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元王传(六)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明智者福瑞起于无形,祸患消除于未然。”对于所处的时代,奢靡之风日盛,刘向心中充满了忧虑;对于王氏专权,刘向预言了其取代刘氏天下的结局。文章扬扬撒撒,体现了一片赤诚,可对无能的汉成帝来说,只是忧伤叹息。请看《<汉书>研读》第198章:

楚元王传(六)

赵飞燕

刘向目睹当时的世俗奢侈淫靡,赵皇后、卫皇后等类的人出身微贱,逾越礼制。刘向认为帝王的礼教应当由内及外,先从近处开始。所以刘向采摘《诗经》《尚书》中所记载的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效仿的例子,以及宠幸近臣妃嫔而国家乱亡的,编辑为《列女传》,一共八篇,用来警戒汉成帝。又摘取历史传记中的事情,写成《新序》《说苑》,共计五十篇奏报给汉成帝。刘向多次上奏疏议论得失,陈述法戒,他先后有数十封奏疏呈上,提供给汉成帝观览,让其拾缺补遗。汉成帝虽然不采纳,却对其建议从内心中十分欣赏,经常赞叹不已。

这时的汉成帝没有继嗣,政治都由王氏而出,灾异越来越厉害。刘向很赞赏陈汤的智谋,和他交往密切,只单独对陈汤说:“灾异都这样了,但外戚却更加强盛,其逐渐增长肯定会危及刘氏天下。我有幸作为刘姓末属,累世蒙汉朝厚恩,身为宗室遗老,经历侍奉三主。主上认为我是先帝旧臣,每次进见时经常给予优厚礼遇。我如果不说,那谁还能进呢?”刘向于是呈上密封奏疏极力劝谏汉成帝说:

臣听说过人君莫不想常安,然而却是常危;莫不想长存,然而却会常亡:这是因为失掉了御臣之术。如果大臣操纵权柄,秉持国政,没有不危害国家的。当年晋国有六卿,齐国有田氏、崔氏,卫国有孙氏、宁氏,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这些人常年掌握国事,世代执掌朝柄。最后才有了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宁殖驱逐其君衎,弑杀其君剽。则季氏行八佾舞于朝庭,三家用《雍》乐佐餐,专擅国政,最后驱逐了鲁昭公。周朝大夫尹氏管理朝政,弄乱了王室,子朝、子猛相继争立,多年后才平定下来。所以经中说“王室乱”,又说“君氏杀王子克”,情形真严重啊!《春秋》中列举成败,记录祸福,这样类似的情况太多了,都是阴盛阳微,下面失掉臣子之道而导致。所以《尚书》中说:“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孔子说:“禄去公室,政逮大夫”,这都是危亡之兆。秦昭王的舅舅穰侯魏冉和泾阳君、叶阳君专国擅势,在上靠着宣太后之威,三人的权势都重于秦昭王,家中富裕程度超过国家,秦国处于危险之中,最后全依赖范睢的建议,秦国才得以复存。秦二世委任给赵高,赵高专权自恣,遮蔽大臣,最终有了阎乐望夷杀掉秦二世之祸,秦国随后灭亡。近事并不遥远,这正是汉朝刚刚取代的。

汉朝建立后,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挟持太后之宠,占据将相之位,兼领南北军之众,拥有梁王、赵王的尊贵封号,行事骄盈无厌,想要危害刘氏天下。最后全依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人竭诚尽节把他们诛灭,然后刘氏天下才得以复安。现在王氏一姓乘坐朱轮华毂的共有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他们密布在陛下身边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气盛,他们一起作威作福,肆意决断国家大事,行为污浊却假借国家的名义,干的是私事却托付于公权行事,他们依靠东宫之尊,假借甥舅之亲,作为自己的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都出自于其门下,掌管国家枢密机关,朋党比周皆是。对他们称赞的进入朝廷,他们憎恨的马上诛杀;有游说者协助他们说话,在位执政的则替他们发声。他们排斥宗室,孤立公族,其中有些智能人士尤其受到诋毁而不能进入朝廷,完全阻绝了宗室任命,使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朝廷,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人会与自己分权;多次提及燕王、盖主的事件来迷惑主上之心,却对吕氏、霍光作为避讳一字不提。观在朝廷中内有管、蔡之萌,外假周公之论,兄弟占据重位,宗族勾结。历数从上古到秦、汉时期,外戚显贵没有超过王氏的。虽然周朝皇甫、秦国穰侯、汉朝武安君、吕氏、霍光、上官杰等人,都不及现在的王氏。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期出现,作为其人的细微表象。孝昭帝时期,冠山之石自立于泰山,倒地的柳树在上林苑中重新立起。孝宣帝继位后,现在王氏在济南的先祖坟墓,梓木之柱长出枝叶,扶疏向上超过房屋。其根插入地中,即使石站立柳竖起,也不能比这更为明显。事物之势不能会两者都大,王氏和刘氏必定会势不两立,如果在下者有泰山般的安稳,那在上者就有累卵之危。陛下作为先人子孙,守护宗庙,却让皇位转到外戚亲手中,自己反而降身为奴隶,即使不为自己,那让刘氏宗庙又怎么办呢!妇人以夫家为内,以父母家为外,这也不是皇太后之福。孝宣皇帝不给予舅舅平昌侯、乐昌侯权力,就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

明智者福瑞起于无形,祸患消除于未然。应当发布明诏,吐纳德音,援近宗室,亲近纳信,罢黜远离外戚,不要让他们执政,把这些人罢令返回府第,以仿效先帝的做法,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这也是东宫的意愿,更是外戚的福音。这样就能使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久安定,也不会失掉社稷,这是内姓外姓和睦、子子孙孙无止境的大计。如果这样去做,那么就会田氏重新见于今天,六卿肯定起于汉朝,也是后嗣之忧,这事昭昭明了,不能不深入图谋,更不能早做考虑。《经易》中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只希望陛下深留圣思,审查机密,观览往事之鉴,以便能折中取信,能得万安之世,用来保全宗庙长期侍奉皇太后,这是天下幸甚。

书信奏报呈上后,汉成帝专门召见刘向,只是叹息悲伤,对刘向说:“先生先休息吧,上我仔细考虑考虑。”汉成帝任命刘向为中垒校尉,他此后被称为“刘中垒”。

刘向为人简朴没有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之人,专门积思研究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有时通宵达旦。元延年间,有彗星出现在东井,蜀郡的岷山崩塌堵塞了长江。刘向对这种灾异很厌恶,其话语记载在《五行志》中。刘向思考不止,就再次上奏,其辞中说:

臣听说过帝舜训戒伯禹,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无礼,周公训戒周成王,不要像殷纣王那样荒淫无耻。《诗经》中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也是说商汤以夏桀作为警戒。圣帝明王经常以败乱作为自戒,不忌讳朝政废兴,所以臣才敢极陈其愚,只希望陛下留神观察这些事情。

谨历数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共有日食三十六次,鲁襄公时期尤其多,大概三年零五个月有发生日食一次。汉朝建立后到竟宁年间,孝景帝时期尤其多,大概三年零一个月发生一次日食。臣刘向在前面多次说过日食这事,现在竟然连续三年出现。自从建始年间以来,二十岁年发生八次日食,大概两年零六个月就发生一次,这种情况古今罕有。灾异有小大稀稠,占卜有舒疾缓急,这是圣人用来判断疑问的。《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当年孔子见鲁哀公时,说夏桀、殷纣暴虐天下,因为历法缺失从而失掉方位,孟陬无法纪年,这就是易姓造成的变化。秦始皇末年到秦二世时期,日月侵蚀,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戏廷,都门内崩,巨人出现在临洮,石陨于东郡,星孛大角,大角消亡。观察孔子所说,考察暴秦时出现的灾异,就知道天命可信可畏。

项羽败亡时,有彗星出现在大角。汉军进入秦地,五星聚集在东井,这就是得天下的征象。孝惠帝时期,天降血雨,日月运行相冲,出现星光消失的灾异。孝昭帝时期,有泰山卧石自立,上林苑中的僵柳复起,大星就像月亮西行,众星跟随,这都是特别的异象。孝宣兴起时的征兆,天狗夹汉向西,天阴不雨二十多天,这都是昌邑王不能善终的异象。这些都写在《汉纪》中。观秦、汉的易世,览惠、昭帝的无后,察察昌邑之不终,视孝宣之兴起,上天的取舍,难道不昭然若揭了吗?商高宗、周成王还有雊雉拔树的变异,如果能思考其原因,就像那商高宗一样会有百年之福,也会有周成王复风之报。神明感应,像影子与回声一样,这些都是世所周知的。

臣有幸托身皇家末枝,确实看到陛下有宽厚圣明的大德,希望能消除大灾,光大商高宗、周成王的美名,以便尊崇刘氏,所以多次诚心冒死罪奏报。现在日食尤其频繁,彗星出现在东井,摄提火光上升到紫宫,有见识的老人无不震惊,这是很大的灾象。这些事很难一一记下,所以《易经》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摆卦指出爻象,再来陈明意义。《尚书》说“让人们用图来说明”,这些天文难以通晓,臣虽然献上其图,仍需要当面解说,然后才能明白,希望赐我在清闲之时,有指图陈说的机会。

汉成帝召见了刘向,但最终不能采纳他的建议。刘向每次被召见,都反复说:“公族是国家的枝叶,枝叶凋落那么本根就没有庇荫;现在朝廷疏远同姓,母党专政,福禄离开公室,权在外家,这不是强汉宗、卑私门、保守社稷、安固后嗣的做法。”

刘向因为受到汉成帝信任,所以经常颂扬宗室,讽刺王氏和在位大臣,言语很痛切,都出自赤诚。汉成帝也多次想任用刘向做九卿,却得不到在位的王氏和丞相御史支持,所以刘向最后也没能晋升,位列夫官前后共计三十多年,他七十二岁时去世,在他死后十三年王莽果然取代了汉朝。

刘向的三个儿子都很好学:长子叫做刘伋,教授《易经》,官至郡守;二儿子叫做刘赐,官至九卿丞,早年去世;三儿子叫做刘歆,最为知名。

刘向《列女传》

黄其军

作于2021年9月8日(古历辛丑年八月初二)

(0)

相关推荐

  • 使用间谍的正确姿势和最优人选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1-21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成皇帝 绥和二年 前7年 王莽荐中垒校尉刘歆有材行,为侍中,稍迁光禄大夫,贵幸:更名秀.上复令秀典领<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三十一)

    <骗不死人>(三十一)   作者:三江有月 王莽的祖上是战国时期夺了姜子牙他们家齐国国君位置的田氏,齐被秦灭后为避杀戮,他们这一支改姓了王.(看来,抢别人的位子在王莽他们家真的是有传统.) ...

  • 领导的难处你不知,换位而处你也好不到哪去!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0卷,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23年) [原文] 书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 ...

  • 妥协的背后,伴随的都是对现实的无奈!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0卷,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二四年) [原文] 时上无继嗣,体常不平.定陶共王来朝,太后与上承先帝意,遇共王甚厚 ...

  • 楚元王传(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元王传(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元王传(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元王传(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元王传(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楚元王传(七)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史記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劉交者,[一]高祖之同母[二]少弟也,字游. [一]正義年表云都彭城. [二]集解徐廣曰:「一作『父』.」索隱按:漢書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異母也. 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時 ...

  • 汉楚元王刘交

    ​汉楚元王刘交彭城刘氏之后裔--刘裕家族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源出汉楚元王彭城刘氏之后的刘裕,又灭掉东晋,建宋称帝.司马氏的南方半壁江山,又落到刘氏之手.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的刘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