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素有佳名,久后必将繁荣
//
旧
貌
//
//
新
颜
//
2018年国庆节,我曾前往来凤县石梁子村做社会调查。
时隔一年多,2020年“停课不停学”期间,我再次来到这里,从当地村委会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到了一年来的很多变化。为此,本人运用实地探访、比较研究、定量分析等方法,对该村精准扶贫措施与成效展开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梁子村,地处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西北方两公里处,平均海拔约350米,国土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5亩。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和3个集中安置点,现有人口293户,1090人。2019年初有贫困人口118户427人,另有空挂户25户106人。
村支两委班子成员4名,村支部正式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8名,流动党员10名。
二、致贫原因分析
2018年,全村有贫困户118户431人。总体看来,2018年多数贫困户均因重大疾病致贫,因此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该村落实了大病保险,降低了报销起点。但同时,一些患者不知道如何报销的现象仍然存在。
截至2019年末,虽然致贫原因还是以“因病致贫”为主,但是对比两年的情况,诸如灾害,学费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调查发现,2019年,该村落实各项教育补贴150余人次,村内无失辍学现象发生。对于因病致贫人口,该村落实了低保政策,由国家兜底,并努力为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
具体情况,图示如下:
致贫原因
三、 扶贫措施与成效
(一)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等方式,实施精准扶贫。
将贫困户集中安置,将有利于其就业,同时将为其提供方便的交通和发展的机会。对危房进行改造、修筑新居等措施不仅保障了贫困户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是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体现。
在石梁子村,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该村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三期26户,分散安置17户,实施危房改造63户,利用补短板资金实施危房改造4户。如今,该村已无人居住在危房之中。
近年易地搬迁情况图示如下:
(二)产业扶贫
“七山,一水,二分田”,这是来凤县百福司镇石梁子村的真实写照。
2018年2月5日,原来凤县质监局、百福司镇国土所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石梁子村,与村“两委”组成精准扶贫“尖刀班”开展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是关键。如何解决全村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乏力问题?石梁子村引进大户到村发展藤茶、招来大户承租蔬菜大棚、请回在外能人回村建微工厂,走出一条产业兴村之路。
“尖刀班”通过问计在家党员与村民代表后,决定把藤茶作为石梁子村支柱产业来发展。一开始,村民没人愿意种植藤茶,也没有大户愿意带大家种植藤茶,“尖刀班”决定引进绿水藤茶种植大户向泽波到村发展藤茶。
调查发现,该村党员带头流转土地600余亩,因地制宜建成了531亩藤茶基地、181亩白皮柚基地、200余亩油茶基地,带动贫困户89户。
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林礼友为例,他有18亩土地,除了每年收入4686元土地流转费之外,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我老婆在基地给藤茶扯草、上肥 ,一天有80块钱,我管藤茶基地一个月3750块钱,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林礼友接受《恩施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8年,林礼友等47户贫困户吃上藤茶产业饭,顺利摆脱贫困。
此外,该村通过党员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拉动市场主体及村集体共同投资150万元新建棉鞋加工厂一座,落实了易迁后续扶持产业政策;完成了东西部协助扶贫项目建设工程,并实现了分红1.8万元。村里利用杭州市对口帮扶的30万元资金建起了大棚基地,种植来凤特产——凤头姜。
(三)灵活对待人才
1.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党员的身影处处可见。例如,在该村村集体决定土地承包之初,村民大都持观望态度,不愿意率先流转土地。后来,当地党员带头流转土地600余亩,村里顺利建起了藤茶、白皮柚和油茶基地。可见,做好扶贫工作,除了需要村干部进行宣讲之外,更加需要有人带头响应。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贫困地区缺乏专业人才,具体扶贫方式需要党员干部团结群众进行探索。而其中的风险不能由贫困户承担,必须要党员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村民才能信任,心甘情愿地跟着干部干。基层党员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必须成为基层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扶贫攻坚战的“胜负手”。
2.激发基层人才活力。
调查发现,该村现有本地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村后备干部3人,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及乡贤能人7人。除了尖刀班成员外,当地普遍存在支部老年党员占比大、流动党员较多等问题。这样一来,基层的活力就有所欠缺。
扶贫攻坚绝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事,它更是全体村民的事。同样,基层的活力不仅仅体现在村委会,党支部上,更要体现在全体村民身上。群众必须有脱贫愿望和参与热情,扶贫效果才能真正长远。
怎样才能激发活力?除了尖刀班和驻村工作队成员所带去的新力量之外,还需要注意:一是扩大群众声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声渠道,引导他们参与村务;二是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涵养,石梁子村正在兴建的文化广场,就能在村民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加强思想建设,同时增进群众团结;三是积极争取向村两委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这就涉及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流动党员的回流(石梁子村目前有8名流动党员)。
对于人才问题,乡村人才,主要是乡贤能人和输入的专业人士。石梁子村这样的西部农村,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不少,但当地的高学历人才却几乎没有。
在人才引进方面,我认为当年正定县的工作经验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乡贤能人。在正定县,“种棉能手”的经验曾在全县推广。村干部对待这样的能人,应该本着珍惜人才的态度,多做工作消除他们对“可能损失自己利益”的顾虑,引导他们与村民分享经验。
二是引进外来人才。这在西部农村实施起来难度会比较大,但是也应该去努力。正定县当年推出“人才九条”吸纳大量人才。扶贫的干部也应该灵活对待人才,不要怕“外来和尚念不了经”。
(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保障
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保障方面,石梁子村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出了的努力。
一是垃圾处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尤其以三个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及公路沿线垃圾清理为重点,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及临时用工等方式落实垃圾分类处理。
二是饮水保障。安全饮水大管网建设主管网基本铺设完工,全村安全饮水比例达到100%。
三是信息保障。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光纤及无线通讯信号已覆盖全村。
四是厕所革命以及文化设施建设。“厕所革命”推进力度加大,由村支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实施,力争完成年度118户厕所改造任务;该村落实阵地改造及文化广场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多文化空间。
(五)贫困人口进退情况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会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硬骨头”,脱贫人口的增速也将放缓,能否啃下这些“硬骨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
截至2019年扶贫验收时,石梁子村留存贫困户2户,共计7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64%,低于国家贫困标准,已于2019年成功脱贫验收,此7人已于2020年3月脱贫,全村脱贫率达到100%。该村至今没有出现复贫现象。
然而,返贫压力仍然存在,且有部分已脱贫人口全靠低保兜底。因此,只有不断发展产业、促进增收,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和共同富裕。
春风熏得游人醉,阡陌之间农作忙。如今,石梁子村正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保生产,促发展,以辛勤劳动保障疫情期间农产品供给,以务实作风奔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向相辉,田华.兴村之路——来凤县百福司镇石梁子村发展扶贫产业纪实[N].恩施日报,2019-05-16(07).[文中“恩施日报采访处”]
古人石达开曾有“来凤素有佳名,久后必将繁荣”的预言,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也曾抱有“乘时一跃而登中国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的志愿。
新时代,“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则是当今领导人对中国扶贫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卓越贡献。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年底,我们将消灭贫困。全面脱贫,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吾国吾民,吾一生所忠也。未来的报国路上,纵身死,亦不辞。
最后,感谢石梁子村民委员会,中共石梁子村支部委员会,石梁子村扶贫尖刀班对调查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恩施高中彭志友、段万明、黄卫等老师对调查报告的细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