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记忆游古城(续)
芜湖古城,旧地新颜。步入其间,我自岁月的气息浓郁,犹如过往不远。可谓有情而游,且记且忆,想文字有些时光的温度。。
由衙署前门继续南行便是花街。站在街口看过去,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上,“花街”二字显眼。与记忆中多为江南民居的花街相距很远,很生疏;右下的店铺门楣上竟然是“耿福兴”。当年的花街都是小店小铺,居住的也多是底层人士,有点名气的店铺开不到这个地方。当然,新建花街不是复制,而是携带旧有痕迹的重生。
(进入花街)
步入花街,还是那个朝向,还是那个条石路面,只是整洁宽了些。街二旁多是新建筑,少有那些陈旧气息的店铺了。那种起煤炉的烟雾、路中间的中药渣、有人端碗从街头串到街尾、妇人当街手舞足蹈地叫骂等场景不会再有。当年的花街是竹篾器一条街,沿街大半都是做竹篾器生意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下放农村时,我还在这里购置过扁担、簸箕等农具。屈指四十五年过去,岁月如梭啊!还真有一家竹篾店铺,里外摆满了竹篾器,观者如云购者稀。对面的白墙上,有首很醒目的民谣:“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夜晚点亮灯,疑是天仙处”。不曾听过这首芜湖民谣,但其道出了花街的前世。这家竹篾店铺算是应花街今生的景了。好得很!
前后张望,街上熙熙攘攘,比肩接踵,多是和我们一样在找寻过往岁月印记的人。几处老建筑跃入眼帘,很熟悉,顿感记忆喷涌,无法自己。
其一是“正大旅社”。这栋长不过7、80米,宽不过20余米的二层小楼,上世纪5、60年代,在这一带挺有名气,专供外地来此购货者过夜的。现外观仍是原状,墙上还隐约有WG的标语。里面构造是四周客房,中间便形成类似天井的空间,站在那便可看到所有房间的动态。从大门缝里看,零落一片。不知做何用?还未开始修建。我的记忆是1967年。那时,旅社停业、学校停课闹革命。兄长所在中学的造反团看中了这里便于住宿的条件,进驻了这里。我常到此玩耍,各房间无人管理的散乱,下棋的、聊天的、睡觉的,无所不有。个个正当读书时,却在无谓消耗着时光。那时“文攻武卫”的器械让年少的我看得也是过瘾。1968年底,老三届学生都上了山,下了乡。这是一个时代。也是我对“正大旅社”相关的深刻记忆。
“正大旅社”对面也是保存的老建筑,现门楣上是“老浮桥茶馆”。老屋新用了。“老浮桥”其名来历:青弋江上一直没有桥梁,历史上都是在几十艘木船上,用跳板相连做成桥以供二岸南来北往。位置就在现长虹门下。解放后才做了钢筋水泥的弋江桥。“老浮桥”也就成了芜湖人的久远记忆。
这处老建筑高大进深,是座大宅院。当年可从花街进,薪市街出。里面高高低低、平房楼房、砖房木屋数不尽数,被分隔成几百家房客。我有几位要好的中学同学都住在院内,因此常进出这里,有趣的事挺多。印象最深的一件事:1977年7月的一天傍晚,一同学的父亲晚饭后打开收音机,说是晚上有重要新闻。当时大院内许多人或是坐着、或是躺着在纳凉。那晚播出的是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当播到恢复DXP职务时,大院内突然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由感叹这真是最底层百姓的心声,以及人们对未来殷切的期望。这场景留在了深心处。老宅子只留了临近花街的这所大屋,靠墙一边的烧水炉子很引人。后面的花街居委会还保留着。
花街中段曾有所花街小学,我四姐曾在此工作并住这里数年。难忘的是WG后恢复高考,我和同学毛业英曾在这里复习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功课。花街学校旧址,保留了一座呈L型的二层教学楼,现已被铁皮墙围实。绕路钻进墙内拍下发给四姐看。四姐回我说,这还是当年师范附小时期的建筑。花街小学的前身是师范附小,上世纪70年代前是芜湖师范学校(后来的12中)的附属小学,教学水平在芜是翘楚。1971年师范附小改名为花街小学。这座小楼便是师范附小辉煌历史的见证了。当年我四姐家在这栋小楼房后,去她家必经过这栋楼。楼前的几棵树还在且长势良好。
与花街接壤呈直角的街是薪市街,顾名思义就是当年卖柴草的地方。看过去,几百米长的街仅在街头右侧保留了二栋老房子,再无街面的模样。曾经这条街中段有一块较大的空地,附近住户多有习武之人。WG期间,每到傍晚总会有一帮人在那里穿着摔跤衣,习练着技巧。半大的男孩总会将其围成一圈,好奇、称羡、贪婪地观看。这画面留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待续)
作于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