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碑中之王,瘗鹤铭
在江苏镇江一座名为焦山的小岛上,珍藏着一块被称为是碑中之王的石碑,尽管已经残缺不全,却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
石碑上所刻的是一篇书法作品,最早由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所发现,从此无数的书家和学者都纷纷来到这里,在临摹拓片之后题词、赋诗,并且按照中国文人的传统,将自己的纪念文字和名字刻在后面。
所以碑文之后罗列了一串长长的名单,当中可以见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陆游、米芾、郑板桥等等,这个让历代书家魂牵梦绕的作品就是瘗鹤铭。
浓浓水气弥漫的焦山上,银杏树林掩映着有江南第一大碑林之称的焦山碑林,其中最神秘的就是这座阁楼之内保存的瘗鹤铭。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一个隐士得到一只仙鹤,想不到这只随它四处云游的仙鹤竟然在镇江仙逝而去,主人将仙鹤遗骸葬在郊山下,并写下了一百多字的瘗鹤铭用来凭吊,瘗是埋葬之意,瘗鹤铭就是葬鹤的铭文。成文之后,隐士雇佣工匠,将全文刻在了焦山摩崖石壁上。
瘗鹤铭随山可视,极为自然,书法潇洒、笔势飞动。宋代大叔家黄庭坚对此碑推崇备至,据说他曾经作过一首诗,其中一句便是“大字无过《瘗鹤铭》”。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来到焦山临摹、提名和留字,焦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书法之山。但是无论是谁,他们在来到焦山欣喜之余都会带着些许的遗憾离去。因为自宋代以来,大家看到的只是段落的残碑,没有一个人看过铭文的全文,也没有人知道它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
自古以来流传着瘗鹤铭的作者是王羲之的说法。王羲之平生爱鹤,传说他有一日在游览焦山时,见到一对盘旋起舞的仙鹤,没料想仙鹤却因病而亡,于是挥笔写下了瘗鹤铭,已示悼念。
也有人认为瘗鹤铭的作者是南朝时期的两朝隐士陶弘景,当时他卸官隐居在茅山华阳宫,这与瘗鹤铭的署名地点符合,不过无论王羲之还是陶弘景,都仅仅是后人的推断,对于瘗鹤铭作者的猜想至今仍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著名的谜题。
不管对于瘗鹤铭的作者如何定论,让人如醉如痴的书法艺术却一直牵动着世人这块石碑的命运,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喜欢将题字镌刻在石头上,大概会认为石头能够万年不毁,诗文也可以万古流传,瘗鹤铭的作者想必也是如此。然而他所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由于刻在了石壁之上,使得这篇作品的命运在漫长的时光流逝当中转折多舛,为后人留下了更多的不解之谜。
唐太宗大历年间,刻着瘗鹤铭的岩石遭受了他的第一场劫难,因受到雷击,岩壁崩裂、滑坡坠入江中分为数段。自此瘗鹤铭就这样在水底静静躺了三百多年。
到了北宋西宁年间,焦山水域修建运河,施工工人从江中捞出一块断石,经辨认正是史书上记载坠落水中的瘗鹤铭。可是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焦山上的残碑再次消失了。
时间到了清朝康熙五十二年春天,苏州知府陈彭年携家眷到镇江闲居。他利用枯水季节,不惜巨资从江中打捞。终于在距焦山下游三里处打捞到五块有刻制痕迹的残石。
今天游人们看到的这些石块就是当年陈彭年所打捞的,大概可以清理出九十三个字。由于仍旧没有达到记载中的一百多字,人们认为在江底的泥沙中或许还存留着碑石的残片。
2008年,镇江市政府组织人力再次进行打捞,在打捞出上千吨的石头后,终于发现了一些疑似碑文的残片,经过专家辨认,又分别清理辨识出了四个字。
从宋代到清代,伊和、明产生了上百种拓本,这些拓本不但碑文内容不尽相同,字形、字体也有着差别,给学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因此瘗鹤铭的全文成为了人们苦苦寻觅的目标,而打捞残石使之尽可能的完整,也成为千百年来一直萦绕在中国学者和书法家心中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愿望。
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块瘗鹤铭残石仍然静静地躺在水底,等待着重见天日,也等待着后来的人们对这个传奇故事的再次勾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