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余开良打破空战魔圈的不败神话
余开良打破空战魔圈的不败神话
1952年,余开良所在的空军17师49团奉命参加抗美援朝,驻扎在辽宁大东沟机场。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颁发给他的飞行员编号为“1355”号,飞行代号为“185”。
1953年2月7日黎明,刚刚做完战斗准备的余开良放下飞行帽,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师长李树荣直接向他下达命令:“余大队长,现在在平壤以南,发现一批敌 F-4U 海军战斗轰炸机,正对地面轰炸、破坏,你们马上起飞,秘密出航,直插大同江口,坚决消灭敌机!”
余开良回答完“坚决完成任务!”,立即率领陈泰渠、耿同清、李春孟等战友奔赴机场。随着两颗绿色信号弹升起,余开良和战友们驾驶米格15战机呼啸着离地升空,四机编成右梯队战斗队形,向平壤方向疾驰。当飞机到达平壤西海岸时,耳机中传来“前线指挥部”指挥员高昂有力的声音:“ 185,敌机在镇南浦一带空域,正在对地面轰炸破坏!”顿时,余开良热血沸腾,心中暗暗骂道:“狗娘养的,今天我非要教训教训你不可!”余开良命各个战友投掉副油箱,加大油门,爬升至2000米搜索敌机。
不一会儿,3号机耿同清报告:“ 185,左前下方发现敌机 5架!”余开良循声望去,只见5架敌F-4U象5只绿头苍蝇,正在海面上飞行,他当机立断命令僚机:“我攻击,你掩护!”接着来了个急转弯,绕到背向阳光的有利方向,占据了攻击位置。
当余开良即将按动炮钮时,发现5架敌机形成厂一个圆圈队形,向南逃去,他瞄准圆圈右侧一架敌机,还未到最佳开炮距离时,便遭到左侧一架敌机火力拦截。余开良立即向右上方拉起上升转变脱离。
此刻,余开良意识到,这是狡猾的敌机运用的“圆圈战术”,这个“怪圈”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战术主要特点是:各机互为首尾、互相掩护,形成一个严密的“空中堡垒”,无懈可击。敌人凭着这种战术,多次占过我们的便宜。
当余开良再次重新占据攻击位置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在陆军攻敌碉堡时采用主攻、佯攻取胜的情景,立即命令 3号机:“你攻击圆圈左边,我攻击右边!” 3号机耿同清立即瞄准左侧一架敌机,先敌开火,三炮齐发,压制住了敌机的火力。余开良趁机瞄准圆圈右侧一架敌机,“咚、咚、咚”,三炮齐射,一架敌机拖着浓烟栽向大海。同时, 3号机也击落敌机一架。这些不可一世的“空中霸王”,这次栽到余开良他们手上。剩下的敌机见状不妙,慌忙向海上逃窜。余开良紧追不舍。
狡猾的敌机依仗其飞机低空性能优越,急速降低高度,贴海飞行。只有几十小时飞行时间、从未进行过海上训练的余开良毫无畏惧,一推杆也追了下去,此时他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敌机跑掉。”不巧,耳机中突然又传来指挥员的命令:“在沙里院附近发现敌F-86飞机8架,你们马上返航!”此刻,余开良杀敌心切,岂能眼看到手的猎物逃脱。虽然不到最佳攻击距离,他还是按动炮钮,三条火舌喷向敌机。
此时,清晰的海浪扑面而来,高度表几乎指“ 0”,余开良顾不上看一眼敌机是否被击落,赶紧手拉驾驶杆,很重拉不起,用双手拉还是很重,情急之中他轻轻一点尾部减速板,机头很快抬了起来,海面上被卷起的浪花从机身下一掠而过。事后,经照片判读和无线电收听,这架敌机被击伤,后在返航途中飞行员弃机跳伞,得以逃生。
当余开良和战友们驾机胜利返回机场时,欢呼声已经响成一片。后来,当“空联司”和苏军飞行员得知年轻的中国飞行员,打破二战中从未被打破的“拉夫贝雷战术(即圆圈战术)”时,异常惊喜,特意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苏军飞行员也个个竖起大拇指叫好。
“拉夫贝雷战术”即是“圆圈战术”,是德国一名飞行员创造发明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战术还从来没有被打破的记录。因为它的战术长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它形成一个圆圈,构成一个 360度球形火力网,互相掩护好,不管对方从哪个角度进入攻击,它都能进行火力拦截射击,使对方不易接近瞄准,余开良第一次攻击未成功就是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因为它的整个编队是螺旋式地下降高度,并在下降高度的同时,向预定方向前进,有利于变被动为主动。中国空军飞行员,仅仅飞了几十个小时,就打破了任何人都没能打破的“拉夫贝雷战术”。
由于成功击破了敌人吹嘘的“拉夫贝雷战术”(即“圆圈战术”)的神话。中朝联合司令部、政治部授予该飞行中队为“余开良中队”称号,余开良被授予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