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贴春联/余红丽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灌壶酒;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时候妈妈把这支歌教给了我,现在我把这支歌教给孩子们。
“二十八,贴花花。”在我们当地是指腊月二十八这天该往门上贴春联了。小时候过年,爸爸贴春联时我特别乐意跑前跑后的帮忙。帮助爸爸拿东西,往门上、门框上抹糨糊,或者把裁好的对联、门画递到爸爸手里。当爸爸往门上粘贴时,我得站在远离门口远一点的地方,仔细看着门两边的对联、门神有没有贴歪,两边粘贴的高度是不是一样。每一回做得都很认真,指挥着爸爸一定把春联贴好。
红红的纸、黑黑的字、吉祥的话语、流利的书法 、威武的门神。贴完春联,整个家里都暖暖的、喜气洋洋,特别喜庆,觉得这样才能真正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样子才真正是过年的样子。
对春联更深的认识,源于一个笑话。
记得十多岁的时候,邻居家有两个和我一般大小的孩子。那一年他们家的春联,是两个半大孩子贴上去的。当时家人只顾忙着准备过年,几天后,才有人发现大门上的春联竟然贴反了。于是你传我我传你,全村人都知道了,大家笑得肚子疼。那一年,邻居家大门上保佑一家平安的门神,互相没有看对方一眼,因为一直不对脸。后来我学到一个歇后语:反贴门神——不对脸。很自然又想起邻居家贴反春联的事情,那个印象特别深刻,忍不住又想笑。
当时,我也不知道贴春联还有那么多的讲究。看着爸爸贴春联时,很随意的样子,却不知道里面还有学问和讲究。因为闹的这个笑话,我便留心了解了一些浅显的相关知识。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渊源很深。它起源于桃符,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用汉字撰写,与书法美妙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由三部分组成:上联、下联、横批。贴春联时,人面对门站着,上联贴在人的右手边,下联贴在人的左手边。念对联时,先念上联,再念下联,最后念横批。当年邻居家闹笑话,就是不懂这些常识。小时候我们只知道急切过年,高高兴兴地把春联贴到门上,既没有留意春联粘贴的细节,却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副春联里面承载着那么深厚的文化。
我们过春节时贴春联,也是在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现在家里过年时贴春联,爸爸再也不用我帮忙,一帮子小家伙比我更加积极利索,争相帮忙,我早已经靠边站,根本插不上手。看着他们忙活我感到很欣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快到春节了,在家的人盼着远方的人儿早点儿回家;在外面打拼的人们,期盼着快点回家过年。回家、过年、团圆,不管有钱没钱,不管离家有多远,回家过年,才叫过年。
当红彤彤的春联贴到门上,年,就到了;春,也到了,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新年。
这是我们的节日,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
作 者 简 介
余红丽,河南省舞阳县人,乡村小学教师。喜欢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总是和孩子在一起,觉得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