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浩丨梦的颜色
我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个村庄,在我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冰凌凌的淮河水终年流淌,轻盈盈的颍河风四季吹拂,悠悠古香的伏羲、老子文化更是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朦胧的记忆中,童年时就有了玫瑰般的文学梦,就见到了梦中的缪斯女神,也终于在十二岁那年,《周口教育报》给了我人生的第一份惊喜,我的处女作《希望》发表了。从此,我就带着希望启程,带着希望咬文嚼字,带着希望用幼稚的笔写人、记事、咏物、抒情。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故事发生。关于写作,我也留下了一件令人啼笑生非的事情。那是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两位同我玩的要好的同学同时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孩,但一直没有表达心意。他们就找到在学校写作小有名气的我,求我帮忙,为他们写一封“情书”;面对这份“光荣”的任务,我也义不容辞,欣然接受。
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多想,只觉得这件事特别好玩,特别有意思。我整整用两天时间构思,一天时间写作,一天时间修改,终于绞尽脑汁写出了令我今生最难忘的一件“作品”。谁知,当我把写了十五页的“情书”交给两位好友后,却发生了一件令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两位同学不假思索,签上两个人的名字后就夹在了那位女孩的书中。第二天一上课,那位女孩就在课堂上哭了起来,还把这件事告到了班主任那里。两位同学受到了审查,当然,我也成了“帮凶”被揪了出来。最后,班主任惩罚我在班里朗读了那封“情书”,我读一句,全班同学就笑一阵,当时的场面你可以想像。事后,那两位同学还抱怨我说,都怪我“情书”写的不感人。我当时的感觉就如自己精心烤了一只烧鸡,请他们吃后,他们却抹着嘴上的油问我:“这鸡是不是偷来的啊?”故事虽然不动人,也不风光,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
走过十八岁的人生四季,我又面临着一次人生的抉择,上学还是当兵。我们家族都一直以后辈的年轻人入伍从军为荣,期望、嘱咐、重托,于是,我把文学梦一起打进了背包,迈着不太坚定的步伐来到了豫南某部军营。
梦是有颜色的。我所在的部队驻守在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既是古代贤达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也是现代著名作家二月河、柳建伟、周大新的故土,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涌现出的作家群,宛如一颗颗星辰,辉映在大江南北。初到军营,我就被驻地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甚至梦想自己也能沾染上这里一丝灵气。
新兵连的训练是苦,是累,生活是酸,是甜,但我怎么也舍弃不了手中的笔和心中那份别样的冲动和激情。指导员布置的心得体会,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饭堂的广播稿我第一个写好上交,旅部的军营之声,我留下的笔迹最多。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不仅坚定了我一位战士的信念,锻炼了我一名战士的体魄,更塑造了我一颗永远的兵心。
一位哲人说:“把兴趣与职业结合起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很庆幸,我自己有这么一次幸福的经历。新兵下连分配,成为了战友们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为此也想了很多,但我在心中却坚定地告诉自己,无论到那里,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手中的笔一定不能虚度光阴,思维一刻不能停息。机关要到连里挑选一名报道员,连长、指导员极力推荐了我,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参加了“面试”。一位肩扛三颗星的军官问我:“想不想到报道组去?没想到,刚才还一脸腼腆的我这时竟脱口而出:“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到这句话,连长、指导员都笑了,连连说我这个新兵真实在,我看了看指导员那别样的眼神,这时才明白过来,要知道,我们新兵连刚搞过服从分配教育,看来,教育成果在我身上一点也体现不出来了。其原因,我最明白,因为我不想委屈了心中的梦。
现在每当一个人静坐时,我都会拿出时任《周口教育报》主编的陈复军老师入伍前赠予我的一本书。在书的扉页上,他给我题字加勉:“为文为学为人,立德立言立业”。是啊,为人是在修德,德足以怀远,为文是在成才,才足以鉴古,会做人,做好人,才能行得远,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能做事,做好事,具备做事的能力才能为自己留下丰厚的遗产。与文字打交道是一件十分清苦的事情,里面的喜怒哀乐,只有自知,为此,我也从中体味到了什么叫享受孤独,什么叫耐得住寂寞,什么叫厚积薄发,什么叫带着爱工作。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生命是一条永不回头的长河,不论悲苦、欢欣,都难逃脱人生必修的种种课题。除了外求智慧,还需内求自省。而今,静下心来翻开以往的册页,忽然感觉,自己该写的地方却没有认真去写,而不该写的地方却浪费了许多笔墨。
我为我的付出而开怀,我为我的选择而喝彩。
作 者 简 介
鲁浩,男,信奉平常心生活,超然心处世,进取心工作,钟情文字,享受读书,热爱生活。每有闲暇,守于静,乐于思,动于情,倾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