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窑小记 丨 连江浦口窑
关注发现与保护古窑址的小众号
连江浦口窑,当地人称为“三十六窑”,也有叫“宋窑”,据说当时“三十六窑”下全是江水,船可直接开到山下装货,分布浦口镇公路两侧十几个山丘。
「探寻八闽古窑计划」
►本期走进——浦口窑
「连江小历史」
到春秋战国时代,与福建毗邻的于越(或称'於越',在今浙江省境域)被楚国吞并,大批居民纷纷向福建迁移,逐渐融合成闽越族,建立了闽越国,连江属闽越国辖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闽越国,连江隶属闽中郡。汉高祖时因闽越首领无诸等帮助汉王刘邦反秦灭楚有功,汉封无诸为闽越王,连江归他管辖。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灭闽越国,让百姓迁移到江淮一带,连江改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管辖。到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闽越遗民返迁,自立冶县(在今福州),这是福建最早置县,连江属它管辖。连江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县,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为福建最早设置的县份之一,始称“温麻县”,唐朝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连江。
「窑址一览」
►连江古窑图(山头)
「连江瓷窑文献记载」
《连江县志》有两条间接材料:
第一,元代赋税,在三十二种“额外”课税种,有窑冶税;
第二,明代杂税,有窑冶钞,全年“六十六定二贯四百文”。
「浦口窑外销为主」
在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的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中,在挖出150吨龙泉青瓷外,就有浦口窑的身影。
►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福建的陶瓷规模和窑口真是多
该书未具体说明浦口窑产品,按图片可能这个为浦口窑:
具资料显示,连江生产的陶瓷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还珍藏连江浦口龙窑生产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但未见公开资料可查。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重大考古:竟挖出150吨龙泉青瓷
「“浦口窑”特征」
(结合本次现场采集情况)
浦口窑主要生产青白瓷,以及少量黑釉盏,经鉴定为南宋至明代时期的古窑址。
1、器型以碗为主,兼有盘、洗、炉、油灯、盖器、盏、盏托等。
2、釉色:主要是青白瓷和青瓷,还有少量黑釉瓷。
3、装饰:可见在碗内刻篦纹、卷云纹、旋纹等,碗外刻划莲瓣纹,碗心模印莲花图案。
4、胎质:有精粗之分,精者的多为白胎且胎较薄,数量较少,粗者釉偏灰且胎较厚,黑釉盏胎色较深,有铁胎特征。
5、有仿浙江龙泉窑特征,包括浮雕莲瓣纹,以及碗心堆贴双鱼。
「连江定海沉船黑盏窑口」
►连江定海沉船黑釉盏
(福建省博物馆藏)
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出水大宗黑釉盏,专家认为这些盏为现福州地域内的闽侯南屿窑、鸿尾窑、福清东张窑、以及连江浦口窑的仿建盏产品。根据实地采集的浦口窑黑釉盏标本,经与出水黑釉盏对比,应非连江浦口窑口,理由包括:
(1) 浦口窑现场采集的黑釉盏的瓷片较少,应为配套产品,而非浦口窑主流产品。
►左为浦口窑,右为定海海捞
(2) 从浦口窑采集黑釉盏标本看,该窑口圈足较大,且浦口窑黑釉盏胎色为灰黑色,与连江定海海捞黑釉盏有明显区别,另外定海海域海捞盏尺寸均较小,口径去在10厘米左右,而浦口窑盏口径较大。
福建生产仿建盏的窑口太多,目前定海海捞黑釉盏窑口还未确认。
►上图黑点均为有黑釉盏生产窑口
「连江窑考古」
福建文博机构以及故宫博物院都对浦口窑进行了现场考古。
「参考书目」
亟待研究的古窑
宋元青白瓷最重要产地
千年却不为人知的宋窑
仙游云居破窑 | 宋代九十九窑
闽侯碗窑山窑 |建窑系中的精品
........
探寻海丝之路的陶瓷源头
重温延绵中华的冉冉窑火
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 最后,还是老话题,呼吁保护古窑址 」
欢迎有兴趣探索和保护八闽古窑的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