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 | 李平:教无至境,学无止境

小编的话

青年教师初登讲台,常常面临着岗位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双重困惑;从教若干年的教师,也可能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迷失方向。这些时候,读一读过来人写下的文字,听一听他们的成长故事,可能会使我们获得些有益的启迪。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2021年宝安区教育系统“年度教师”李平,她借此向青年教师分享两点体会:一是有些苦痛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风雨过后方有彩虹漫天;二是要坚定初心,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便成就了自己。

教无至境,学无止境

李平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21.9)

许多年以后,我还会想起,坐在角落里旁听学术会议的那个春日下午。浙江大学徐岱教授谈到美学领域的差异性时,忽然宕开一笔,用很轻松又很郑重的语气对我们几个研究生说,“同在银行数钱,学过美学的,和没学过美学的,应该有所不同。”

这句教诲通俗易懂,却给当时的我带来精神上的震撼。朴素的表达中,裹挟着理想与现实、无用与实用、专业与职业等概念的冲突、融合或超越。总结自己在初中语文从教的十一年经历,竟似对这句话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做了个人化的阐释。

理想与现实的二元论:

在迷雾中寻找答案

岗前培训时,一位资深的前辈告诉我们,要还语文课堂以美丽,做解除学生学习苦难的老师。我虔诚地记下这句话,心里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期待。

踏上讲台的第一节课,我便向眼前这群刚进人初中的小同学宣告:“我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在语文田野里自由奔跑的你们。听到这句话,学生有一刹那的静默,看向我的眼睛亮亮的。

后来我曾无数次反思过,这句宣言无疑是漂亮的,因为它既提出了教师应有的姿态“守望”,也击中了学生内心的渴求——“自由”;但这句表述也藏着许多我没想明白的漏洞,比如“田野”的“作物”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守田人”除守望外有何作为,“奔跑者”除自由外有何收获……

事实上,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当时的我心里压根儿没谱。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一次公开课,出于个人喜好,我选择了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作为课题,心想中国戏曲文化这么好,要让学生了解并喜欢。只可惜事与愿违,那节课几乎成了我的“一言堂”;学生的收获,大抵就是听了些碎片化知识,看了场别人的热闹。从教头几年,我便如这般在虛无的想象与琐碎的现实碰撞中不停追问:规范和模式、快乐和自由,要给学生怎样的语文世界?

真正的转折点是第一次参加区里的赛课,那是我从教的第六年。比赛篇目《济南的冬天》,恰好是备赛时琢磨过的课文。课上,讲到文中比喻句的赏析,我不由得提高了音量:“手法、内容、情感赏析句子三步走。”当时的我,眉眼一定透着一股子得意。

赛后便接到区教研员倪岗老师的电话。第一句是祝贺我进入市赛,但随后的语气就带了些恨铁不成钢的凌厉:“比喻怎么能那么教?!”在倪老师的详细例解中,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文本解读能力的缺失,一句“心中有知识,眼中才有知识”如当头棒喝。是啊,一个读不出作品精妙处的老师,怎么可能教会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耻而后勇,我一头扎进了专业理论的学习里。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王荣生、陈日亮……一本本关于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名家大作读过后,我开始学着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教材,也似乎明白了一直以来“问而不得”的症结:没有对语文“是什么”“有什么”的清晰认知,光想着“为什么”“教什么”,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禁不住时间与风雨的考验。

想通这些道理,我从一味“仰望星空”到学着“脚踏实地”,用了将近六年时间。按老教师的说法,早已过了站稳讲台、出成绩的黄金时间。看着身边同事初登杏坛便一赛成名,我内心艳羡,却不懊丧,亦不觉虚度。于我而言,没有经历过曲折中追问的迷惘,未必有拨开迷雾后的喜悦。甚至,恰恰因为有了这段反复自我怀疑的低谷,此后的我才能不被一时起落或旁人意见轻易动摇,只坚定做该做的事,走应走的路;即便慢一点儿,难一些,也在前行。

无用与实用的辩证法:

过程里享受成长

那次市赛,虽然应急看了许多书,不过与优秀选手相比还有不小距离,只拿到二等奖。大赛落幕后,区教研员把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召集起来,拿出六本新加坡华文教材,嘱咐我们好好琢磨,写写论文。我被书中每一课都附着的自我评价量表吸引住了——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和过程进行反思,这是我一直以来苦苦追求却不得法的教学目标。

于是那年寒假,当家家户户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时,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与书和电脑做伴。动笔前的研读过程颇像往水中投石的游戏,读完一个关键词下辖的所有论文,又会有新的关键词从字里行间冒出头来,阅读的领域便如涟漪般一圈圈荡开。我着迷于学习的纯粹与快乐,在读了三百篇论文和若干论著后,怀着对语文教育评价的热切关注,一气呵成写就了论文。数月后,我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次人大复印资料的全文转载。读书时奉为权威的“人大复印资料”竟与我有了联结,这带给了我深刻而持久的喜悦,甚至产生了拿下中语名刊“大满贯”的狂想。

一个人只要想进步,总会有很多机会。虽然我写论文的时间总比寻常人漫长,但投入越多,过程中的收获也越多一如是这般有了几次成功的创作体验后,我对“无用之用”和“慢工出细活”这两个信念有了更为笃定的信心。

2017年底,宝安区教育局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薪火计划”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项目中我负责研究的篇目是《周亚夫军细柳》。在和文本、作者及教材编写者的深入对话中,我触摸到了司马迁用生命著书的伟大情怀,也领会了教材编写者引导初中学子走进司马迁文学和精神世界的良苦用心,并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中国的语言文字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做那传递火种的使者

凭着《周亚夫军细柳》,我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第七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而与《周亚夫军细柳》缠斗的历程使我认识到,教师的备课存在“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文本研读——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的三重转化。对语文学科科学性及艺术性的认识,对教与学的理解,便在这些反复推倒重来的过程中逐渐丰富。

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不过,令我终日跋涉仍乐此不疲的不是“成功”二字。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备战赛课,阅读,思考,重构,刷新——在一次次迎击挑战中,我欢喜于视界的接连拓宽,着迷于思维的滚动延展,享受着专业成长的无尽乐趣。在看重过程、不懈求索的行动中,我渐渐拥有了以专业创造价值的深刻自觉。

职业与专业的方法论:

课程观引领前行

2018年底,由倪岗老师带领的团队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广东省在这一教育领域获国家最高奖一等奖的“零”的突破。身在其中,我深知这项荣誉得来不易:宝安区初中语文同仁在整本书阅读领域执着耕耘八年!

作为成果凝练主要负责人,我那时对课程理论一窍不通,但是为了能够更富逻辑、更完整地整合及表征宝安成果,便开始一本接一本地啃起了课程开发、阅读教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书籍。其中还有一些让自己日后仍感获益无穷的插曲。比如为破译成果奖的密码,我认真学习了首届特等奖获得者李吉林老师、李希贵校长的系列成果,对小学和高中、教育和课程多了些了解和领会。当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厘清概念、明确问题、搭建框架、绘制模型、锤炼字句等阶段,最终拿出一份逻辑缜密、亮点突显、语言凝练的成果报告时,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完成了一次质变。

自那以后,似乎再没有什么任务能将我真正难倒:因为我已经磨砺出足够多的耐心和自信——不会的,学就好;成果凝练的过程则促使我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特点,比如以终为始,全局审视,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理论,追求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警惕模糊或赘余表述,等等。这段难得的经历带给我最宝贵的收获,还在于让我开始从课程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表现。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我所主持的写作课题的迭代。2017年,我以“交际语境视域下的写作前构思研究”为题申报区级课题;三年后,又以“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为题申报省级课题。前者是基于专家理论研究写作教学局部,论文发表以课例反思为主;后者则尝试从原理出发探索写作教学模式,在大量课例基础上琢磨出课例开发路径。从课例开发到理论建构,体现的是研究者从“关注教学”到“关注课程”的行动转向,从聚焦局部到观照整体的思维跃迁。

随着阅读和实践的累积,我对理论研究的兴趣愈加浓厚,内心那种“知不足而自反,知困而后自强”的意识也愈加强烈。在课程领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种子在我心中不断生根,终于在学校和家人支持下,于今年勇敢地破土发芽。

当我向硕导刘慧姝教授汇报自己考上教育博士的喜讯时,老师迅疾给我回了消息:“祝贺你!多年来对理想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给你点赞!”看到这段话的瞬间,我有些恍惚,仿佛回到十几年前那个春日的下午。一直以来,我坚持的是什么?学过美学的,面对实践取向的教师职业,会有何不同?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大抵有以下三点值得分享:

在懵懂的新手期,坚持葆有对学科目标的超越追求,持续不断地反思;

面对机会和挑战,始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过程中的成长,享受学习的快乐;

渐渐有些成绩后,不忘以更专业的素养为学生创造价值,对学术怀着热望。

概言之,教无至境,学无止境。

于是,我得以感受身为语文老师的尊严和幸福

宝安初语

编辑|余萌萌  海乐实验学校

终审|李   平  宝安中学(集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