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历法的太阴历和太阳历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毂(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春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25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25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现在人们常说过一年长一岁,认为年也就是岁,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年和岁不同,岁是太阳历法,年是太阴历法。一如我们歌诀之中的描述,年年岁岁无得其,回首便来争朝夕,其实指的是太阳和太阴两种历法。说到年,我们便不得不引入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合朔。合朔是以地球的观测点,去观察日月和地球自身的一个变化。
简单的来说,就是以月亮运行的速度绕地球一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之中会出现“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这四个月相点。如果用时间进行度量的话这个过程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但是实际上,月球在围绕地球运动的同时,地球也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旋转。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当月球运动完这个过程之后,它回不到原先的地点,而是还需要多走两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弥补因为月球外的其它运动造成的时间差,也就是需要29天零五个小时的时间。
举一个例子,当今天月亮照耀着你家桂花树的时候,此时你有一种伟力,定住时空,单独让月亮运行,当月亮走了一圈再回到这个桂花树的位置的时候,就一共花了27天7小时43分11秒。但是如果没有这股伟力的话,月亮想要重新照耀到你家的桂花树就需要多走两天,这两天我们称之为隐日。
按照这样的天象计算下来,一年为12.36个月,共计354天。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一年有12.36个月。自古以来,很多很多的东西人们之所以读不懂,有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站在历法的角度上去解读。
《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润。故而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山时代有一部历法用天干纪年,就是十月河图历。现在彝族仍在使用,这部历法现在也被人们称之为水书。此历法中,人们一年十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余者过年。其中每个月都用一种动物来进行代表,一共十种动物,因此又称之为十兽历,这个历法把月分为土、铜、水、火、木这五种。每年当斗柄指向大火的时候为夏至。以前的时候,每年夏至一到,它们就会举行火把节,就到了过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