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书,写的字,听的课,都是现在的路
虽说是放假了,但是基本是没有闲着。暑假很多时候,就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忙碌。可能的是,在心情上会稍微放松一点。
一场考试、一场比赛、一天讲课、一次分享,等着呢。
关于考试,也就那么几天了,书看看也来不及了,顺其自然吧。情况不似13年,那一年的编制考,那次可谓是破釜沉舟了,白天黑夜,都是在做题,因为那是关于生存的问题,是关于有没有饭碗的时候,那当然是全力以赴。
关于比赛,也看淡了,也习惯了,从教以来,自己督促自己成长的方式,都是在各种各样,大的、小的比赛中度过的。比赛于我,是一种最强有力的输出方式。
关于分享,由于人不能到场,昨天一天事情,把分享内容录制成微课,到时现场播放就行。
而关于一天的讲课,可是愁坏了我,从放假接到通知,说要给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师,来一场一天的主题培训(主题还可能是一个被讲透的),我就开始愁了,这不是班门弄斧。
直到今天早上对着电脑,才慢慢有一点思路,而这些思路全来自自己曾经点点滴滴的记录,我把跟主题相关的所有文章都搜索、提取出来,放在一个文件夹。30多篇文章,有些文章我打开来看,不禁纳闷,这是我什么时候写的啊,那些文字我是怎么写出来的啊。
这些文章里面有一些读书笔记,还有一些慕课笔记,当然里面还有很多插图。这一天,我就干了一件整合的事情,把这30多篇文章,按照一定的主线,重新编排,再一次加工,就变成了讲课ppt。
记得一次比赛的面试环节,让我分析一则案例的解决方法,脑门不知道那里被敲了一下,居然蹦出一套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法则,然后用这个法则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这个法则源于去年看的一本书《非暴力沟通》。
在很多时候,我其实一直对自己所在坚持的事情是有过怀疑的,就像我妈跟我说的,看这么书,你能记住吗,有用吗,写那么字,有人看吗。
我明白,很多东西的价值,不在现在,而在以后,现在它不给你铺路,而实际上你已经踩在它为你铺的路上了。
更加不要小看曾经自己看似不起作用的努力。
那些不起眼的痕迹,只是在蛰伏,到了一定的时间,它们总会发光发亮。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