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除了“拜师”还有几种方式,知道吗?

正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上至经邦济世的大学问,下至安身立命的手艺技术,三百六十行皆有学问。千百年来,它的传承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种途径:拜师和自学。在书法界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承也基本上是“拜师”和“自学”两种形式。但是还有两种学习形式大家都在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以学术或概念方式加以诠释──“舀学”和“參师”。

一,传统中学习书法的“拜师”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有学问的、书法造诣高深的人,他们有的甚至还有秘而不传的绝技。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学识并不轻易示人。一方面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艺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是收徒非常慎重,人品不佳的很难入师门。所以,学习书法绝大多数只有通过正常的拜师渠道,才会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薪火传承,成为“入室弟子”,而没有拜师的弟子则称为“记名弟子”。

著名的“书圣”王羲之当年也有拜师的美谈,他七岁那年就拜当世名家卫烁为师学习书法,卫夫人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钟繇的传人,所以,他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五年时间,深得钟繇书法一脉之正传,为他今后能够成为“书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因此,传统的拜师都是庄重圣神的,自古以来素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说法,严格地说没有师承、没有师父就不算入门。直至今日,行里人都认为“未进师门”,通俗地讲属于“不正规的杂牌军”。当今还有著名书画家的后代还在作品落款处题上“某某某大师之孙女”、“某某某大师之嫡孙”“某某某大师之多少代传人”……有的虽然成了一时之笑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师承的重要性。要不有不少人尽管拐了十八道弯也要傍上一个名家以壮声威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庄严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是开启师徒关系的重要见证。不知道的人以为拜师只是一种形式,都不了解一种文化技艺的延续的重要性。一入师门,很多事情都由师父做主,一直到出师为止。

现代社会已经不拘泥于那些传统的旧制俗礼,但从传统的拜师中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前人对于传统的敬畏和虔诚。

二,自学书法

书法的另一种学习方法就是我们熟知的自学,有的人在媒体上大呼特呼书法不能自学,更有甚者还说自学书法等于自杀。其实这些都是谬论,有不少人只不过是在“吃啥忽悠啥”。殊不知几乎所有的大书家写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作品,都是“拜师”有基础了后来自学悟道的结果。

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前的书家在入门前都基本上是通过“拜师”获得书法的基本知识,把基础打牢后,把师父的水平学的差不多了就出师。

其实,几乎所有书法名家都是在出师后,经过自己对传统的名家名帖的了解评判后,再加入个人因素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清代以降的碑学大师辈出,他们的学书历程起初都是在传统中寻求出路,由于明清时代馆阁体的肆虐,那种毫无意义的描摹雕镂去个性化机械重复,使他们被迫转向对北碑的研究,终于走出了一条个性独立的书法艺术路子,塑造了自己独具风神意趣的格调。

赵之谦,是清代书法篆刻的代表之一,他一改过去的明清馆阁体带来的萎靡气象,大胆将篆隶的笔法融入各种书体之中,借助他研究金石学的底蕴,把作品表现得凝重洒脱,一扫当下之书坛萎靡阴气。

何绍基,被誉为“清朝第一书法家”,他先学雄强的颜公体,有很强的篆隶功夫,把颜体和北碑的奥秘熔于一炉,把书法艺术的味道发挥到了欲说而不能言的地步。

三,何为“舀学”?

“舀学”一词可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不到这个词,但是“舀学”在云、贵、川以及湘鄂西部民间比较流行。意思是没有经过正规拜师仪式而靠个人眼尖、心灵手巧学到的技艺。就好比舀水一样舀过来就成了自己的了,“偷学”、“瞟学”“骗学”诸如此类的学习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舀学”的说法相对比较形象且文雅而已。

这种现象在以前还真不少见,特别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此,有些家境不好的人由于无钱上私塾或官办学府,学几个字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在教室外偷学的好学之士哪里都有。以前的红白事都有写对联和随礼簿子的,这是最佳的“舀学”机会,一边夸先生的书法高妙,自己一边琢磨怎么运笔怎么写字。有一奇特现象,以前有人不识字、没有多少文化,却把书法界的轶事讲的头头是道,所以,“舀学”在早些时候比较普遍,基本上是穷人家的孩子。

在以前也没有“知识产权”一说,书法跟其它技艺不一样,如果只是立足于把字写好看一点,没有安身立命的企图,不拜师而“舀学”,基本上也没人说闲话,也不会背上伦理道德的包袱。倒是其它技艺要是“舀学”而安身立命就会有人闲话的,“瞟学的”、“舀舀技艺”之类的话就会言其学艺非出自“正门”,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四,现实社会的參师

“參师”在书法艺术活动中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拜师形式,一般是初学书者学到一定程度后觉得某些方面尚有不足,而需要弥补原来老师的不足之处,再进入一个更高层面,以获得更好的知识储备,最终达到最佳的人生期望值。

也就是说,在学习书法的经历中至少有两位书法老师才叫“參师”,第一个是启蒙老师。第二个老师一般都是“參师”。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比如,第一个老师一般是精于楷书,待学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学习行书,而启蒙老师在行书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时候就得改换门庭了,再拜一个长于行书的先生为师。

现实社会的“拜师”有的是比较明显的“參师”,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技艺上的不足而要拜一个高人为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而拜名人大腕为师,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著名的“某门七子”便是例子,他们既不跟沈某学什么笔法墨法之类的技艺,也不跟沈某学什么诗词歌赋之类的文化,要的是沈某的“中国某某某协会主席”这块金字招牌,巨人肩上的侏儒也能成为巨人,现实利益高于一切。无独有偶,四川书协的洪某某当初也是张某在任上时拜张为师的。他们“參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没有学老师的技艺,都是靠书法界的舵把子荫庇才爆得大名。因此,这种实为“參师”的“拜师”,实质就是“拜干爹”拜“中国书某某协会主席”这块幌子。

信息社会的到来,也给我们带来了学习书法艺术的诸多方便,书法工具书的普及以及大量的影像视频让人目不暇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爱好的碑帖、尺牍等等作为书法方向的 楷模。

至于是否“參师”,參什么样的师,都得靠多方面的考虑权衡。笔者觉得只要书法入门后,如果没有什么企图的话,參不參老师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有的工具性的书籍和影像视频已经够用了。只需要多多参考传统的大家的法帖,遍临诸家,窥其堂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罗子史,眼寓山川。”这样一定会书写出能表达自己个性人格的超逸豪迈的书法。

(0)

相关推荐

  • 沈尹默书法欣赏

    沈尹默(1883--1971),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沈尹默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 ...

  • 拜师词

    拜师词 在本人的学习工作生涯中,曾遇到过艰难险阻,我也纠结过.放弃过,但我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爱.久闻**老师大名,通过对**老师的了解,我认为她是一位素养极高.生活态度乐观.德才兼备的老师.**老 ...

  • 学习书法要先继承古人,到底继承些什么?又通过哪种方式?

    书法的学习,我们一般推崇先继承古人,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审美和时代的风尚迈向创新的道路.虽然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事情往往是分为两个方面来说的,对于学院派来说,因为有了专业书法老师的指导,在继承古人方面是 ...

  • 听课学习的两种方式,你get到了吗?

    无论你是看书.学习还是听课,都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听了所有课,但未消化吸收: 一种是听完一节后都要总结记背课上讲到的要点,不断复习,甚至再把课上老师讲到的方法和知识再给自己或给别人讲一遍撸清楚. 第1 ...

  • 手帐变现的几种方式,把爱好变成职业,附手账素材500例临摹学习【164期】

    今天给大家讲插画变现的内容之一.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知道简笔画,手账这些东西.以前在展览摊上就看到有些插画师也是因为手账做得好出了名,也很多人找做纸胶带什么的,而且简笔画或者手账的插画,相对比较可爱,简 ...

  • 杨晓哲:在线学习的9种方式

    面对信息大爆炸,知识的激增,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尝试并拥有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思维是面向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的关键. 技术到底对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是要回归学习本身:学习发生了变化了 ...

  • 关于职场学习的三种方式,你可能一直有所误解

    职场竞争激烈,要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担当更大的职责,产生更大的价值. 学校教育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授获 ...

  • 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打开方式!千万别跑偏了哟

    我是晓舟书法-黄老师 您好!还在忙吗? 关注后也没见你加我微信!如果你也喜欢书法和毛笔. 不妨加我微信来我朋友圈!一起练毛笔字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 我们在书法大家园等你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 ...

  • 预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3种正确预习的方式,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父母们作为过来人,对"预习"这个词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预习都是老师每天会给我们布置的必备任务. 所谓"预习"就是将老师还没讲到的学习内容 ...

  • 【学习书法】9种书法用笔,让你的书法犹如新生!

    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即前人所说:"密处险处用提" ...

  • 红楼梦:林黛玉化妆的三种方式,每一种都值得女孩学习效仿

    红楼梦里最漂亮的女人,非林黛玉莫属. 她是西方灵河边的上绛珠仙草下凡,长得自然美若天仙. 贾宝玉与她初见,见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