相”是什么?

是清军入关后,中国的热兵器就停滞不前了,基本和明朝末年的水平差不多;对战八国联军时,清军还是以大刀长矛和原始的火绳枪为主;而欧美列强的武器不断升级,所以当时的大清根本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

也许,关于晚清清军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01

其实,在清朝初年,中国还是有武器方面的能人的,他的名字叫戴梓。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描写了一件神器:

长的有点像琵琶,里面装着火药铅丸,前面有一根铁管子,扣一下扳机火药铅丸就落进铁管子中对待发射,然后再扣动第二个扳机随之铅丸被射了出去。总共有28发,所以名曰二十八连珠铳。

这件在当时几乎可以媲美“机关枪”的神器,就是出于戴梓之手。

虽然“连珠火铳”理念超前 ,但让戴梓真正得到康熙重用的,实际上是他的另一件发明——“子母炮”。

顾名思义,“子母炮”可以在射出去的过程中爆炸,“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在康熙对战准格尔的骆驼阵时,威力惊人,所以后被康熙命名为“威远将军炮”。

然而可惜的是,戴梓是一个技术上的天才,却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很多缺陷。

据《清史稿》记载,戴梓在修撰《律吕正义》的过程中,因为观点意见不同,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的关系搞得很不好。后又因才能出众,让钦天监的大领导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嫉恨。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还记载他因脾气秉直,又得罪了康熙帝的御前侍卫赵某。最后,他遇到一个真正的无赖——张献忠曾经的养子陈宏勋。

此人在降清后,把戴梓请到自己家中,让家丁拿着大棒,给戴梓敬酒,让戴梓借他三千两银子,不然就让人用大棒打死他。戴梓于是写了取银子的条子,让陈到自己家取银子。结果陈宏勋去戴家拿了银子后却不把条子留下,第二天又再拿着条子去取银子,日复一日,没完没了。

戴梓的大儿子戴京忍无可忍,拔剑要杀了这个无赖。结果被陈宏勋倒打一耙,向康熙帝告了戴梓纵子伤人的御状。

这时,对戴梓素有怨恨的南怀仁、徐日升以及御前侍卫赵某一起向康熙鼓噪,诬陷戴梓“私通东洋”。康熙帝不忍责罚,但又迫于压力,遂下旨将戴梓流放到辽东盛京。

戴梓到了流放地以后,生活极为贫困窘迫。后来一直过了三十多年,康熙帝终于为其平反昭雪,赦免其回家乡。

但此时戴梓已经垂垂老矣,贫病交加,只能留在铁岭,不久就去世了。

在其被流放的多年中,关于武器的研究自然也完全停滞了。

而他生前所发明的火器,也渐渐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这对后世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如果戴梓不蒙冤被流放,如果康熙一如既往的支持他,那再用上几十年的时间,会不会.......

可惜,历史从没有如果。

02

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件小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意大利军队无意中占领了天津附近一座几乎无人值守的清军武器库,缴获了该处存放的大量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各种当时世界上最新款、性能最优的武器让意大利人艳羡不已。

领队的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事后以戏谑 、调侃的口吻写信给英国公使:“战斗伊始就意外缴获清军这么多先进武器,等于给联军一万六千名军人配备全副武装还有富余,可惜我们的士兵一人只有两只手。”

注意,这些武器,大部分是在仓库里被发现的,而不是在清军手里。

那么,为何这些高配的武器蒙尘在库房,却不见天日呢?

这个我们得把时钟转回20年前,那时曾国藩和李鸿章刚打完太平天国和捻军,二十年的内乱终于结束了。

可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却在烦恼一件比打仗还头疼的事:军费的报销问题。

要知道,士兵都是为了钱在打仗。

曾国藩和李鸿章其实就是个总包工头,只有最后工程做完了,总BOSS验收满意了,士兵们才能拿到工资。

当然,打了胜仗,皇帝不是个小气的人,也愿意给钱。但按照当时的财务程序,必须户部先审计,合格后才到皇帝盖印。

但难题是,按照惯例,户部的工作人员们必须先给一笔钱,才能过审。当时,这笔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部费”。

那么,部费要给多少呢?

全部报销费用的1.3%。

等于说当时湘军淮军要报销的军费合计约3000万两白银,要出40万两贿赂。按照晚清时代的购买力,这笔钱相当于现在的8000万人民币!

这笔钱,曾国藩和李鸿章可拿不出啊!

可是,又不能不给。

原因很简单,这部费虽然实际是在敲诈,但是全天下书吏们几百年来正常收入的一部分,不按规矩来的结果是得罪全朝廷的书吏,最后可能落得无论办什么事都受到阻挠。

最后讨价还价,把40万两还价成8万两,曾国藩还是不满意,于是写了一篇报告给BOSS,讲了自己的难处,请求报销。皇帝心情好,也同意了。

曾国藩感激涕零。

最后,曾国藩还是按先前谈的8万两,把钱给了户部官吏。跟皇帝打招呼只是个保险,以免户部书吏们涨价。

由此可见,在晚清,腐败已经深入方方面面了。

在那种情况下,如果带兵的军官不愿意掏腰包,那手下士兵当然不会有武器装备了。

所以才会出现仓库里都是新枪新子弹,而士兵手里却还是老式武器的情况。

03

那么你也许会问了,军费报销也是事后的是,即便武器装配不到位,泱泱大清,究竟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败得一踏涂地?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又如此不堪一击呢?

因为在战争来临时,武器从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和制度才是一切的关键。

1840年的大清,虽然在表面上占有更高比例的世界财富。但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古代帝国。

面对已经走在近现代化前列的英国人,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不仅仅因为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工业化进程,还在于他们有着完备的早期国际金融体系——一个东印度公司,就可以聚集起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兵力规模,并将之投送到距离本方基地甚远的地方。

而在农业时代都不显得突出的组织和通信能力,限制了清军在战争中的快速反应水平。滞后的军事训练与后勤补给能力,让清军在几乎每一个战场上都处于以少打多的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清朝总是能有憋出巨额赔款的资源,却不能将之转化为应有战斗力的根本性原因。

--end--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