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往事 | 柳州老手艺(七)巧手裁衣三十载,一代风尚中山情
裁缝,也叫“缝衣匠”“成衣匠”,古代叫“缝人”“缝子”“缝工”“成衣人”等。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所穿的衣服大都靠裁缝匠量身定做。而今,随着时代变迁,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成为服装业的主流,曾经体面的裁缝行当日渐没落。
以前,“师父”是对有技艺者的尊称,学手艺得先拜师。如今,只有在影视剧里,我们才能看到正统的师徒情谊。“师父”这个饱含深情的称呼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所谓师徒一场,不过是徒弟目送师父的手艺被时代湮没,眼睁睁地看着机器的冰冷代替双手的温度。
裁缝师傅马怀志是一个“异类”,多年来他依旧坚守着师父传授下来的手艺,用温暖的双手裁制出一件件充满时代温度的服装。
马怀志,1964年出生于柳城县。1981年,他放弃学业,拜师学习裁缝手艺。刚入师门的时候,要从基本功练起,很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毅力与悟性而放弃,马怀志却像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别人学好几遍都学不会的东西,他一两遍就学会了;别人用三年才能学会的裁缝手艺,马怀志一年就出了师。
“我叫马怀志,这名字好吧?胸怀大志!知道我真名的人并不多,大家都喜欢叫我'老马’,我也觉得听起来很亲切,你们也可以这样叫我。”
老马告诉我们,裁缝这门手艺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才诞生的。早先没有缝纫机,裁缝师傅的主要行头就是一尺一剪。他们带着尺与剪常年在外做门头生意。在手艺行业当中,裁缝看起来最为轻松体面,殷富人家的绫罗绸缎、平民百姓的粗织土布都在他们的大剪之下“咔嚓、咔嚓”地被裁开,经过他们上下翻飞的巧手被缝制成各式衣裳。
“做裁缝的,男女皆有,不晒太阳、不肩挑背磨。四海为家的,坐吃袋不空;开个店铺的,稳坐如钓台。做我们这行貌似轻松,以前也确实让许多人羡慕不已,但其中的辛苦与繁琐是旁人体味不到的,惟有以此为业者最为清楚。”
老马的工作间——【老马改衣】隐藏在居民房幽深的小巷里,铺面并不大,一台缝纫机、一个两米宽的熨衣台、几把历经岁月的裁缝工具便是所有,这些年代感十足的物件彰显出一个老裁缝娴熟的技艺。吃饭的家伙越是古老,技艺便越是精湛。
老马的手艺是实打实的,量体裁衣对他来说只是雕虫小技,他的绝活是度身定制。“度”与“量”是两个概念,“量”重在外形,“度”重在心理。有经验的老裁缝在量人身材时,必同时揣度人的内心,依据一个人的年龄、职业、性格、脾气,为其裁剪出得体的衣服,这才是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
一架缝纫机、一个电熨斗、一条皮尺、一台锁边机加上一把大剪刀,这几样简单的工具就足够让老马游刃有余地为客户服务。
裁缝也有技能高低之分,就算有着几十年的经验,如果没有足够精湛的技艺支撑,是很难在这个行业站得住脚的。老马是个手艺人,他裁制的衣服做工精细,全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千针万线,都出自艰辛劳作,他不会也不懂“讨巧”与“省工减料”。
“中山装的做工是最难的,却是我最拿手的!”
裁缝活很多人都会,但真正能做出中山装立体气质的人并不多。只有真正摸透了中山装的灵魂,才能裁制出充满正统气魄的中山装。
“中山装的立领代表着民族特色,是它与西服最大的区别。后襟为一整片,中间不分剪,代表统一国家的理想;前襟的四个口袋,寓意士农工商职业平等、重视礼义廉耻思维文明;胸前的五粒纽扣,则是'五族共和’和'五权宪法’思想的体现;袖口的三粒纽扣,寓意'三民主义’;前襟两个口袋的笔架型袋盖,表示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说起中山装,老马如数家珍。
“做衣服就像修行一样,需要全神贯注。”老马一直以匠人的心态对待裁缝这个行业,他说自己喜欢穿着,爱好服饰,所以他干这行,爱这行,并钻这行。
“裁缝这个老行当看似古老,蕴含着传统的东西,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也没时间学做针线活儿,但在日常生活中,这门手艺还是很实用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裁缝收入很可观,那时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嫁娶喜事等都要做身新衣服。如今时代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全城到处都是服装店,专门买手工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还来我这里做衣服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他们对中山装、唐装有着特别的情怀。”
裁剪缝制不仅要手巧,还要心巧,懂得时代的潮流,懂得各色人等的内心,懂得衣服不仅仅是衣服,还是一种文化。从民国美人的衣香鬓影,到纽约大都会的T台,老马体味过了悲欢,感受过了繁华,风尚去了又回,潮流过了又还,不变的是他对中山装与唐装的情怀、对老手艺的珍视。//
文案=文珊 | 图片=花少 | 美编=象大湿 | 编审=何不何 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