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虹丨雨中麦积山
带着征途的疲劳,下了火车,在旅馆稍作休息,我与丈夫、女儿便带着期待的心,登上开往麦积山的公交,于8月21日上午九点多到达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25公里的麦积山风景区,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原名麦积崖,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五代天水人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言辞虽有些夸张,但形象地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麦积山位于秦岭西段的北麓,高142米,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春来一片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我慕名寻访麦积山石窟的重要原因。
车子终于在麦积山停车场停下,四周的绿浪,清凉的空气,凉爽的气候舒适宜人,与干旱、戈壁无边的甘肃印象没有丝毫的牵连。这里,远望起伏不断的绿色山岭,像横亘在远天的长城。这个绿色的屏障将北边干燥的空气隔离开来,使我们仿佛到了潮湿的江南。
太阳改变了心情,一改往日的恶毒焦躁,云儿已经覆盖天空,刚到麦积山时,阳光的缝隙中已经在滴着稀疏的雨点。不几分钟,天空便飘起了雨,雨点忽大忽小,行人三三两两,打开了花花绿绿的伞,不一会儿,太阳便隐藏云层后面,乌云笼罩着麦积山,此时的麦积山,除了恢弘大气外,还给人平添了浓浓的神秘感与浪漫情调。拒绝旅游观光车的召唤,用脚步丈量麦积山的高度,就像用心去体会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之河。刚才还是小雨,但到山脚时,已变成了毛毛细雨。那雨小得如针尖儿,似牛毛。仰脸看似有雨但飘到皮肤上却没有感觉。湿漉漉的空气中,阳光会时不时露露脸,太阳与云在捉迷藏,变着脸的麦积山,如风韵十足的少妇,在给游人撒娇呢,时而明媚阳光,时而明眸挂泪,一切都很情绪化。受它的感染,思绪也跟着它的风姿飘舞起来。这恰如清朝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描写的“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这种烟雨蒙蒙,清新而缥缈的风采尤其撩人心思。“麦积烟雨”为秦州十景之一,看来,今天我们就要游在麦积烟雨中了。
远方的山,云飘雾绕。透过密集如盖的树冠,看到半山突起一座形似麦草垛的山峰,无疑,麦积山已在眼前。举目望去,悬崖峭壁之上,那密集的洞窟与蜂窝一般。山崖被形容为“千疮百孔”绝不夸张。栈道随洞窟凌空飞架,弯曲迂回如盘龙之姿,形成一个气势雄浑的立体栈道网络。那行走在悬崖峭壁立体式的“游龙”身上的人,该有怎样的感受?我未来的感受与他们一样吗?远望那些身着各色衣服的游人,那一份惊险,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可想而知。他们的说话声从高处传来,与鸟语相合相叠,叽叽喳喳,形成一种时断时续的音流,很是悦耳。山下寺院天蓝色的廊柱上写有“行经千折水,来看六朝山”的楹联。侧面的长廊上,有麦积山著名洞窟介绍的图片与文字资料。为了更好地鉴赏石窟中的作品,我在这条长廊上仔仔细细地看,反复咀嚼、品味洞窟中的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以给游览增加一些智慧元素。
资料介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使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从东崖的栈道上行,入眼的洞窟都被铁丝网封闭,这是为了保护这些年代久远,已经不起损毁的宝贵财富。沿着栈道上行,见到位于西崖中层东端的65窟。据导游介绍:“此窟建于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为南宋。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导游那优美的语言,如竹筒倒豆子一样的语速,使人还没来得急领会,就逼迫跳过。也许这是工作节奏所迫,也是利益驱使,因为山下还有很多游人,这趟解说结束后,就可以再揽新的生意。
继续在“之”字形的栈道上行走,见到第78石窟,这是北魏早期雕塑的,是麦积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之一。凝视那剽悍雄健,富于野性的形象,想到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体现了那个时期人们向往战胜自然的理想。走马观花,到了西崖上层西端的121窟,据介绍:此窟建于北魏晚期,宋代重修。此时的雕塑属于雕塑史上的精练提高阶段,秀骨清像,生动活泼。此窟“三壁龛内各塑一佛。正龛内左、右壁中门内两侧塑二力士。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趺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观之,如临其境,使人倍感自然与亲切。据说,这是首次将鲜活生动的生活画面引入佛像雕塑,雕塑风格一改往日的肃穆冷峻,将世俗中少男少女的传情瞬间永久地凝固于庄严的佛的两侧,不能不说是对佛的造像仪规的强烈冲撞。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那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现实的蔑视,表现出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此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转眼到了127窟,这个顶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0米,进深5米的平面横长方形的大型顶窟,其内保存了西魏精华壁画100余平方米,是一个艺术殿堂,窟顶正中设计为横长方形藻井,四周有四个梯形坡,窟内的正壁、左壁、右壁各开一浅龛,洞窟四壁和整个窟顶全是壁画。笔法粗犷奔放,令人遐思。那经久不衰的形象,千年不褪的色彩,使人幻想,历史就在眼前,古人就在眼前,他们当时绘上去的心情,那手握画笔精心描绘,那站在高架上或仰面或侧身或躺卧,用尽各种姿势创作描画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些常年从事精工细雕的画家啊,你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克服重重困难,是否倾尽毕生精力,完成这些壁画,达到养家糊口的目的。应该说,这些当时被称为画工的底层平民,也没有想到他们的笔迹竟然绵延历史长河,为历代人们瞻仰。
继续行走到建于北周时期的44窟,“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趺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容饱满莹润,神情典雅圣洁、微微俯视、和蔼可亲,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导游介绍说,这已经属于雕塑史上的创新阶段,具有珠圆玉润之美感。反映出人类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之情感。在一个接一个的洞窟前走过。到了第37窟。窟龛内塑“坐佛一身,右侧一胁侍菩萨。主佛高2.10米,顶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残损,面形方圆,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于方形座上,中踩半圆莲台,体躯健美,神态安详。右胁侍菩萨,高1.85米,顶蓄高髻,戴华髻冠,面容丰满,形体修长,双手自然交叉于胸际,体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生动,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这些丰满夸张的艺术雕塑已经属于新发展期。
转眼到了东崖西侧最高处的第5窟,位于上七佛阁左侧。“建于隋代、初唐、经宋、明重修。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仍保持着隋末唐初的造像风格。中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另外,据介绍,隋唐期洞窟由于地震塌毁保留甚少,以第5窟(牛儿堂)为代表。该窟外壁壁面上成排的供养人壁画,是研究唐代服饰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北周造像以七佛为主,在继承西魏秀骨清像的特点的基础上,变为“面短而艳”的风格,开启了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的先河。
跟着游人来到上七佛阁,又名散花楼,在编号上是第4窟,是“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夫而建,宽31.7米、高15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是中国现存仿宫殿式佛窟中最宏大的一个洞窟,也是麦积山位置最高的石窟。飞天壁画中,其中有五幅属于著名的“薄肉塑壁画”,其技法高超完美,属国内罕见”。那七梁八柱,不知是如何建造上去的,在如此高的山崖上,建造难度可想而知。那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因而,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崖阁建筑。造像个个神态鲜活,表情不一,表达的心境也各不相同。平拱藻井也是此窟特点,它属于单檐庑殿式洞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站在麦积山石窟最高处,人们皆不敢俯视山下,可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硬是硬着头皮,站到护栏边往下看,真真是头晕目眩。垂直高度的可怕和飘在远处的云,刚刚飘过的太阳雨,太阳灿烂的脸,周围的苍松翠柏,移开目光时觉得天旋地转。那份令人震撼的陡峭,以及被悬在半空的感觉,使你时刻不能忘记要牢牢抓住栏杆。
又到了位于西崖中层东端的第165窟。建于西秦或北魏早期,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造像全为宋代作品。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丹凤眼,四瓣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宋代在麦积山的开窟甚少,但对许多早期造像进行了重修。第165窟的宋代重塑观音菩萨像及供养人像具有较高的水平,反映了宋代造像世俗化的特点。麦积山大型经变画和本生故事画,以127窟的壁画保存最好。其重要作品有西方净土变、维摩诘变及萨埵那舍身伺虎、睒子本生等。特别是其经变画是目前国内石窟现存最早、最成熟的北朝大型经变画,对敦煌莫高窟隋唐以后的大型经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23窟的童男童女等均是水平极高的代表作品。
在准备向西游览时,发现最东面还有几个不起眼的小石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向东走去,其他洞窟门全锁着,只有一个洞口敞开,往里一看,有一个中年人正盘腿坐在里面,一面注视佛像,一面用笔往放在膝盖的本子上写着什么。他上穿灰色背心,下穿深蓝色裤子,穿着非常朴素,与田间的农民没什么两样。问他是否是在修补造像,他说是。趁此机会,看见他身后的土台上放有颜料和麻批,细看才见,他脚前有一小捆已经经过软处理、码得很整齐的小麦秸秆,那秸秆好像很结实,细细绒绒的,他是根据古代塑像用麦秸秆和泥的方法在对损坏处进行悉心修补。只是,塑像破损处露出的秸秆很粗糙,而今天修补时,泥很细,就像我们和的面团一样,里面搅了些细如麻丝儿的秸秆。他能在这里做修补工作也不是一般人,我随口问道:“你是研究麦积山石窟的专家吧?”他说:“是麦积山石窟研究所的。”“你在这里修补需要多长时间?最少半年吧?”他回答:“要三四年时间,大部分造像都需要修补。”我感慨道:“这里古人的雕塑千古流芳,你修补了它,你也可以千古流芳了。”他说:“没那个必要。修补,让文化遗产寿命延长就可以了。”修补麦积山石窟是要记在修补史上的,虽然他的回答很淡定,但麦积山石窟无疑不会忘记他。我们谈了较长时间,包括他从北京来这里工作的时间,他的家人等等,石窟修补方法:先去尘,和泥,用很小的木片往上涂抹,等干后才能上颜料,最后还要把表层做旧等,这样看上去,才会自然,才会凸显岁月的沧桑感等等。看着塑像修复工序这么细,那壁画修复与临摹就更不用说了。很羡慕他能有资格坐在这里细心工作,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修补工作是快不得的,要揣摩塑像原来的形态,比如有的塑像脸庞只剩下一半了,有的眼睛严重损毁,眉毛也不显了,这都要靠研究人员细心研究后,在脱落边缘用几种原料做成的泥巴小心翼翼地贴在残损部,在大块脱落的残缺部,用麻和泥巴等仔细填充,使其“恢复原貌”,如其说是修补,但很多地方已经是创新了。看看他满是尘土的凉鞋,屁股下满是尘土的坐垫,身边放置泥沙、颜料盒、画笔和方便面、水杯、毛巾等什物,就知道今天他的午餐是在这里解决的。研究人员不能像机关干部那样西装革履,他们天天与要在千年洞窟里与塑像对话,与历史交流。这种工作是寂寞的,但却是最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修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啊。我有很多话需要问,一如想揭开石窟神秘的面纱一样。但由于时间限制,我为他拍了一张照片,别匆匆与他告别,临别他说:“你可以买书学习啊,看不懂时就反复看,看多了就懂了”。呵呵,俨然一副教育学生的模样。
为了挽救麦积山石窟,国家文物局召集众多专家对石窟进行维修,从1976年开始的几次大型维修,到后来不间断的小型维修,这些研究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祝愿他们工作愉快,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他们的妙手维修后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下山时,空中又飘起了毛毛雨,麦积山的一切又一次被裹进神秘里。我与丈夫、女儿全把伞合住,特意享受麦积山雨的诗意,因为,我不知道今生还有无机会再来看它,恋恋不舍的脚步是否留下我对大自然人文景观的无限钟情。留一瓣心香在这里,寻觅永久隐藏的史话;留一瓣心香在这里,诠释对文明永远的向往!
2014.8.19
作 者 简 介
张彩虹,网名云诗雾画,汉族,河南卢氏县人,大学学历,从教。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业余创作,涉足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共计26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华楹联报》、《三门峡日报》、《洛神》等报纸杂志三百余篇首。有多首诗歌分别被收录《大森林诗抄》、《中国当代文学选》等书目。2012年出版游记散文专辑《梦吟天涯》并被南京大学等图书馆收藏。任中国文章学导读导写研究会中心理事、春萌诗社副社长。系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