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水淹七军后,真的是孙刘联盟打败曹魏的最好时机?绝无可能!

建安二十四年,当关羽北伐,歼灭曹魏于禁军团,曹操将各军主力,陆续调往襄樊。孙权派遣吕蒙挥军西进,白衣渡江夺占江陵,斩杀关羽。

孙权此举是否“短视”?是否应该趁东晋曹军主力调走,夺取此前久攻不下的合淝要塞,乃至于整个淮南地区,进而进取青徐,与蜀汉三路北伐,会猎中原。

然而,从孙权利益角度,这是极荒唐的。

首先,湘水之盟的前因后果,已经让孙刘两家完全无法存在互信。

刘备对赠送兵马钱粮的同宗刘璋翻脸,历时三年苦战,夺其益州后,却不肯归还此前孙权让出的南郡,当孙权鲁肃出兵,连取荆南三郡(零陵、桂阳、长沙)后。

刘备立刻5万大军东出,和孙权争荆南,北方的曹操立马动员大军,压境汉中,威胁巴蜀,逼得刘备只能与孙权约和,承认割让桂阳、长沙两郡,仓促回防。

结果是什么?刘备虽然竭巴蜀之力,“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苦战经年夺下汉中,却得其地不得其人,被曹操将几万户百姓尽数迁移,蜀地更因此精疲力竭数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关羽孤军败毁、荆州丢失,而难以尽快发出援军。

想想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当年和项羽争江山时,可以把半个天下的地盘,都直接慷慨地许出去,楚汉战争四年,先后收降与分封的异姓诸侯王无数。其部将韩信自请封王,齐地七十余城这个天下第一大邦国,也能说扔就扔。

刘邦就是这种气魄,才有了天下诸侯合攻项羽的战略优势。所以,像刘备这么愚蠢的战略失策,刘邦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

说到底,刘备就是早年失败太多,丢失地盘太多,【穷怕了】,所以穷人乍富的心态,怕是治下任何一座城池都舍不得割舍,论魄力与气概就和老祖宗刘邦,完全没得比,

要换了是他和项羽争天下,可能都不用项羽本部出兵,其他诸侯王就先把他围殴了……

反之,孙权在湘水之盟时,已经够有“大局观”了,已经占下的荆南三郡,居然还让出了一个零陵郡,就同意达成妥协,放刘备回去和曹操争汉中,

如果孙权也和刘备这样的心态,稍微一点亏都不肯吃,就把刘备主力缠在荆南,那曹操真的可以轻易进占巴蜀了。三国时代也极可能就这么“胎死腹中”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汉中之战斩杀夏侯渊,襄樊之战围歼于禁,自封汉中王,看似达到了势力的最巅峰。

然而,汉中之战,首先是夏侯渊自己犯错,大军将帅跑去阵前修鹿角。但主将被杀的夏侯渊军团,依旧在张郃指挥下,没有被彻底打垮。等曹操军主力来救援,刘备靠龟缩战术坚壁不战,借着对北方政权而言,如天狱般的汉中地势,两军小规模战斗互有胜负下,把曹操耗走,最后被曹操将当地百姓尽数迁走。

刘备得了汉中空地,然而谁来种地,何来秋粮?无民无粮,如要继续北伐,得从巴蜀翻越大巴山再翻越秦岭送军粮,实属天方夜谭。

在中路战线,于禁军是因天灾与水军劣势而败,丝毫无法改变此时的刘备军,根本无力在野战主力会战中,正面打垮魏军主力的事实。

古代军事史上常说:铁打的襄阳,泥塑的樊城。樊城漏水,孤军死守,关羽都拿不下来,徐晃已经成功给樊城解围,就算孙权不偷袭江陵,襄樊魏军也会士气百倍,汉水入冬枯水季到了。

历史上,曹操5月从汉中退回长安,于禁出兵是7月,水淹七军是8月,10月孙权上书曹操,要讨伐关羽,同月张辽等东线军队回援襄樊。于是,在长安悠哉游哉到10月的曹操,这才返回洛阳,然后立刻要汇合诸军,南下讨伐关羽,结果还没等他到战场,关羽已经被徐晃打跑了,曹仁被解围了。

这时的刘备,还呆在成都等消息呢,难道他能越过一片白地的汉中,去北伐关中么?怎么可能!

曹操在灭了袁氏之后,就把曹魏霸府(中央政府、军队、军队家属、百工,屯田户口,各地土豪归顺的户口)转移到邺城了。

曹操不断征辟充实丞相府,中央缺员不补,建魏国,称魏王,用天子仪仗,再把一大批汉臣转为魏臣,王必之乱再最后大清洗一波。北方政治中心早就是魏都邺城了, 汉献帝所在的许昌,早就是空架子了。

关羽水淹七军后, 曹操担心万一襄樊战局崩盘,关羽奇兵突袭许昌,把汉献帝抢走, 一度打算把汉献帝移到邺城自己身边,可不是当真被区区关羽孤军竟吓得“迁都”,而且很快打消念头,等来徐晃的大胜。

如果孙权不打江陵,全师北伐, 拿下合淝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毫无意义,因为要实现“守江必守淮”,孙权至少还得从寿春顺淮河而下,逆流而上,夺取各个要地义阳、盱眙、钟离、淮阴。

然而,魏军听到寿春告急,原定去和曹操会合的张辽大军,不会返身救援?顿兵坚城之下,遭到敌人援军内外夹击,这是什么态势?——后世诸葛恪的新城之败已经明示了。

如果孙权能让水军如后世南朝那样,随意开进淮河走中渎水(古邗沟)入淮阴,然后逆流而上隔断南北,也许还有点可能取胜,一如后来“淮南三叛"那会,如果东吴水军能开进淮河截断南北,司马氏必败无疑,渡淮大军都得完蛋。

问题就是:做不到!中渎水当时早淤塞不畅,这条路在三国时代根本走不通,所以曹丕南下吃瘪,孙权北上一样别想讨好。淝水-巢湖-濡须水-长江这条路,就是历史上孙权历次北上的主攻方向,但是根本打不通。

所以, 如果孙权真的不打江陵,去打淮南,最好结局:是全身而退, 再一次无功而返,弄不好也会和南陈吴明彻一个下场,先胜后败,把多年积蓄的精兵强将、陆战主力全赔进去。

如果孙权真的背靠几百里无人区运输线,在淮河一线独立对抗魏军东线主力,关羽从襄樊回师,消化了于禁部3万降卒后,从江陵顺流而下,东袭取建业,那是交通便利,轻松愉快,经历了刘备翻脸灭刘璋,占着南郡不肯还,孙权难道竟还会相信刘备与关羽么?

终究,谁不知道“白马之盟,非刘不王”?汉朝的异姓王是什么下场?两汉四百年的各位外戚大将军又是什么下场?

就算孙权是阿斗的亲舅舅,他都不可能信得过刘备父子,何况还不是亲的。

东吴皇帝固然好,大魏吴王也完全可以接受,但“大汉吴王”……是个人都敬谢不敏了。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

大汉楚王韩信、大汉梁王彭越,与其妻、子女、兄弟姊妹三族,每个人皆是被“具五刑”杀害。就是刺面、割鼻、断舌、斩去双足脚趾、活活打死、于闹市中斩首、尸骨剁为肉酱。

反之,对孙权来说,夺占荆州,解除了长江上游的威胁,最大收获就是持续整整40年的蜀吴同盟,关系密切和巩固程度,远胜此前冲突不断、兵戎相见的孙刘同盟。

——刘备打着兴复汉室大旗,注定和曹操不死不休,绝无妥协可能。孙权却是随时可以卖了蜀汉这个“盟友”,和曹魏做各种妥协。孙权可以当大魏吴王,刘备难道能当大魏蜀王、大魏汉中王么?

所以,要拉拢孙权,不为敌而为盟友,蜀汉如果不割舍一时之利,怎么可能实现?这也是诸葛丞相作为大战略家的极大睿智,论格局眼光,远在汲汲于荆州三郡之利的某些人之上了。

多年之后,曹魏把主力全放在东线,然后诸葛亮挥军北伐,趁关中多年无事,接着就是街亭惨败。诸葛丞相有令:「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这就是一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汉军与曹魏军的战力差距。

从夷陵之战的长期对峙,能看到当时孙权和刘备的精锐部队,各有所长,战力相当,所以在平原野战,不论蜀汉军还是东吴军,正面对上魏军精锐突骑,结果都是一样的:被势如破竹,被长驱直入。

直到诸葛亮这个中国军事史上练兵能力max的奇才,痛定思痛,整军讲武,改进阵法和器械,练成一支冠绝时代的精兵,才能用数万兵马,来去自如,打得司马懿率领的魏军主力固守不出。——但十年前的刘备也好,关羽也罢,都没这个能力。

(本文大部分内容,为【长乐夜未央】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