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友记/陈新峡
写下这三个字,顿时就有许多意象在我脑际浮现:温暖往事、沧桑岁月、悠悠情怀、相知相望……
人这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人,你不可能独自生存。但真正能陪着我们一同走过风雨沧桑的人却不多,而这不多的人中就有我们的朋友。所以,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林舒恒则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鲁迅更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记忆最早的是一个叫正福的男孩。那时还没上学,我住在一个叫南洼的小村,我们一块钻麦秸垛、捉迷藏,一块到河滩挖沙坑、逮蝌蚪,度过许多童年时光。只是我们家搬到甘壕街后,我再没见过他。虽说和正福的那种情谊是人世间最纯净的一种,但我觉得把他称之为“玩伴”更为恰当。这样的话,我此生最早的一批朋友,就是在甘壕街结识的那些小伙伴们——段京、留旺、金龙、小亮、玉祥、金锁……我们一块上学、一同玩耍、一起品味童年时光。至今,段京、留旺、金龙等仍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初中时,我们家搬到了小镇——观音堂街,在那里,我度过人生许多美好时光。那一时期,和我常在一块玩的有大军、枝华等,我们整天形影不离,泡在南沟水库游泳,一块听老年人讲《月唐演义》《杨家将》……到了高中,由于对文字的喜爱,我和连才、西银、发军几个成了好友,常一块交流对文学的认知。发军由于成绩不好,便放弃了考大学的想法,没日没夜地写他的长篇小说。
高中毕业后,天各一方,但那种友情纯粹而炽热,我和连才、西银几乎每星期写一封信。我参加工作到了西站,连才经过复习则考上了警校,西银接父亲的班当了老师。虽然天各一方,但我们经常通信,谈文学、工作、境遇,诉说心中的苦乐。现在,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接到了发军的信,厚厚的一叠。终于有机会见了发军,他拿出写的电影剧本,给谈创作体会、心中的迷惘……那时我在县图书馆办了一个阅览证,以两到三天一本的速度看世界名著,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时,看到主人公在他人生几个重要时期与奥利维、葛拉齐亚等好朋友相交的片段时,觉得书中描写的友情与我们的友情是那么相近,它是心灵的寄托。
刚参加工作,同在异乡为异客,我结识了康身等。康身比我大,是父亲平反后招工出来的,他用父亲的抚恤金买了一台红灯牌收录机,我们常聚在一块听邓丽君的歌。我们还一块做饭吃。那时,我开始做我的作家梦,不停地写。为支持我写作,多是康身做饭,甚至连碗都不让我洗,花销也多是他的,从不计较。受我的影响,一个叫岳建强的男孩,也开始和我一样写小说,我们常在一块谈论文学。他没有多少基础,就把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获全国小说奖的作品拿来模仿,一些好的小说,他甚至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后来,我到了食品厂,和一个叫艳子的男孩住隔墙,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一个男孩叫艳子让人听着别扭,可久了觉得他就应该是艳子。那一时期,我们一同上下班,一块吃饭,一块逛街、看电影、谈女人。半夜寂寞了,敲敲墙,喊声艳子,那边就会应答,然后两人隔着墙聊天。
由于喜欢文字,我还结交许多文友。像国庆,悟性颇高,虽然他仅在北京人文函大的校刊上发过一首小诗,但他多有秒思妙论。但这些年,他一直忙于生意,就不写了。去年春节,我们一块小坐,他还概叹:什么时间闲下来,能看看书、写写字;像李云,在上世纪90年代,他是三门峡地区文学界人人皆知的经典人物。痴迷文学,在报刊发表过数十首诗,他的一些诗句我至今背得出来。那时,他常在第一时间,拿着市文联的文学期刊《洛神》去拜访各市县的文学同道,像一个文学的使者。我们曾合写过几篇小说,至今难忘那些一同吟味文学的时光;像马云飞,1995年,因为我们都常在某小报发表文章而相识,那时,他在市区一家福利煤厂上班,我常去找他。别看他一只胳膊,还常为我抄稿子。后来,煤厂倒闭,他回到了农村。他虽心系文学,但为生计故,开始学医。他到郑州上医学院时,我们常通信。一次,他看到我的一篇小说被某杂志评论,专门买了那期杂志寄给我。学成归来,他当了村医,时常把自己在行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写成日记。后来,那些日记一部分见了报,他独臂行医,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事迹被媒体关注后,上了中央电视台,被评为了中国最美乡村医生,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前不久,他又被评为了最美陕州人。
细想,老友就是那种和你有着许多共同过往的人;
老友就是那种和你心心相印、相知,并惺惺相惜的人;
老友就是那种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给你信任和温暖的人……
其实,在一个人心底,能称之为老友的不止是人,还有事、物。比如,文字之于我……
作者简介:
陈新峡,男,60年代生人,现为某报编辑、记者。在《大河报》《扬子晚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北京青年报》《都市》《当代人》《当代小说》《大观?东京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并多次获奖。作品多次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都市文萃》《周末文汇》等报刊转载,并收入多种选本,出版小说集《存在与流逝》。散文集《面湖而坐》获三门峡市2011年“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现居三门峡市,河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