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第4讲
宋词第4讲
词的对偶
第四讲
词的对偶·倚声填词·《浣溪沙》
今天的内容从词的对偶开始交流。
一、词的对偶
词的对偶与律诗不一样。词调绝大多数都是长短句,只有相邻两句字数相等才能对偶;词调成百上千,对偶依词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词的对偶比较自由,相邻两句字数相同,可以对偶,也可以不对偶。而词的对偶中有的平仄相对,有的则不对,依词调而定。所以说,词的对偶,既广泛又灵活。说广泛,凡是相邻字数相同的句子,一般可对偶,凡一字领后面的四字句,一般也都可对偶,而且普通对、扇面对都可以。说灵活,是指对偶方式的灵活,平仄可相反,亦可相同,也不避同字。下面分三个方面来介绍:
1、相邻两句字数相等才有可能对偶。
三字:
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
转朱阁,低绮户。(苏轼《水调歌头》)
天地转,光阴迫。(毛泽东《满江红》)
四字: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晏殊《踏莎suo行》)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五字: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六字: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
七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毛泽东《满江红》)(蚍蜉pífú-一种大蚂蚁)
八字和八字以上的句子相邻者几乎没有,但是有两句对两句的八字扇面对。如《沁园春》上阕第四、五、六、七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将一字豆“望”字抛开,“长城内外”对“大河上下”;“惟余莽莽”对“顿失滔滔”。就成为工整的扇面对。下阕的第三、四、五、六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将一字豆“惜”字抛开,“秦皇汉武”对“唐宗宋祖”;“略输文采”对“稍逊风骚”。同样也成为工整的扇面对。
词里面这种句子,句首加一字豆的对偶,叫衬豆对,最常见的是四字对,如:
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吴文英《高阳台》)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 永《望海潮》)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
还有一个比较少见的,一字豆衬三对,如: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轼《行香子》)
2、对偶依词调而定,同时作者有很大的机动性。
并不是所有相邻两个字数相等的句子都要求对偶,一般词谱也不会标明是否对偶。后人填词用不用对偶,大都以传世名作为样板,但传世名作有很多流派和风格,讲究修辞美的作品中对偶较多;而讲究意境的作品,有的该对偶的地方,为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放弃了对偶,所以,词的对偶比较自由。
前人用对偶大致有四种情况:
1)是固定的,这样的词调很少,常见的只有《鹧鸪天》一调。如: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词的第三、四两句必须对偶。因为这词调是从律诗脱胎出来的,而且变动很小,所以这个对偶是固定的。
2)是原则上对偶是固定的,但有一点机动性。
这样的词调比较多,也多是从律诗脱胎出来,但变动比较《鹧鸪天》大一些。如:
西江月(柳 永):正格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这首词的上下片头两句各六字,组成工整的两个对偶。前人作品中多数都是这样的格式,所以说原则上必须对偶,但并没有要求绝对对偶。因为前人作品中也有不全对偶的。如:
西江月(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眠醉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倚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这词上片第一、二句对偶,下片不对偶。又如:
西江月(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这首词上片头两句不对偶。再看:
浣溪沙(晏 殊):正格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词调下阕的前两句,一般要求对偶,但也有少数把对偶移到另外的位置上的,如:
浣溪沙(韦 庄):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这首词把对偶移到下阕的后两句去了。又如:
浣溪沙(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一首,上阕的前两句对偶,下阕的前两句不对偶。又如:
浣溪沙(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篱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人过竹边村。
这一首,上下阕的前两句全对偶。再看:《破阵子》,上下两片,都有两
个相邻的句子字数相等,但是不同的作者,用对偶的情况不尽相同。
破阵子(李 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一首词,上阕第一、二句对偶,第三、四句对偶,下阕不对偶。
破阵子(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一首上阕第一、二句对偶,第三、四句对偶,下阕第一、二句不对偶,第三、四句对偶。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的卢,是三国时期刘备坐骑的名字,一般被叫做的卢马,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对于此马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背负刘备跳过阔数丈的檀溪,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这一跳奠定了其三国名马的地位,虽不及赤兔马那么声名显赫,但在三国中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刘备凭的卢马脱险,被传诵为义马救主,后一般以“的卢马”形容快马。该马的地位更因辛弃疾一首词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而大为提高。
这一首词上下两阕第一、二句,第三、第四句全对偶。
这个词调一般上阕前两句对偶比较固定,下阕前两句对不对偶则随作者的意思。这类从律诗脱胎出来的不少小令和中调,字数相等的相邻的句子较多,原则上要求在固定的位置上用对偶,但有一点机动性。
3)自由押韵
如《水调歌头》上阕第五、六句多数不用对偶,下阕第六、七句有的用对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对偶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贺铸)对偶
也有的不用对偶,如:
何似当筵(yán)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叶梦得)不对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同上)不对偶
相邻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都有用对偶的可能,但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用对偶。如:《忆秦娥》上下阕的末两句,《卜算子》上下阕的头两句,《生查子》上下阕的第一二句,第三四句,字数都相等,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偶完全是自由的。
3、词的对偶要求是:两句同一位置上的字或短语词性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至于平仄是否相对,则依词调而定。
有的词调中的对偶平仄是相对的,如《鹧鸪天》《西江月》《浣溪沙》等;有的平仄是相同的,如《水调歌头》《沁园春》《一剪梅》《水龙吟》等;有的七字句对偶,第一、三、五字平仄相对,第七字平仄相同,如《满江红》的上下片中的七字句对偶,尾字都是仄声。词的对偶变化较多,平仄和叶韵应遵守词谱规定。凡平仄相同的对偶,不忌同字相对。如: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史达祖《解佩令》(秾nóng--浓)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在一般词谱书上,每个词调的字、句、平仄、叶韵都是标得明明白白的,而对偶却无法标明;有的书上,在词谱说明中标“例用对仗”,但是并不全面;每个词调所附的词例一般只有一两首,也不能全面反映对仗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学词的对仗更依靠多读前人作品,而不可埋头于词谱上。
二、倚声填词
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就曾说过: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意思是:唐朝人填词,多能体会其曲名,也就是词牌,所以声情和音乐很协调,今天的人却不知道填词要按照曲子去填,哀声的曲子填上了欢乐的词,欢乐的曲子却填上了哀怨的词,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但各曲调原有的声情却被弄反了,所以,无法感动人心的,这就是因为声调和词意不相符的原因。
词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乐谱,不能再拿来演唱,但是,每个词牌都历经了上千年的时光,都有了约定俗成的、适合表达的情绪,这也是乐谱本身的声情特点。所以,为了避免所填之词与原词谱情感相悖,我们所填之词还是要尽量符合每个词牌的特点,不能拿个欢乐的词牌却去填了悲伤的内容,或者适合填悲伤内容的词牌填上了新婚贺喜或者祝寿的内容,这就是倚声填词,简单地讲就是填词的内容必须符合词牌自身的声情特点。
依声填词的具体内容,我们以后会做详细介绍,这里是先作简单说明,毕竟我们每周都有一次作业要完成。
三、学习词牌《浣溪沙》
1、词牌简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贺铸名《减字浣溪沙》。韩淲(biāo)词有“芍药酴醾(tú mí)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尚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香罗”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阴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浣溪沙》有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wò,),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我们先看正格:
2、格式
1)正体钦定词谱:
浣溪沙(韩偓)
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注:宿醉,隔夜犹存的余醉;慢,胡乱,随便;玉琅玕(láng gān)玉石;沈檀:沉香与檀香。沈,同“沉”。
2)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两平韵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按照正格,第一句应该是韵句,本词没有入韵。薛词别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和这首词相同。
3)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顾夐(xiòng)
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两牵情。
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凉,孤烛背,泪纵横。
注:蛩,念qióng,蟋蟀;麝shè,哺乳动物,通称香獐子。
这首词前后结皆三字三句。按《花间集》本,前后两结仍作七字一句,今从《花草粹编》,以备一体。
4)又一体
双调四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句、三仄韵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词全押仄韵,一韵到底,宋词也就一例,无别首可校。
《浣溪沙》正格是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3、分析韦庄的两首《浣溪沙》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全词六句,上下片各三句,分为四拍。上片前两句为一拍,第三句为第二拍。下片前两句为一拍,最后一句又是一拍。那么,它的结构形式是什么样形式呢?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是“板凳结构”,也就是前两句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三句是单独的承接前两句的,一二句是板凳腿,第三句是板凳面。下片也一样。第四句换头、又叫过片。下片的开头,要承上启下,结尾要收住全篇。
大家注意:前两句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递进结构。总而言之,这两句是合为一体的。第三句一定在前两句基础之上,或者是拔高一层,或者在前两句基础之上,总体往下顺一步。如果写的一二三是并列结构了,那就失败了。所以我们填词就要研究它的结构。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板凳结构”的:
第一句“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这是环境描写,是实写。“小楼高阁谢娘家”,这一句是一个叙述句,总体告诉读者,这个山月斜照的地方,原来是谢娘家。当然这个谢娘不一定真的是姓谢的女子,唐诗里就有“别梦依依到谢家”。这首词前两句是具体描写那个环境,后一句是对前面的描写进行概括,它们是不一样的。第三句,角度不同,叙述方式也不同。这就是一个二一结构。
我们再看下片,下片先要承上然后再启下。它是怎么承上呢?
上片“孤灯照壁背窗纱。”谁背窗纱呢?答案就是那个谢娘。“暗想玉容何所似”,接着自问自答“一枝春雪冻梅花”语言非常的美丽。这两句一承一转,把问题铺展开了。第六句,“满身香雾簇朝霞。”这个“满身香雾簇朝霞。”它不是下片第二句的重复,也不是继续,而是全篇的结束。为什么?因为“满身香雾簇朝霞”已经不是玉容了,是一个环境的气氛的总体烘托,收住了全篇。
再看另一首:
浣溪纱(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夜夜相思,是在想这个人,一直想到更漏都残了,时间都很晚了还没睡。凭,是依靠的意思, 前两句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三句就是跳开来,用不同的方式,再来接一句。“想君思我锦衾寒”,不说“我思君”而说“君思我”,这就反着说,还是“我”在思。
我们看到“想君思我锦衾寒”,这个内容和前边的明显不同。前边都是直接写“我”,后边转到“君”身上。转了一下,或者是叫换了一个角度。所以前两句是一个整体,后一句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再来一个小结,这就是又进了一层。下片还是那句话要承上启下。怎么承上?“咫尺画堂深似海”这里是如何衔接的呢?据说韦庄的一个妾被侯门掠去了,他自己只能思念,不能再亲近,于是他只能空想,不仅“我思君”,可能也有“君思我”。原因就在于“咫尺画堂深似海。”这里把原因交代清楚了,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夜夜相思,所以才伤心明月,所以才可能“君思我”。所以“忆来唯把旧书看,”我只能靠看书来打发长夜,结尾再全篇一收。“几时携手入长安。”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我能够和你在一起,手拉手咱们去长安呢?也就是说现在我是无权无势,所以你深陷侯门我也没办法。什么时候我能带着你,咱们到长安,能到长安代表我也功成名就,那个时候我也能营救你了,大概是这个意思。主要看它这个结构, 前边也是二一,后边也是二一。而且在过片的时候它那么巧妙地一承一转最后一收尾。大部分的《浣溪纱》都是这样的。
这个四拍的结构,我们就形象地称之为“板凳体”,就是前两句是一条板凳的两条腿,第三句是这个板凳的面。《浣溪纱》上下片是板凳体或是二一结构,这是本讲的一个重点。
《浣溪沙》还要求下片第一句一定要承上启下,下片的前两句即全词的第四五两句要尽量对偶。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首《浣溪沙》: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注:睢盱suī xū ——1、浑朴貌。2、睁眼仰视貌。3、 喜悦貌。
麋(mí)鹿—一种鹿的名字。
猿猱(náo)—泛指猿猴。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因此,浣溪沙的写作要点为:
1)板凳式结构;
2)第四五句对偶。
本讲提纲:
一、词的对偶
二、倚声填词
三、学习词牌《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