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柳:生产队里的那些事 ——突击队员忙春播
生产队里的那些事
——突击队员忙春播
记的是一九七六年的春天,刚交过谷雨节气,老天爷下了一场湿透湿透的雨。这场雨,从凌晨四五点,哗哗地一直下到晚饭后。中午时,我娘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这时下雨,真及时啊!真该包饺子供奉供奉老天爷,可惜沒菜,那就以面条代饺子,心诚则灵!”
第二天早饭后去大街上等队长派活,队长先派五六十岁的男劳力,拾掇大车、牲口套、犁、耙、耧、盖等农具;又派上岁数的妇女,煮黑豆,铡草,凉晒棒秸等活,唯独剩下三十多个青壮劳力没说。我想,怎么没我们的事呢?还没想完,队长发话了:"你们一共是三十六人,成立一个黄龙庄的突击队,队长黄立柱,副队长黄淑英,黄小龙;下面再分三个小队,每队十二人;第一小队长黄志强,队员黄小芳…… 第二小队长黄艳丽,队员黄小军…… 第三小队长黄秀芬,队员黄胜利……我属于第二小队。
这次春播有三大任务:一是我们的肥料不足,一天内必须备齐,没出圈的出圈;谁家有三年以上沒拆过的火炕,必须拆除用炕土作肥料,上午拆好推到大街上,下午砸碎,量好方后明天往地里运。二是你们这三十六人用手推车往地里运肥,光那几辆大车,小车差的远。三是后天拉耧、拉耙、拉盖,争取一天把种播完,实在完不了,第四天扫尾,时间不等人啊!”队长讲完,支书又讲话:“咱们这支突击队,不是暂时的,是长久的,以后春播秋种,麦收秋收或者有其他重大任务,你们都要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回家就把我家那连着锅台的火炕拆了,这炕大约有五六年了,面上有的坯折了。我家就我自己是壮劳力,父亲在外教书,母亲身体弱,一般派较轻的活,弟弟还小。上午连拆带推,弄得灰鼻子灰脸,浑身是汗。到大街上一看也是尘土飞扬,大约有三十来户拆炕的。人们有往外推的,有在大街上用木榔头砸的,那真是热火朝天。
第二天早饭后,队长先派我们这支突击队的活:第一小队,由副队长黄淑英和小队长黄志强带领,人手一辆手推车往西南窑地里运肥;第二小队由队长黄立柱和小队长黄艳丽带领往村南和臣赞交界的地里运肥;第三小队由副队长黄小龙和小队长黄秀芬带领往村西菜园东边的地里运肥。你们要加快脚步,保证一天把肥运完运足。
领完任务,我们各个小队每人一辆手推车,把车装得满满的,陆续往地里走去。说是走,其实是小跑儿,车把微微上扬,走得越快感觉越轻松。我回头一看,各个小队的人从村里出发,三路人马,你追我赶,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队长看我们跑得满头大汗,高兴地说:“看你们生龙活虎的,还是年轻好,今天给你们记十二分!"中间休息时,黄淑英带头唱起了《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这首歌曲:
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
美丽的翡翠深山里埋
假如你要认识我
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
啊来……
汗水浇开哟友谊花
纯洁的爱情放光彩
放呀放光彩
灿烂的鲜花春风里来
闪光的珍珠大海里采
假如你要认识我
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
啊来……
理想育出哟幸福果
美丽的青春永不衰
永不衰啊来
这首唱完,又唱起了《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
歌声此起彼伏,更增强了人们的干劲。不到一天功夫,大车小车加上我们突击队的三十六辆小推车把肥料全部运到地里,最后我们又帮着把粪撒匀。一天下来,虽然累但很高兴。
第三天,第一小队拉耧,第二小队拉耙,第三小队拉盖,很快完成了播种任务。
这一年风调雨顺,肥料又足,庄稼长势特别好。
这支突击队,在以后的春播秋种,麦收秋收,春天担水抗旱,挖河等重大任务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夏季我们还时常夜间出战一一到王庄村南的清凉江闸门处筑坝挡堤,一干就是一通宿。
黄龙庄的这支青年突击队,作为经验在公社的其他村大力推广,当时在县里也是赫赫有名!
作者简介 张爱柳,女,1956年出生,武邑县人,1979年毕业于冀县师范。毕业后在本县乡镇中学任教,现已退休。
红梅欢迎您把身边的小欢小喜小幸福或者所见所闻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
1。关于投稿 投稿须原创首发,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自愿、文责自负。投稿一周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他投。
2。关于读者赞赏 文章发出一周内阅读量超过300,读者赞赏归作者。
邮箱 13473831355@163.com
微信 134738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