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点”,神妙“衄挫”笔法,已随风而逝了……

魏晋时期一般行书的点法在楼兰残纸中有着清晰的展现:笔锋硬挺挺地蹾在纸面上,像是用锤子敲打器物,当的一下,动作就完成了,形态质真素朴。
楼兰残纸选字
王羲之早期行书如《姨母帖》仍基本上承袭着这种古法。

《姨母帖》及例字:

孙过庭《书谱》云:“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里讲的是王羲之力变古法以后所锤炼出的有着复杂动作组合和丰富形态变化的新的点法,其用笔的要旨便在于“衄挫”。
所谓“衄挫”,是指笔锋如鸟喙般啄入纸面后异常迅疾地衄转顿挫,在一瞬间产生锋尖与纸面多维角度和方向的多次快速摩擦,然后或峻利地排出,或稳实地蹾住。
笔锋于点画内部的运动不再是一下子即敲击完成,而往往经历了多次反复的“衄挫”,却如电光逝火,爆发力极强,动作完成的单位时间一般甚至略短于古法。
《何如帖》“不审
《何如帖》“不审”二字,“不”字末点入笔微曲引势较长,就像写一个短短的横画,然后笔锋微微侧切,随即向斜下方再较陡直地翻切,略为转笔回提,使笔锋着纸充分,最后快带出一个形态饱满的狭长三角。
“审”字起首之点用笔动作的层次与之上的点法大体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入笔引势较短,在接近底部时增加了一个细微之极的小翻切,转笔回提幅度较大,出锋时意到而已。两个点的形态,一者舒张悠长,一者精悍充盈,毫芒之间,变化生焉。
《丧乱帖》“之”字
《丧乱帖》的“之”字之点,入笔刚断,点画上沿几乎呈现直线形,翻切近乎垂直,然后快速平推,点画下沿纯粹呈现直线形,整个点画形态就好像是一个剪去左首边一个小三角的长方块。
而同帖的“羲”字之点入笔扭曲,内翻切转后卷锋铺毫挑出,曲直之间,趣味良多。
《丧乱帖》“羲”字
王羲之行书的点法骨力奇绝,因势而变,用笔技巧上极度精微复杂的水准使后人甚至连略得其仿佛都成为奢望,几乎称得上是行书史上“昙花一现”的绝诣。
王献之《廿九日帖》字例
王献之简化父法,省略了那些需要以至强笔力为保证的“衄挫”变化,轻入微顿,形成丰润圆足的线条效果,把王献之《廿九日帖》“之”“不”诸字与前述王羲之同字的点一比较,便可以明显地显示出“小王”行书点法平易便学的优势。
后世行书点法,大体上是“小王”点法的一脉单传。然而“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的神妙笔法随风而逝,终不能不令人怅然若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