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的硬伤

一直没有怎么仔细去看过小学的语文课本,因为我感觉大多那些课文都是略写或者是节选,读起来有一些兴趣不多。

昨天,为了写小作文,这个小作文是拿来练手的,我一般会根据楠真在学的课本相关内容来布置,就是每一天回来,写一两百字,练练手,到了周末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我们已经写过一周的相关内容,就容易上手一些。

对于其他的孩子了解不多,不过我却也是知道,对于生活阅历不多的孩子来讲,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也是不易的。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一种传说,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嗯嗯,这就远离了写作文的意义了。任何作文只是把自己认为值得有意义的东西写下来,无论是给自己看,还是给别人看,都是写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而不是抄别人的吧。

这一周,楠的课本是关于科学普及的,我看了一下课本上的课文,其中一篇的名字叫《琥珀》,看了一遍,这是一篇译文,讲的是两个互相伤害的虫子被包在树脂中,形成琥珀的故事。不过,这是一篇科学普及范文,而不是讲一个不靠谱的故事。原文我没有看过,不过译文却是具有很重要的硬伤的。不知道是译者看不懂原文,还是原文就是这样写的。不过无论是什么情况,这篇课文就这样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了。

我知道的是咱们的小学课文,一直在变,在增加与删减,在勘误,这样的硬伤就根本不会一直存在的。哪怕备注一下,放在页面下的备注里也是好的。

楠的课本是北师大版的,咱们来看看这篇课文,我不知道小学的语文老师能否知道这些硬伤,不过地理老师是知道的,但是小学没有地理课的。

课文一开头就写,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万年前,要是在百度上找这篇课文,还有写几万年前的,两只互相伤害的虫子被滴下的树脂包住了,经过几千年,那里的陆地森林变成了沧海,又是几千年过去了,树脂球变成了化石。课文的最后,还写着,通过这块琥珀就可以推测一万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

(这样的东西,是骗人的东西,不是琥珀,它形成的时间就和课文讲的一样,时间非常短)

这篇课文,向孩子们传递了什么概念呢,琥珀的形成时间一万年就可以了,远古时代也就是万年前的事情,一万年前的物种现在还活在世界上,是神奇的事情。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知道,琥珀这东西,形成时间至少也要几千万年,我们现在看见的琥珀,比如缅珀会有几亿年的历史,少于一千万年,那还没有形成琥珀,还叫树脂。咱们国家辽宁抚顺的琥珀有五千万年的历史,世界上发现最多的波罗地海琥珀也有两千多万年。德国作者写的,就应该是波罗的海的琥珀,这个地区的琥珀占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一万年的历史,对于物种和巨大的地理改变来讲,根本就是太少了,物种的演化需要几十万,几百年,上千万年,地理变化同样要千万年,亿年计的历史。

(这样的就是琥珀了,没有那么漂亮,却是千万年前的化石了。)

所以,审稿者,和校对者,对于这些基本的常识是真的一起都缺失了,也是奇怪了的。

要知道,语文是一个工具,它是用来承载内容的,内容错误就是根本问题。那些把写作文当成好词好句,优美文字的人们,要注意了,作文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写这篇文字,我又仔细的查看了这个译文的作者顾均正,原来弯弯看的有趣的自然科学系列就是人家组织译的,他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的翻译大家,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好在我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译文原本,从原本看,德国的作者显然也是没有错的。原本可以参看,人教版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琥珀一文,文章一开头: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一看就是非常靠谱的。

我们总讲,要在教育的时候,把科学知识,和求真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们,这样的课文出现在孩子们的教材上,关键是它不只出现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上,还出现在,冀教版……,也不知道有多少版本用这样的版本,这个版本不是人家译者出错了,而是有一些人在瞎编人家的文章,也就是所谓的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就抄了,你还把自己的主观瞎想加进去了,就不好了。

晚上回来,我仔细来翻一下这一章节的每一篇文章看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