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童年的小虾米/张付伦
东方鱼肚白的时候,姐姐已收拾好捉虾的工具。所以,早饭也没有吃好,急不可耐地嚷嚷着快点出发。
冬日的清晨显得静谧而安详。鸟儿早已上了枝头,上下翻飞;沾满寒霜的松针晶莹剔透,闪烁着耀眼的光;休息了一个晚上的太阳刚刚醒,脸庞饱满而红润。姐姐背着长长的虾网走在前面,阳光投射在她的身上,影子显得秀美而修长,我提着用来盛虾的大竹筐,蹦蹦跳跳地跟在姐姐身后。
那个年代的农村水草丰美,池塘、沟渠里老有捉不完的鱼虾。至于渔具,多数都是农人自己发明创造的,朴拙里凝结着灵巧的智慧。捉虾的工具很简单:用弹性较好的木条做一个外形酷似用来清理垃圾的铁簸箕,然后用纱网把三方围住,再在它的脊背上绑缚一根长长的竹竿即可,俗称“扒网”。
我们很快便到了捕虾的目的地。远山近水显得清新而亲近,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温馨而舒适。一切准备就绪,姐姐轻轻地将虾网投向池塘里,然后迅速拽上岸。我迫不及待地围上去,十几只鲜活的小虾已在网中翩翩起舞,勺子轻轻一兜,小虾已进了竹筐。姐姐熟练的动作让我羡慕不已,我跃跃欲试地上前抢夺她手中的虾网,想一试身手,但每次都让姐姐打发开:“去,你还小,赶明儿长大了一定让你来投!”那一刻,我是如此企盼自己快快长大,能像姐姐一样随心所欲。那时,在我幼小的心里,我第一次强烈地意识到,长大后在劳动中能够力所能及,该是一件多么快慰的事情!
捉虾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选择虾草比较茂盛的池塘或沟渠;另外,天气一定要晴好。具备了这些条件,有时一网就能捉到四五十只。看着小虾们在网中跳跃翻腾,我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当太阳稳稳地坐在当空时,我和姐姐满载而归。我们顾不上做午饭就忙着烘焙虾米。当虾米清洗干净的时候,灶膛里也早已响起干柴燃烧的劈啪声;蓝色的火苗贪婪地舔着锅底,铁锅里发出声响;小虾米们在铁锅里不停地跳跃着,跳着跳着,瞬间通体绯红,弯腰如弓。当虾米烘焙至八九成后再移到高粱秆串成的锅盖上,放在太阳下把剩余的水分脱去,然后储藏在密封的塑料袋中,能够吃上一整年都不变味。
一个冬天的劳作,烘干的虾米竟然装了整整一蛇皮袋,隔三差五父亲都要为我们做一顿鸡蛋炒虾米。鸡蛋炒虾米可谓色香味俱全,你可以想象,金黄的鸡蛋包裹着殷红的虾米,再配上翠绿的大葱做点缀,完全是一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临近年关,我们突发奇想,那么多的虾米不如拿到集市上出售,说不定供不应求。
集市上真热闹,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学着其他商贩的样子,我和姐姐找一处空地,摊开家当。面对人来人往的街道,我们都不好意思吆喝叫卖。不过,俺不怕,好酒不怕巷子深,恁好的虾米还怕没人买?嗬!询问的人真不少:“小孩儿,咋卖呀?”“五毛钱一碗!”我脆生生地答。听罢价钱,人们都摇摇头走开了。年少无知的我竟愤愤然:多好的虾米呀,看着红润饱满,吃起来喷香可口,人们咋不买呢?现在回想不禁哑然:那个年代,都缺钱。
终于等来了一位阿姨买下了我们的虾。她是这个小镇学校的老师,要买一些虾米回去给女儿做蛋炒虾。因为,虾很有营养。那天,她是我们的第一位买主也是最后一位买主。但我们依然是那样快乐,一路哼着歌回到家,夸张地高举着几张毛票交给父亲。我自豪极了,觉得自己长大了,有挣钱能力了。
卖虾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里终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我的成长是影响深远的。多年来,我都始终认为,那位阿姨之所以买虾,更深层的原因是她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没有衣食之忧,所以才会为她的孩子买虾补充营养;终日劳作的农人没有多少挣钱门路,断不会给孩子买虾的;农人的孩子要捕了虾去卖,为贫困的家庭分忧解难。年少的我觉得她给了我一种榜样的力量,使我努力奋发,跃出农门,有一天要买得起虾。
童年是那样的真实。某些事,某些时刻,不经意间已在我们记忆的深处牢牢定格,甚至无时无刻都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前行。
作 者 简 介
张付伦,男,80年代生,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文字爱好者。作品散见《南阳日报》、《南都晨报》、《老人春秋》、《淮源金晖》等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