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超极限着陆·3054航班】撞进本部大楼 199人丧命
飞行员培训

天马(塔姆)航空标志 2007年7月17日,巴西圣保罗市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附近空域,一架隶属于巴西天马航空公司(又译巴西塔姆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20-233型客机(注册编号PR-MBK,制造序号789,1998年2月出厂并出售给Pegasus Aviation租赁公司。同年3月被租给中美洲航空公司,2003年11月转租越南太平洋航空公司,2007年1月转租给天马航空公司,至事发时机龄9年,总飞行时长20379小时,18625次起降,正当壮年)正在准备执行进场程序,该机正在执飞的是从巴西阿雷格里港的小萨尔加多国际机场飞往圣保罗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的JJ3054航班,机上一共有2名机组成员,4名乘务组成员和181名乘客,乘客中包括时年51岁的巴西众议院议员、反对党社会民主党领袖儒利欧·雷戴克和时年60岁的巴西国际体育俱乐部(巴西国际)足球队前主席保罗·罗热里奥·阿莫雷提·索沙等知名人士。

空中浩劫镜头:JJ3054航班的机长和副驾驶 执飞JJ3054航班的机长是时年53岁的亨里克·斯蒂芬尼·迪·萨克,拥有近三十年的飞行资历,累积飞行时长13700小时;副驾驶为时年54岁的克莱伯·利马,同样拥有近三十年的飞行资历,累积飞行时长14800小时,是天马航空公司中资历最为深厚的机组配置。 当地时间当天早些时候的下午17时16分,JJ3054航班准时从小萨尔加多国际机场顺利起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了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附近空域,至此一切顺利。

被建筑物包围的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 但接下来等着他们的是一连串麻烦事: 首先,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附近空域当时天气情况不佳,天下着大雨,机场塔台告知机组:由于雨势太大,机场的35L跑(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的主降落跑道)道暂时关闭,因此航班只能绕场飞行,等待塔台新的指令。 “他们没说什么时候重新开放跑道吗?”正在操纵飞机的萨克机长这样问负责地面联络的利马副驾驶。 “没有。” “那为了稳妥起见,我们想个备选方案吧。” 趁着副驾驶开始查阅航行地图的档口,机长打开广播向客舱播报机场即时讯息:“各位乘客,这里是机长广播,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可能无法在孔戈尼亚斯机场降落,如果有新的消息,我会即时通知各位。”

天马航空公司涂装的空客A320型客机

PR-MBK号机生前遗照 就个人而言,JJ3054航班的机组并不愿意在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35L跑道起降,这条不足2000米(实际长度1945米)的跑道长度用于起降A320这种级别的客机十分勉强(可以类比航母甲板长度之于航母舰载机的起降难度),一旦起飞决断速度不够或者降落后刹车不及时,都容易造成冲出跑道的事故。况且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建在圣保罗市的市中心的一座山丘上,周围坡度陡峭并且高楼林立、车流密集,净空条件极差,万一发生冲出跑道的事故则容易酿成群死群伤的惨剧,是当时世界上最危险、最难起降的机场之一,被各航空公司的机组们视为不祥之地。 就在一天前的7月16日,就有一架隶属于潘塔纳航空公司的螺旋桨支线客机在降落的时候滑出了跑道,而在几个月前,一架波音737客机在35L跑道降落时因为打滑而冲出跑道,停在离陡坡危险隔离带仅有几米远的地方。

天马航空涂装的PR-MBK号A320客机二视图 言归正传,在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上空盘旋了六七分钟后,6时45分,机场塔台通知JJ3054航班机组,35L跑道已经重新开放,“天马3054,,35L跑道可以降落。” “天马3054收到。”此时,JJ3054航班位于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南部附近空域,因此可以无需转向,直接进近。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机长广播,我是本次航班机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孔戈尼亚斯机场跑道重新开放,我们将按照预定行程在19时前抵达机场。” 听闻此消息,客舱内响起了一片鼓掌声。乘客们松了口气,不用备降他处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好消息。但是机组依然很紧张,因为他们发现右侧的二号发动机的反推装置出了问题。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反推可用。” “是啊,只有左边的可用。” “好吧,我们试试吧。” 虽然天气不佳,跑道短且湿滑并只有一台发动机有反推装置,但JJ3054航班机组依然决定继续降落。 “天马3054,允许在35L跑道降落。跑道很湿滑,风向330°,风速约为14千米每小时。” “天马3054收到,保持目视进近。” 为了降低空速,机组放下了起落架,设置好了襟翼。 “起落架到位,现在切换为手动控制。” 机长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飞机尽早接地,以便于让飞机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停下。在飞机有“毛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机长这番处置无可厚非。在客舱内,乘务组督促乘客调直椅背,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系好安全带后各自在自己的座椅上就位并系好了安全带,做好降落准备。 6时48分50秒,飞机距离跑道200米,对准了35L跑道的中心线,高度90米,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进近状态。除了一条:空速,当时的进近空速高达200节,比正常的进近空速高了足足三倍。 “对准中线确认。” “跑道状况不太好啊。” “收油门。” 6时49分09秒JJ3054航班在飞过35L跑道50米左右的位置机轮接地,接地后,机长立即打开了左侧一号引擎的反推装置。同时机组二人控制住操纵杆,准备随时纠正因为两侧发动机推力不均而造成的偏向。

左侧一号引擎的反推装置打开的JJ3054航班 可是令他们意外的是:一号引擎的反推似乎没起作用,飞机没有减速的迹象,两人猛踩刹车,但因为跑道湿滑致使刹车效果不佳(积水使起落架轮胎产生“滑水”现象)。 “该死的,减速啊!” “速度减不下来啊!” “你看啊,看啊,快到头了!” 快冲到跑道尽头的时候,飞机突然向左转弯,副驾驶高喊:“转向,快转向!” 6时49分50秒,飞机向左冲出了35L跑道,直直的朝着巴西天马航空公司在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的办公大楼冲去。 “天呐,天呐!”这是萨克机长在“黑匣子”里最后留下的绝望的喊叫。



空中浩劫画面,JJ3054航班撞上天马航空办公大楼的连续镜头 6时50分,巴西天马航空公司JJ3054航班PR-MBK号空中客车A320-233型客机冲出35L跑道后以90节的地速(162公里/小时)冲下了一段陡坡,冲过了车水马龙的Washington Luís大道(一条拥有8条车道的机场高速路),一头撞进了天马航空公司驻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的四层办公大楼,随后爆炸起火。飞机上的187名机组/乘务组以及乘客无一幸存,用圣保罗州州长若瑟·席拉的话说:“机内温度高达摄氏1,000度,找到生还者的机会是零。”

JJ3054航班坠机现场,客机垂直尾翼清晰可见 地面上也有12人丧生,除了办公楼内人员外还有数人是被坠机波及的私家车内的司机和乘客,天马航空公司办公楼当时是下班时间,楼内没有多少人,否则造成的连带伤亡不可估量,在消防人员的努力救援下,天马航空办公楼内有12人幸运的被救出火场。 圣保罗市政府出动了200多名消防队员赶来救火,在“老天”降雨的“帮助”下奋力扑救,这才阻止了火势蔓延到近在咫尺的加油站,要是加油站储存的汽油连带被引爆,那伤亡数字还会翻个几翻。即便如此,这起空难也成为涉及空中客车A320这款机型运营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空难。

巴西航空事故调查与预防中心首席调查员费尔南多·卡马格中校 空难发生后16个月,即2008年11月,巴西航空事故调查与预防中心(其首席调查员费尔南多·卡马格中校在第一时间就指挥手下从火场中抢出了飞机的全部两个黑匣子)发表了一份长达2,500页的关于天马航空JJ3054航班圣保罗空难的调查报告,详细指出JJ3054航班的机组(机长和副驾驶)、飞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天马航空公司、巴西民航处和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均需为空难负责。 首先,萨克机长忘记把推力反向器损坏的右引擎推进杆拉回到“慢车”档位,使得右引擎由着陆至撞击都是保持全速状态,导致两个发动机向相反的方向推进使飞机失控(左侧一号引擎在减速,而右侧二号引擎依然在全速运行),猛然左转偏出跑道撞向建筑物。 其次,空中客车公司在设置降落过程的引擎推力控制程序方面有漏洞,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没能及时的对飞行员的错误操作提出警示(这次空难后,空中客车公司修改了这部分的电脑程序)。 第三,天马航空公司在空难发生前四天将PR-MBK号机右侧二号引擎的推力反向器拆下进行定期维护,使得空难发生当日JJ3054航班只有一台反推以及扰流板可用,属于“严重危害着陆过程”的行为。但天马航空公司对此并不认账,在一份由天马航空发布的声明中指有关推力反向器的错误“没有危害着陆过程”。亦指出在“7月16日(事发前一日)没有任何机件故障记录”。 第四,巴西民航处在空难发生当晚,在滂沱大雨下仍不下令关闭圣保罗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属于失职。巴西政府亦表示,将会起诉包括前国家民航处处长在内的相关人士。 最后,孔戈尼亚斯国际机场方面在整修35L跑道的时候为图省钱而没有做好相应的排水沟槽工程,所以导致一遇到大雨天新整修的35L跑道特别容易积水导致跑道湿滑无比,所以也需要对天马航空3054航班圣保罗空难承担责任。 PR-MBK号机性能数据机型:空客A-320-223设计商:空中客车工业公司乘员:机组2人+载员180人(最大)长度:37.57米翼展:34.1米高度:11.76米空重:424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7000千克最大商载:19190千克发动机:两台CFM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27E-A5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04.5千牛经济巡航飞行速度:850千米每小时最大载重航程:5700千米 实用升限:11890米https://mp.weixin.qq.com/s/gXc1jnFVa4nk30_BNSfL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