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刷爆朋友圈:被爱滋养的孩子,真的可以“逆天改命”

于哪吒你印象中最深的场景是什么?

在我印象中最深的场景不是他闹东海、抽龙筋、痛打龙王三太子,而是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乌云翻滚,浊浪滔天,逼哪吒挥剑自刎的时候。

李靖对他说:“逆子!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

一边是父亲逼他去死,一边是龙王要他拿出自己的命。

而那个时候的哪吒才7岁,那是他人生最恐惧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到他身边,他寒心而悲愤。

但是即使再害怕再恐惧,哪吒依然选择做一个英雄,自己独自扛下这一切。

他手指着龙王说:“老妖龙,你听着,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许你们祸害百姓!”

他又回首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说出了那一句催人泪下的话:“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哪吒抬起剑来,将自己血肉一块块剔下……

直到将自己割得血肉模糊,只剩一副骨骼还立着。

他又弃了剑,举右手拔下左手臂骨,又剔了肋骨,一根根,尽数弃于海中,最后终于站立不住,大笑一声,身形崩散,坠入沧海。

我们那一代人,许多孩子都被哪吒的割肉还母,拆骨还父看哭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父母的打骂中,在父母的打击教育中,我们对他们是爱恨交织的。

而你是他们生的,他们对你有恩,又不能恨自己的父母,所以一心就只想把自己的肉体还给他们,从此两不相欠。

这是对父权的反抗,也是叛逆期的孩子内心那最强烈的一团火焰。

这一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推出之后就刷爆了整个网络。

也是成年后的我们再看才明白,那个与父母抗争、曾与世界为敌,一路以来跌跌撞撞的哪吒,其实就是成年世界我们的真实写照。

年少难懂片中意,看懂已是成年人。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

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

而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哪吒与敖丙,分别是“魔丸”和“灵珠”转世。

善恶先天已有定论——但可悲的是,无论是代表着「恶」的哪吒,还是象征着「善」的敖丙,都是不被世人所接纳的存在。

你眼中的魔童,却是我最爱的孩子。

魔丸转世的哪吒,刚一出生就开始“作恶”闯祸——放火、追着前来恭贺的人们喊打喊杀,成了让全城百姓都闻风丧胆的妖怪。

在他极度暴怒的时候,妈妈的爱却能让他平静下来。看似彪悍的殷夫人,把所有的柔情都给了哪吒。

当所有人都容不下这个“人间魔头”时,也是在李靖夫妇的坚持和保护下,哪吒才留了下来。

  • 为了不让百姓感到害怕,李靖夫妇只能狠心把哪吒关在家里,因为这是唯一能留下他的方法;

  • 为了帮哪吒积福行善,妈妈拼了命地去斩杀妖怪;

  • 为了让儿子开心,哪怕会受伤也要陪儿子踢毽子;

  • 为了能让哪吒躲过天劫,父亲李靖更是偷偷求来换命符,想要用自己的命来换哪吒的平安;

……

同样,敖丙的父亲——龙王也是这样。

纵然有错,可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儿子可以脱离苦海,不再像自己那样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甚至愿意忍受锥心之痛,拔掉自己身上最坚硬的龙鳞,给儿子做成铠甲。

父母就是这样,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视你为异类,在他们眼里,你依然只是他们的孩子。

只要能护你周全,功名、成就、事业……他们统统都可以不要——即使是生命。

他们会在寒冷的冬天,脱下暖和棉袄给你裹上:

他们宁愿自己站着一夜不睡,也要护着你,让你好好地睡上一觉:

他们舍不得给自己买吃的,却一定会满足你的小心愿,然后云淡风轻地说:“我不爱吃,你吃吧”:

明明两只手会让自己轻松些,却怎么也舍不得放开牵着你的那只手:

只要孩子需要,他们随时都能化身成超人照顾着你,哪怕早已满头白发:

这世间,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他们或许给不了你富有的生活,但却愿意为你倾其所有。父母不是万能的,但他们却甘愿超越自己的局限去爱你。

在全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既没有闹海,也没有跟父母的决裂,更像一堂“育儿教育课”。

它大胆地用哪吒演绎出“家庭命运论”的另一个截然相反却有呼应的版本——如果父母用给孩子全心全意的爱和理解,将会有什么奇迹?

经典哪吒本人很出色,却生活在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家庭中。

新编哪吒的劫数则是“天降劫数”,他无辜地成为野心家的牺牲品,魔丸入体,控制不住自己的力量,还要受到他人的横眉冷对。

这恰恰是社会中“问题儿童”的常见情况:

外人先对孩子有偏见,孩子才变得更孤僻和难以沟通。

哪吒的反社会倾向,其实不是魔丸带来的,而是魔丸引发的成见、刻板印象带来的。

村民因为魔丸投胎到了哪吒身上,叫他“妖怪”,不欢迎他,他才寂寞、孤独和绝望。

哪吒小时候被众人看不起,父母也没有办法每分每秒都陪伴他,孤独又不被人理解的哪吒,交到第一个朋友后忍不住抹眼泪。

“问题儿童”内心往往有更大的委屈,哪吒的境况大概会勾起不少观众的共鸣。

但这个熊孩子的破坏性也很有限,最多是整人,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伤人,这是父母引导的结果。

孩子与众不同,被歧视、无人理解、要经历很多磨难的时候,父母应该做什么?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万人嫌”的李靖第一次变成了一个正常的爱孩子的父亲。

我们习惯了一些“爱事业不爱家”的“奉献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照顾好了所有百姓的孩子唯独顾不上自己的孩子等等。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李靖是个比隔壁《银河补习班》更立得住的父亲形象——他是关爱百姓的陈塘关总兵,更是全心全意爱孩子的慈父。

在百姓都畏惧哪吒身体里的魔丸,太乙真人也一度建议不如在出生时就了断这个孩子,免得有后患。

但李靖无法下定决心“为了天下安宁为了百姓幸福”去毁了自己的孩子,而习惯于把感情分成“大爱”和“小爱”的权谋家,可能很容易就牺牲自己的孩子。

魔丸非但会影响哪吒心性,还被下了诅咒三年后遭天雷袭击而死。

李靖同太乙真人上天寻求破除诅咒方式,情愿用自己的命换孩子的命,真「父爱如山」了。

尤其难得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母亲形象非常丰满,她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更不局限于深宅之中,还有自己的事业。

在哪吒可能被处决时,她第一时间扑上来保护孩子,这是感人的母性,她的付出唤醒了哪吒眼中的童真。

这个母亲不只是为了孩子活,也是勇敢彪悍的独立女性。

她怀孕时就活力无限,生完孩子跟丈夫一起守护百姓斩妖除魔,在工作之外也努力给孩子最多的陪伴。

这对夫妻是模范父母,在哪吒被冤枉的时候,都没出现父母误解孩子的戏份。

哪吒时日不多时,李靖夫妇对哪吒的未来有不同设想,母亲建议远走高飞、全职带娃,让他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日子。

父亲要哪吒要留下来被村民认可,不能让孩子到死都被村民认为是妖怪。

不管是哪一种规划,父母都是带着无私的爱去陪孩子度过难关。

他们对孩子的希望不是成功、也不是听话,而是希望孩子做个普普通通,不要伤害别人的正常人就好——多么朴素又深刻的教育观!

教育不是一种强制灌输,而是以身作则,感化孩子。

哪怕是天性被魔丸干扰的哪吒,还可以靠父母爱的滋养来“逆天改命”——他从不伤人,想做英雄,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想的是不连累别人。

在这一版的哪吒准备赴死时,情深意重地向父母道谢。

这跟“割肉剔骨”的悲剧形成了一种互文:

你用高压对待孩子,只能得到叛逆和挣脱;

你用爱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会爱你。

“父母皆祸害”这部分剧情由敖丙来承载,对比哪吒的情况,去体现教育方式的重要。

灵珠投胎的敖丙,有最优越的条件,善良听话懂事,还爱学习又成绩好。

但是家庭给他的教育,看似有道理,实则都是戕害。

敖丙的龙王爸爸自己不如意,就把人生理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他立马实现全家族的阶级跨越,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

整个龙王家族反复给敖丙灌输“你是我们全村的希望”、“你一定要争口气”,却没有一个长辈说过爱他。

敖丙的师父申公豹为一己私利而将魔丸灵珠调换,才能再厉害,价值观也歪了。

“爱”改变了哪吒的魔丸天性,激励着他改变命运,挣脱诅咒;

而敖丙则有点对应着传统哪吒设定,一个小孩对抗成长环境里大人们所有的错误。

不同的是,他有哪吒这个好朋友,选择自己命运的路上也不孤单。

天性和教育,到底哪个更重要?

这是片子给我们父母出的一道考题。

片中哪吒和敖丙的设定为双生子,哪吒魔丸转世,生性为恶;敖丙灵珠转世,生性为善。

若说一切命中注定,一善一恶,但是在正确的教育下,哪吒实现了逆天改命自我救赎。

而敖丙应该从善,但在高压教育下,却走上了行恶的道路,差点酿成大祸。

但是哪吒和敖丙,都完成了自我救赎。

  • 哪吒为救父母,为救陈塘关百姓,愿意拿命来博;

  • 敖丙替哪吒挡天雷之劫,不惜牺牲生命,损失万龙甲,这都是自我救赎,迷途知返。

不要因为孩子的天性而放弃他,也不要因为天性而苛待他。

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哪吒、敖丙,也可能是哪吒的父母。

邓超成为“别人家的爸爸”:真正的父爱,是爱你所爱

贝克汉姆、刘恺威都在这件事上饱受争议,而他为什么备受好评?

黄磊孙莉,求求你们别再秀了!

前央视名嘴张泉灵怒怼记者:这个问题,你问过男人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