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说“墙”
“墙”字,左为“土”,右为“啬”。啬有节约收藏之意。《淮南子·修务训》云:“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可见远在上古时代,人类从穴居转为在地面上造屋居住后,便开始筑墙了。
记得小时候,喜欢看农村起屋筑墙,将木板做成模具,置于将要筑的墙体两侧,填土于内,分段分层夯实成墙。这种建房方式叫“夯土版筑”,明长城都是用这种方法修建的。筑墙时,两人持“丁”型打杵,交替夯土,并根据节奏交替发出慢、中、快三种号子,还有许多变调处理,形成好听的“打墙歌”。
如今,再也难见这种筑墙方式了,但土墙还在,去乡下老家,不难发现一些用土墙围成的院子。岁月是一把雕刻刀,将土墙“雕”得精瘦了,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筋脉都露出来了。土墙上有时会生一些柔弱却顽强的小草,风一吹来,“簌簌”地响,像一面面小旗。老人常聚在土墙下晒着太阳,谈着他们感兴趣的事,或什么也不说,眼神淡然地望着一切。
前不久去一个叫宏村的小镇,见识了当地的马头墙。宏村不大,整个镇呈“牛”型结构布局,青石铺路,窄窄的小巷,小巷里有窄窄的水道。站在小巷子里,抬头看去,马头墙呈多檐变化,二叠、三叠、四叠……主要是三叠,高低错落,左右参差。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方正严谨,明朗而雅素。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看墙,把墙当作一本内容丰富的书来读。去襄阳出差,走在古城墙上,轻抚斑驳的墙体,仿佛仍能听到金戈铁马声萧萧,感受历史沉淀的重量。襄阳城墙距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历史,这里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四望,只见护城河碧波荡漾,城池外绿树红花,真不失“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美誉。
“墙”在文学作品中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诗经》中“将仲子兮,无逾我墙。”这里有劝戒之意,女子不让男子“逾墙”找她,不可越礼而行事;兄弟睨墙,祸起萧墙,很显然又与家庭内部矛盾结下不解之缘;舒婷在诗中说:“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表达的则是一种对传统的不满和无奈的情绪……
现实中的“墙”形形色色,或古朴沧桑,或仪态万方。生活中,却有一种无形的“墙”很可怕,那就是用隔膜与防范浇铸成的“隔心墙”。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严严密密,厚厚实实,它让人与人之间就变得陌生和遥远。我们要不断推倒一堵堵“心墙”,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信赖,多一点尊重,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杂志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微刊编辑部电子邮箱732241689@qq.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72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12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56元(含平信邮资一期一册2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阳光100东园 邮编300381 收款人:郭芳 征订事宜请联系郭芳女士 手机:13820619572
------------------------------------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