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谈宜兴紫砂一厂老壶

玩儿紫砂壶的基本上都知道,“老一厂”的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基本上都是精品,而且很多的国大师、省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都出自于“老一厂”。那究竟什么是“老一厂”呢?

老一厂,指的是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老一厂的壶,指的是1997年国营结束前,一厂一车间生产的、较高档次的商品壶。先说一厂,其实在紫砂的发展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厂,只是在1954年,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聘请顾景舟先生等人带徒授艺。

▲紫砂一厂

在1980年,由史俊棠先生等青年辈陶手创立了紫砂工艺二厂,后来陆续有了三厂、四厂等。所以,台湾的商家为了区分,便将紫砂工艺厂出品的茶器称为一厂壶,一厂这个称号是外面人给的称谓。

▲紫砂二厂

紫砂历史上是没有所谓特定一厂的。

所以如今在市面上的所谓一厂徒工班、一厂特艺班等都是造假的,紫砂厂出品的底款就没有敲过所谓一厂的印章,壶友们可仔细辨别。

▲仿一厂老壶

一厂老壶

一厂老壶之所以被许多老玩家追捧,是因其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复制的特点,其时紫砂厂泥料优质,且对练泥、陈腐都有严格的要求流程。

所作陶手也都为科班出身,虽是批量生产有些细节不够但器形把握都可以,一厂壶追为被追捧的乃是其泥料的特性,以及其岁月沉淀之感。

▲部分老壶图谱

老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承载了岁月的厚重。

▲部分老壶图谱

一厂出品的老壶可以从标签以及其底款印章上看,一般的标签为椭圆标签、方圆标签、镭射卷标签或者无标签;底款多有中国宜兴、荆溪惠孟臣等,还有厂内陶手自己章的等。

50-60年代款

70-80年代款

港商定制款(80年代后期)

请饮中国乌龙茶(80年代后期)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80年代后期)

90年代庚午款

一厂水平

▲水平壶

一厂水平壶,这个特别拎出来讲一下,如今市面上所谓一厂老壶中,水平是最多的,也是壶友们比较喜欢的。但是,其确也是最泛滥的灌浆壶。

▲灌浆水平

此类壶表面明针都未光过,周身无接头,窑温偏低,无浆头无颗粒,是采用灌浆成型的壶。

所谓灌浆壶需要泥料极为细腻,至少在200目以上,而这样以来便失去了紫砂的透气的特性,且是以灌浆石膏模型一体成型的,失去了手工的魅力。

因此灌浆壶并不能成为紫砂壶,有许多商家以此却号称所谓一厂老壶,宣传泥料优质、泡茶极好,欺瞒消费者。以后壶友们见到这种水平壶,在一厂、老壶这些名头之下,更需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新手在刚接触紫砂的时候,不建议入手老壶。

喜爱老壶是个人爱好,但切不刻盲目追求,玩壶需要循序渐进,对紫砂的知识了解越多了,再入手就不会交学费了。

附:

紫砂工艺厂,1954年成立。紫砂二厂,1981年成立,由史俊棠与徐汉棠等人成立,和一厂一样主要为外销。紫砂三厂,1987年成立,主力外销,包括台湾以及东南亚。紫砂四厂,1987年成立,除紫砂用品外,另有茶具、雕塑等。

中日战争爆发后,厂房及龙窑遭毁严重,陶工四散流失,紫砂生产几乎完全陷入停顿的状态,紫砂作品与技艺在此遭受到极为严重的断层与打击。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据统计当时宜兴紫砂从业人员只剩二十余人,呈现百废待举的状态。

1958年,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建立(又称一厂),开始生产及培育艺徒,恢复紫砂产品出口,并尝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量,至此拉开“厂壶时代”辉煌,直到1997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民营化结束。

紫砂一厂老照片

二、厂壶的一生

厂壶时期可分为

一厂成立前期(30-50年代)

一厂成立初期(60年代)

旧土用罄时期(70年代)

绿标期(1977-1986)

白标期(1987-1993)

镭射标期(1994-1998)

下面将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代表壶型逐一介绍。

1、一厂成立前期(30-50年代)

【历史背景】

这一时期仍处于抗日和内战时期,紫砂产业受战乱影响几乎停顿,整体产量较少,但为之后兴盛近半个世纪的厂壶时代埋下了漫长的伏笔。可谓深夜中的点点星光。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的历史资料如下:

1952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紫砂器具的生产开始逐渐恢复。

1954年,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7人组建紫砂工厂,隶属【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开始使用特定年代印款,印款为楷书图章【宜兴 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 出品】。

底款: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

1955年,前墅、蜀山砂货行和蜀山南街紫砂工厂并成【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由顾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传授技艺。成立之时仍沿用【宜兴 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 出品】之印款,半年后即在出口茶壶上使用【宜兴 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出品】。直到1958年成立紫砂工艺厂为止。

底款: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

【代表壶型】

  • 钢盔盖,清末-1960年代初

钢盔盖

所谓钢盔盖,指的是壶盖比较凸起,其曲线类似士兵作战时戴的钢盔,比较钢盔盖和水平壶即可一眼看出区别。其样式于清末就已存在。一厂设立后,为了生产上的便利及成功率,新开发的模具逐渐将壶盖的弧度该为较平缓的样式,因此钢盔盖逐渐减少,而改制生产水平壶的规格。因此钢盔盖独有的形制是早期的特别产物。

钢盔盖

水平壶

2、一厂成立初期(60年代)

【历史背景】

1958年,由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为主的28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简称【一厂】,至此开启了“厂壶时代”。但刚成立时期,由于受到“大跃进”运动影响,急剧扩大产量规模,部分工艺品改采注浆成型,工艺较粗糙,此外因缺柴草而改用煤粉,使品质下降,供多于求而积压,直到1960年开始精简改善工艺。

【代表壶型】

  • 盖内(杯)字款,1960年代左右

八杯

盖内有落【杯数】款是一厂建立初期(1960年代左右)所用的落款方式。目的是促进紫砂壶产品的「商品化」,从而开发各类壶具,并订定标准型式及大小,将「款型名称」或「容量大小」以特定的章落在壶的「盖内」,以作为初期产品的说明。具体分类如下:

四杯-60cc、五杯-75cc、六杯-90cc,主流、八杯-105cc、十二杯-155cc,主流

六杯

十二杯

底款一般是六字章的【荆溪惠孟臣制】、【荆溪南孟臣制】、【宜兴惠孟臣制】,而不可能是【中国宜兴】(那个时候还没出现)。

  • 五行壶,1960年代之后

五行壶

与盖内(杯)字款一样,为了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提高销售量,资深陶工参考民国初年以前惯用壶型,其中五行壶1960年代之后生产的五种经典壶型,将「款型名称」以特定的章落在壶的「盖内」,其中盖内有落壶名款的只出现在1960年代。

分类:线漂、扁下、汤婆、扁蒲、太监(未出现在60年代,推测是70年代之后的)

线漂

扁下

汤婆

扁蒲

太监

  • 鸽嘴,1960-1990年代

鸽嘴壶

鸽嘴就是指壶嘴像鸽子鼓鼓的喉颈部。一厂建立后均以外销为主,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和日本,因此有专为日本人泡茶习惯所制作的【侧把壶】。

侧把壶

此外当时日本煎时茶茶叶习惯切短,泡茶时容易堵住壶口,为解决这个问题,先后设计出【鸽嘴】和【网孔】用以改善。1971下半年,当时根据日本客户的需要,国内还生产了一批球孔的茶壶。

发展历程大概是:

鸽嘴单孔(60年代)鸽嘴十八孔(60-70年代)鸽嘴球孔(70年代初)鸽嘴十四孔(80年代前后)

1. 单孔

3. 球孔

2. 十八孔

4. 十四孔

值得注意的是,60年代起,出口日本的既有单孔(大部分的四、六、八杯),也有多孔(大部分十二杯,少部分八杯),多孔也少部分应用在水平壶中。是不是很乱?反正只要记得当时出口,单孔的,多孔的,鸽嘴的,水平的都有就行。

  • 庭记,1960-1970年代中期

壶内底部“庭记”落款

指的是壶内的底部有【庭记】二字的特殊底款(只有一枚款型),生产于1960-1970年代中期,底款一般是1960年代的六字章如【荆溪惠孟臣制】、【荆溪南孟臣制】、【宜兴惠孟臣制】,或者是1960末到1970年代的六四章【中国宜兴】。普遍作工精细,修整到位。

由于1960-1970年代不习惯标记作者,推测是一厂有名的陶工【王庭梅】所制。

3、旧土用罄时期(70年代)

【历史背景】

1960年代末-19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中国宜兴】六四章(即落款的长宽比约为6:4),1970年代中期才出现七三章。此外,由于不断加大产量,黄龙山等几个矿坑传统高品质红土资源日渐减少,成本渐长。1970年代中期,出现内紫外红(以紫砂为主体,外淋红泥浆)的紫砂壶商品。因此70年代也可谓是旧土用罄时期,一些对紫砂壶土胎特别注重的爱茶者便以此作为收壶的断代。

内紫外红

【代表壶型】

  • 文革壶,1966-1976年间所生产的紫砂壶

文革壶

受到当时文化大革命影响,文革壶早期(1966-1972)特点是镌刻毛语录诗词,毛爷爷头像,或者花鸟山水等。

文革壶

问题是,国外不好这口啊!最后政治使命干不过饱肚子。1971下半年为创造外汇,开始发展出新的壶型,装饰上也恢复传统的与茗茶有关的铭文。

  • 请饮系列,1970-1990年代

请饮中国乌龙茶

1970年,【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和【畜产公司】合并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因此造就一批壶身刻有【请饮中国乌龙茶】系列的紫砂壶作品。

1970年代唯一底款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厦门支公司】的二十二字款,常见的人名款式【巧英】、【梅云】、【银凤】、【慧芳】等。均为红土制成。

请饮中国乌龙茶(梅云)

1980年代后部分出现紫砂的请饮系列,底款分三种,一是和70年代类似的【二十二字】,二是比较细长的底款,分【二十二字】和【二十三字】(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厦门支公司)两种。

70年代底款(粗宽)

80年代底款(细长)

4、绿标期(1977-1986)

【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为了提高产量,出口(台、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为主)赚取外汇,宜兴一厂做了几项重要变革:开发更多的壶型及款式,增加花货。全面允许壶手使用其全名作为底款,促进壶型的创作和多样。修改模具以加快生产速度,但精致度降低。

此外为满足国际贸易的规范要求,【MADE IN CHINA】绿标就应运而生。

绿标

1980年代因两岸政治紧张,台湾不得进口中国产品,因此会出现底款磨掉的情形,甚至舍弃【中国宜兴】底款改为【荆溪惠孟臣制】(字形较乱)、【荆溪姓制】的底款。一般由出口到香港再转运到台湾。

80年代【荆溪惠孟臣制】

【代表壶型】

  • 绿标商品壶,1977-1986

绿标商品壶

特点:除了当时时期常见的产品(特点为盖唇厚、盖墙长、壶体较厚实粗犷)以外,还有【内紫外红】的产品和【荆溪姓制】的花货大量出现。

5、白标期(1987-1993)

【历史背景】

1980年宜兴新设立了【紫砂二厂】,一厂为了显示“老大哥“”的地位,与二厂的产品有所区隔,于1981年设计了【方圆牌】商标,一开始是印在外包装的纸盒上。

白标

白标商品壶

1987年,宜兴设立了【宜兴紫砂工艺三厂】和【宜兴紫砂工艺四厂】。一厂为增加辨识以区隔其他厂的产品(你这是多不待见……),开始使用菱形标签,上面印有【方圆牌】和【YEXING CHINA 紫砂】字样。兼具出口的作用。

不同形式的白标

【代表壶型】

  • 纪元年款紫砂壶,1987-1998

纪元年款紫砂壶

纪元年款厂壶是底款中出了【中国宜兴】之外还有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元的年份,最早从1987年起由香港壶商定制,直到1998年,宜兴紫砂壶厂已民营化。常见的有1987年的【丁卯年】,1989年的【己巳年】,1990年的【庚午年】(产量最多),1996年【丙子年】等等,并非每年都有纪元年款,应是根据当年香港壶商是否定制而生产。是年份确定可考的“末代厂壶”。

6、镭射标期(1993-1997)

【历史背景】

随着现代设计思潮更广泛的渗透到艺术的各个领域,紫砂壶的发展也变得异彩纷呈起来。名家壶日益兴盛。此外作为商品壶,之前纸质标签防伪力度不够,开始使用的镭射纸圆形标签,用以区分一厂和其他厂(好个亲兄弟,明算账!)。直到1997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改制为民营,结束了厂壶时代。

镭射标

【代表壶型】

镭射标商品壶

90年代的壶在作工方面较不重视细节,土胎方面种类多样,原矿土、拼配土、甚至有加入发色剂的土胎,品质参差不齐。

三、不同时期紫砂壶对比

很多入门紫砂的小伙伴和小编一样,都很困惑到底是什么年代。要是能一眼看出,那得多香!。经过我一番学习琢磨,应该全面地从整个紫砂体系:土胎、作工、窑烧、落款综合判断才更准确。具体总结如下:

整体而言,随着年代推进,土胎由粉粉的平光砂质感变为油亮偏红的釉光感,渗水性变差,作工渐粗糙,手工痕迹渐消。不同时期对应的落款也不同。

有了这套方法论,就可以鉴别各个时期的紫砂壶了……个鬼。毕竟鲁迅曾说过:不结合实际的方法论都是不可靠的!(鲁迅:呸,我什么时候说过了?)。因此理论只能作为参考,大家还是要在实际中多接触,多摸索,多比较才好!

四、落款总汇参考

作为一般入门玩家,土胎不容易辨识,作工不容易区分,窑烧就更玄乎了。但是!落款,落款,落款它容易啊,一眼就能看到,还能大家一起来找茬。于是小编发现新大陆一般激情四溢地去了解各个落款,发现

真丫的多!

为啥光【荆溪惠孟臣】就有这么多个不同版本……还真就成了“大家一起来找茬”了。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求知心态,小编努力整理了各个时期的常见落款,虽然不完整,但作为参考(装逼)也是极好的。

部分落款总汇

托款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很奇怪为什么60年代的落款大多是【惠孟臣】呢?

紫砂壶自明以来,名工能手辈出,所制砂壶无论从泥料调配、器形把握、工艺细节等皆是到位,而作者也因此声名远播。于是,便有了【托款】的习惯,即在落款处假托“名家”的底款,更彰显壶的价值。其中惠孟臣就是一大制壶名家,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荆溪(宜兴)人。

文化人说了:“托款怎么能是抄袭呢?这是欣赏和参考!”

五、Q&A

看到Q&A就知道快尾声了,是不是长叹一口气?哈哈哈,我准备了9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为啥不是10个?

——闭嘴,绝对不是因为我想不出最后一个!

1.  紫砂壶和其他茶器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紫砂壶最大的特点是双重气孔结构。紫砂在窑烧收缩过程中,由于不同矿物之间收缩程度不同,导致双重气孔结构的形成。

双气孔结构图

分别是团聚体周围的矿物与团粒之间形成的链状气孔群 团聚体内部各矿物之间的内部气孔。这些气孔结构密密地分布在紫砂壶表面和内部,使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保温性、透气性,有利于茶叶浸出物溶出。

2.  朱泥和紫砂有什么区别?

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其中最容易混淆的是紫砂红泥和朱泥。本质上两者原矿、作工、烧结温度、收缩比、成品表现等各个方面都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紫砂红泥原矿

朱泥原矿

紫砂红泥壶

朱泥壶

3.  宜兴紫砂制作工艺如何?

宜兴紫砂工艺十分繁复,为方便大家有个整体认知,下图可作为参考,如果有兴趣可以就图中的关键字具体搜索了解。

4.  怎样算是一把好壶?

一把真正的好壶应从多个方面整体去评鉴,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独断。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

泥料(土胎)

又分净度和润度。净度指的是练泥工艺的精细和优劣,影响着泥料粗细及颗粒分布均匀与否。而润度由制造与窑烧工艺决定,影响着成品色泽与肌理(砂质平光或是泥质润泽)。

作工

极其考验壶手的功底,反映着器物的造型,线条流畅度,素面饱满度,整体的神韵。需要扎实精练的工艺,细致到位的修整。古壶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到了早期壶,作为出口的商品,引入模具、灌浆等技术提高产量,从50年代底——90年代底,可以明显看到手工感渐渐消失。即使是同一时期,作工精细度也有区别。

70年代厂壶(作工较粗)

70年代厂壶(作工较细)

窑烧

窑烧温度足够,烧结程度高,呈现出器表的浆面和润泽感。

窑烧温度偏低,呈暗色磨砂感。

窑烧温度偏高,胎表可能略有气泡,或易融出【杂质黑点】,或是【失烧点】,即泥料中不纯物烧失后存留的小凹洞。

款印

款印可作为断代及验伪的标识,凡名家属印势必请托书家用心刻印。即使作为商品壶的厂壶,每个时期也有统一的落款标准。但当今伪印十分容易且相像,仍需结合泥料、作工、窑烧情况综合判断更好。

5.  不同壶型的适茶性?

紫砂壶形“方非一式,圆不一相”。难道只是为了好看吗?

是的!

哈哈,开玩笑,自然和适茶性也有关。从明代起紫砂壶就和茶相融相伴,各种不同的壶形对泡茶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个人建议,个人建议,个人建议!

乌龙茶的话,壶宜小不宜大,宜圆不宜方。

香型茶宜红泥,直流嘴,出水强而容易散发茶香。喉韵茶宜紫泥,三弯嘴,出水柔缓,茶汤厚实。

部分紫砂壶形参考如下:

不同壶型(一)

不同壶型(二)

不同壶型(三)

6.  新壶如何开壶?

先用海绵将新壶里外轻轻擦拭干净,再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10分钟以上,目的是使壶的孔隙打开,因此壶表面会自然附着一层小气泡。清洗后置于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自然阴干。

小火煮壶

7.  很久未用的旧壶(含茶垢)如何处理?

紫砂壶因较高的孔隙率而具有透气性。经久未用的壶泥质上的孔隙一般都完全风干了,不适合一下子滚水冲泡。此外茶垢已经积累渗透在孔隙中,建议如下:

(1)先将壶浸泡于冷水,使孔隙渐渐打开。

(2)加入一小勺的小苏打粉浸泡过夜,慢慢溶解茶垢。

(3)用丝瓜布或海绵轻轻擦拭茶垢处,清理干净后,用清水冲洗。

(4)浸润于清水,小火煮5-10分钟以去除苏打粉残留,自然晾干。

(5)用茶泡养两周后可正常饮用。

8.  日常如何泡养?

紫砂壶清理干净之后,只要经常使用泡茶,并顺带轻轻擦拭壶身,泡完需及时清理茶叶,内外清水冲洗,翻开壶盖自然阴干,日久便能养出温润质感。

养壶前后对比

9.  如何区别手工壶、铁模和石膏模?

本质上需要了解制作流程才能正确区别,参考点如下:

手工壶:壶盖和盖墙是分开制作再粘合到一起,结合处需要用到【脂泥】进行粘合。在窑烧过程中,脂泥和紫砂收缩比不同,因此成品时在壶盖内壁的结合处会有一圈“凸起的环状”,那就是脂泥。

手工壶盖

铁模:一厂60-70年代多用铁模进行半手工制作,铁模脱模时不太方便,需要旋转取出,因此在盖内会留下泥云状的环形线痕迹、盖墙一般较短(长墙铁模不易脱模)以及盖顶圆滑,盖帽转角明显(铁模本身形制特点)。

铁模壶盖

石膏模:因为铁壶脱模不易取出,容易留下痕迹等不便,一厂80年代后改革为石膏模制作紫砂壶,整体特点是:无云泥状痕迹、盖墙有长有短、盖帽转角较缓和。

石膏模壶盖

(0)

相关推荐

  • “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官窑老一厂80年代绝版作品今晚震撼来袭!

    在蠡河岸边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蜀山遥遥相望.这里就是宜兴紫砂工艺厂,被称作紫砂界的"黄埔军校"."大师摇篮".宜兴紫砂厂历史悠久,培养了一批批的制壶名家,有 ...

  • 宜兴紫砂的泥料标本

    宜兴紫砂的泥料标本

  • 紫砂一厂老壶资料完全版,一厂老壶可遇不可求,壶友必备一键领取

    最近几年,紫砂收藏界开始兴盛起收藏紫砂一厂壶的热潮.宜兴紫砂一厂建厂历史悠久,从1958年直到1997年,如今台面上的制壶名家几乎都是从紫砂一厂出来的.喜欢紫砂壶的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喜欢紫砂泥料,而紫 ...

  • 紫砂一厂老壶,你手里有吗?

    一厂老壶,你手里有吗? 文丨砂海墨韵 新手玩家对一厂这个概念可能不太了解,而有些老玩家却对一厂老壶情有独钟. 今天和大家聊聊一厂老壶. 一厂之名 先说一厂,其实在紫砂的发展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厂,只是 ...

  • 为什么所谓的一厂库存壶、回流老壶,不值得买?

    紫砂一厂是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1955年在政府的号召下集齐了"紫砂七老"创立工厂,直到1997年结束国营改制为民营. 紫砂一厂 40余年间,一厂培养了大批紫砂大师,他们创作 ...

  • 紫砂一厂的老壶,你有几把?

    新手玩家对一厂这个概念可能不太了解,而有些老玩家却对一厂老壶情有独钟.今天和大家聊聊一厂老壶. 一厂之名 先说一厂,其实在紫砂的发展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厂,只是在1954年,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聘 ...

  • 浅谈如何鉴别新老瓷器(图文并茂)

    在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中,陶瓷造型既是构成陶瓷艺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陶瓷功能和装饰纹样的载体. 回顾整个陶瓷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推动陶瓷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然后是科学技术和工艺技巧的进步.在 ...

  • 染整课堂│ 染厂老对色师傅,为什么加色不会爆 ? 原来有窍门

    这里是[印染学习与交流]主编财爷:每天学习一点点是我们生活的态度!终身学习是我们社群每个人的目标!2021年,我的口号始终不变:[爱印染,爱学习!].加财爷微信:13857445503,有生产技术问题 ...

  • 无名老壶不要扔,可能价值3000万!

    提起"紫砂名家""拍卖"等字眼,很多人都会想起顾景舟.蒋蓉.汪寅仙.陈鸣远等大师级别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然而,还有这样一类作品,它们的作者有的已不可考 ...

  • 浅谈古瓷上的老光

    古瓷经过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沉淀,一路走来可谓复杂而又简单,复杂的是他与周边所处的各种不同的环境物质接触后发生了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这种变化是自然的和谐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简单 ...

  • 老徐谈茶144:老绿茶能喝吗?存茶的概念从何时开始的?——图文

    今天这期节目和往常不一样,我带着我的美女徒弟来做这期节目.她是一个90后,也是一个我的关门弟子,姓李.今天聊的是有关老绿茶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是我徒弟无意当中看到的一个视频,然后她有很多东西不是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