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解秋菊//我的母亲杨秀英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我的母亲杨秀英
杨门之女非娇娥,
秀丽中华一巾帼。
英姿妙手创业多,
贤淑勤劳家温和。
妻贤子孝儿女多,
良善为人多积德,
母慈儿孝家庭和。
我的母亲杨秀英今年整整九十岁高龄。她一岁丧母,十六岁出嫁,原本是一个农村妇女,纺纱织布,裁剪缝补样样精通,后来却成了一个小型工厂的厂长。母亲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女性的美德,更标显了杨门女将的奋斗精神。
母亲曾任西街村解放后的第一任村妇女主任,她打破了旧社会妇女宅家的旧传统,带领妇女扫盲学文化。我的祖父是非常开明之人,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和村里的王松軒等创办了西街剧团,母亲积极参与排演现代戏,工作积极热情(当时是义演没有工资)西街剧团当时在稷山红极一时。只要西街村剧团一开演,周围十里八村都来看戏,大力宣传了当时党的方针政策,受到县委的表彰。
我的父亲49年南下,1953年组织派人来稷山接家属,我和母亲一同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去了四川。母亲是辛勤劳作贯了的人,不甘心当家属,她说:"我们也有两只手岂能坐在城里吃闲饭,。"于是她便联系了几个家庭妇女为工厂加工劳保手套,从每双几分钱做起,将挣下的钱每人每月只分十几元,剩余的做为集体积累。为了从厂里拉半成品,加工好后又要送成品,她们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谁知这三轮车比两轮自行車难骑多啦!方向很难撑控,我的母亲为了学会骑三轮,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再骑,有时摔得渾身青一块紫一块,但她决不放弃,终于撑握了技巧,所以取货送货便成了她的专利(并不多拿工资)当时没有地方加工,她们就在院子的大厅下干活,那时弟弟还小,母亲便将他绑在背上干活,常常干的滿头大汗,中午还要赶着为全家做饭。
当时她们只有凢个人称做生产小组,后来积累的钱多点儿了又联系增加了产品,就租房再发展到建厂房,一步步扩大再生产,在她们的努力下硬是办成了小型工厂,为了扩大生产多安排闲散居民,母亲到处跑业务,学技术,增加新产品,后来成为成都市长虹铭牌厂,专做各种电器的铁制铭牌。由于厂址的地理位置较好,离文殊院较近,母亲观察到有农村的人来拜文殊菩萨时赶不回去,他们需要食宿,这也是个好商机,所以就在厂房旁建了一个旅馆,这样一来,即解决了善男信女的食宿问题,又给企业增加了收入,还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这个小小的工厂每年都能给国家交上可观的费税,文革期间很多厂矿停工停产,而她们始终抓革命促生产给国家纳税做贡献。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永不服输的人,她不仅自主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生产组的五六个人发展成工厂,开旅馆企业发展到一百多人,一路奔波几十年,直到六十多岁才退休。
母亲一生养育我们姐弟五人,不论生活多么艰苦,她都把我们的生活按排的妥妥贴贴的,就是补丁衣服也是干干净净平平整整,为了省钱,我们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千针万线亲手为我们缝制,就是父亲和弟弟的头发都是母亲自己理,父亲工作繁忙,又经常出差,但他从不担心家里,因为,母亲便是他的好后勤。父亲去逝后,我们觉的她年令大了需要请个保姆照顾她,但她坚决不要。现在已经九十岁高龄还是自己做饭洗衣,一切都要自理,有时还自己蒸北方的馒头给孩子们吃。
母亲教会了我们勤俭节约,勤劳持家,互相关心,和睦相处。母亲是我们人生第一位教师,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是我的老妈杨秀英,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后
稷
文
苑
解秋菊,生于1948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参加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一厂当工人,曾担任四连三排排长,1979年调回稷山县运输管理所工作,先后任出纳,统计,付所长,党支部书记,应邀为山西交通运输和交通纵横杂志社特约通讯员,曾发表各种通讯,散文等五十余篇。退休后担任交通局老干部党支部付书记,历年来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党员。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