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京时,封疆大吏“东南互保”拒救慈禧,后来如何?
八国联军撤兵之后,慈禧并没有惩罚那些自作主张的东南巡抚,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因为慈禧主动求和,而东南巡抚和各国签署了东南互保协议,这时去动他们不等于是在打八国联军的脸吗?并且,在慈禧发布反攻诏令的时候,李鸿章以诏书做伪为借口,声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李鸿章一提出这一借口,就得到了刘坤一、张之洞、许应骙和袁世凯等人的响应,众口一致说慈禧下的诏令是受人胁迫,所以纷纷不从。
再加上,后来的谈判中,慈禧能够保命,李鸿章也是有很大功劳的。而且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慈禧也只能承认之前下的诏书是伪诏。否则,八国联军又怎么那么容易妥协。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事,后来慈禧不仅没有惩罚这些抗旨的大臣,反而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理由,对东南各官员一一进行嘉奖。
其二,当时的统治者手中根本就无兵可调,就算她有心秋后算账也没有那个实力。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组建了五亲支军,分别由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带领。其中,荣禄和聂士死于八国联军手中,董福祥因太过勇猛,在签署协议的时候被被强制解散,最后一个袁世凯直接和东南个巡抚一起签定了东南互保协议,而宋庆一直和袁世凯同气连枝。
所以签署《辛丑条约》后,慈禧已经是知道被架空了的光杆司令了,更遑论要惩治那些手中有兵权的人了。至此她手上组建的五支亲卫军全军覆没。与此同时,墙倒众人推,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时,沙俄指挥十九万大军突然袭击东北地区,将慈禧手中最后的九万清军全部歼灭在东北区域。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庚子之难”
其三,参与东南互保的这些人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法不责众。慈禧若是动了其中一个,势必引起连锁反应,这些人一联合,推翻清朝统治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对于这些没有服从她命令,又对他们束手无策的这些东南派系官员来说,依慈禧那小肚鸡肠的性子,定然是怀恨在心的。只不过迫于当时的形式,成不了什么气候而已,这从她后来的一些行动也能看出来。
几年之后,年迈的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三人相继因病离世。1904年慈禧抓住了江南制造总局转移的契机,安插了自己的心腹进入了东南派系的阵营,并顺利完成了“划一营制”和“筹措军饷”的任务,至此,打破了东南督抚一直以来对东南地区财权垄断,密不透风的互保局得以瓦解。这充分说明在慈禧一直对东南互保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是,迫于压力,也一直心存忌惮,一到时机成熟,果断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