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今日,拜读了《特色文苑》里的《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颇有感触,遂写此文与大家共勉。在那些贬官的岁月里,苏轼虽然郁闷,但依然寄情山水,保持他那至死方休的乐观主义。他在那里留下了很多关于吃的文字。冬至时吃羊肉,他说:“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某一天吃猪肉,他说:“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又有一天,他品尝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兴奋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就连吃野菜,苏轼也津津有味:“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那些年,苏轼留下许多舌尖上的传奇,如果北宋有《舌尖上的中国》,苏轼绝对是座上宾,他对吃食的态度,正应了他个人乐观主义的心态。他为了排忧解闷,甚至钻研起养生的门道,晚年自创养生三法:晨起梳头、中午坐睡和夜晚濯足,写入文章《谪居三适》,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却悠然自得道:“解放不可期,枯柳岂易逢。谁能书此乐,献与腰金翁。”海南历史千百年,左迁至此的官员不计其数,但儋州人最喜爱和憧憬的一位,百年来都是苏轼。北京大学康震教授有一次在品评苏轼时调侃到:苏轼一生被贬数次,黄州、惠州、儋州,你还能把他贬到哪里去?贬到月亮上去?他也许还会和嫦娥谈恋爱。虽然是一句调侃,足以看出教授对苏轼这位大文豪身上所折射出的乐观主义所敬仰。无论何时何地,苏轼总能把叹息化作玩笑,咽下人世间的苦与痛,寄情一壶温热的酒。就连王安石都慨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我也如世间所有的凡夫俗子一样,历来是很佩服苏轼的为人的,且不说他在文坛上的惊世骇俗,豪放不羁,自创豪放词体一派,仅仅是他对于生活的积极乐观这一点,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来自家庭或工作的困扰,总是在患得患失中郁郁寡欢,给自己的生活徒增烦恼,让生活总是灰色。昨日,参加了一个朋友女儿的婚礼,看到隆重的仪式,新郎新娘温情脉脉的目光,携手跨越神圣之门,互换戒指时的痴心醉语,我的心里也生出不少的感慨:爱情和婚姻在一开始都是幸福美满的,在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爱情就是王子公主的温馨浪漫,就是相依相偎的爱恋。等人到中年,当我们有了来自工作的压力,家人之间的矛盾,教育孩子的困惑后,谁又能做到每天笑对自己的爱人?每天心平气和,泰然自若。于是,矛盾就会接踵而至,烦恼就会不招自来,我们的生活可能更多地是如何协调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爱落地!记得贾校长在一次全干会上说了一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既然我们把婚姻称为殿堂,那殿堂确实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觉得她的神圣与威严。而我们日日含辛茹苦,操劳疲惫,长期绷着一根紧紧的弦,这样的日子是我们想过得吗?与其这样,我们何不学着文学家苏轼给自己的生活找点快乐呢?在每个重要的节日,增加一点生活的仪式感:我们不妨送爱人一束花,或者有寓意的红包,和家人一起吃个饭,游玩一下,拍个难得的全家福,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做个朋友疯玩一下,陪老人说说话,送他们小礼物,让生活多彩一些呢?开心一点,乐观一点,用这种方式让我们最爱的人在奔波与劳碌中得到一丝丝慰藉。用我们的余生去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魏艳玲,女,大荔人,一直酷爱文学,喜欢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享受文字的魅力,闲暇之余写写诗歌、散文,陶冶情操,有作品发表。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