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反差,让你的文字具有感染力!(亲子作文第10课)
“作文八法,表达有趣”里的三种技法:
1. 谈古论今,引经据典;
2.借音借义,偷梁换柱;
3.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简称“借代”)
新朋友可以关注“寒梅亲子作文”微信公众号,回看前面的分享。
本周五晚上,我们又和亲子班朋友们分享了——
作文八法之4:对比反差,写正以反。
对比反差,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在写作中,如果采用相互对比的方法,就可以强烈、鲜明地表达主题,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下面,我们就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些例子,来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吧。
原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里,就有非常典型的对比反差:
通过其他小朋友的慌乱来对比,更加突出了司马光是一个聪明机智、沉着镇定、会动脑筋的孩子。
原人教版一年级课文《曹冲称象》里,也有这样的例子:
有人送曹操一头大象,大家都想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于是官员们在议论纷纷——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把官员们的想法和曹冲的办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才7岁的曹冲显得非常聪明。
再比如,原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的《画家与牧童》:
文中提到,对于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商人是称赞“画得太像了”,教书先生是赞扬“画活了”,然而牧童却说“画错了”!
采用这样鲜明的对比,反映出牧童很率真,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
再来看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妈妈的账单》:
把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进行对比,更加反映出了母爱之无私,母爱之无价。
再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本文通过黄河的变化,来告诉我们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
再来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晏子使楚》中提到的例子:
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用“南橘北枳”的对比例子,巧妙机智地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有的人》里,对比反差就更明显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
很高,很高。
通过这样的对比反差,得出一个道理: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
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在写作中,如果采用相互对比的方法,就可以强烈、鲜明地表达主题,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的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寒梅作文亲子课堂】里,我们不仅举了很多语文教材里的例子,还结合了动画片、《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西施东施等等故事,给大家讲解了这一技法,孩子和家长们都听得非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