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兴‖走!去丹江口水库看大坝

2020年9月4号是我摩旅生活中又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按照之前和摩友小王的约定,我们二人计划骑摩托车去丹江口市丹江大坝游览观光。

由于心中充满了对丹江口大坝及库区景色的向往与期待,早晨六时四十分我便怀着迫切的心情提前到达丹凤县城丹江河南岸李先念雕像广场,等待小王七点到达一同出发。

在等待小王的空间,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情注目凝视李先念雕像,不由得使我浮想联翩,李先念及红二十五军的将士们在陕南丹凤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又历历在目:

庾家河的山岭上,洒下了红军将士们斗顽敌的鲜血;龙驹寨镇西岭的坡土里埋葬着七八名红军战士的忠骨;商镇丰地沟的农家院舍留下了李先念、汪锋等红军将领主持召开成立豫、鄂、陕边区政府的身影。正是无数先烈们的流血牺牲与无私奉献才换来了今天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记住昨天,珍惜今天,心存感恩,笑口常开!

凉爽的晨风,清新的空气,险俊的山峰,葱翠参天的林木,妩媚可爱的小鸟是家乡独有的特产,是大自然为我们此行呈现的最佳礼品。我们二人犹如一老一少两条对生活充满了激情的蛟龙穿梭在幽静的山谷间。

竹林关镇是县域重镇,位于县城东南方,素有丹凤小江南之美誉。今天路过此镇,又勾引起了我的一段无法释怀的往事,讲出来不但有点羞涩而且还有点偏离主题,不讲出来又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十六七岁那几年,为了生存,曾经天不明就动身偷偷地拉着架子车到竹林关赶集(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收些蓖麻子、绿豆、黄豆到县城卖了换些差价钱补贴生活。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一个和我年龄大小差不多的脸四方,眉浓郁,眼水灵,鼻高挺,口似仙桃的姑娘手里提了两只红羽大公鸡,“喂!卖多少钱?” “我妈说两只叫卖一块二毛钱。” 这姑娘说话的声音如同丹江河水清脆甜美。“太贵,七毛钱我买下。” “不敢、不敢!我妈说卖鸡的钱给家里称几斤盐,灌一瓶煤油,有多余的了给我买手巾哩!” 唉!和我一样也是穷苦人啊!“那好!我再加二毛,你再让几毛,九毛钱我买下。” “这、这,这倒咋办呀?(思量了一会儿)那好吧!要么卖给你算了。” 那时的生活就是如此,乡亲们的油盐钱全都生长在猪、鸡等家畜家禽的身上。

当时正置青春萌动期的我当第一眼看到姑娘时心中不由得猛地一颤,一股激流迅速从脚底涌入头顶,我的心被姑娘的秀丽打动了,尤其是她的一双水汪汪充满了灵气的大眼睛,像一只舞动着翅膀的小蝴蝶钻进了我的心窝,搅得我心神沸腾,第一次出现了青春效应。在和姑娘对话时荷尔蒙促使我想多看几眼这位身材苗条、容颜美丽的姑娘,但却担心被姑娘发现而不敢正眼直看,越不敢正眼直看却又越想正眼直看。此刻的姑娘宛若一朵美丽鲜艳的花儿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既羡慕她,想去抚摸感受她,却又怕惹恼了她。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既有渴望,又有胆怯的复杂心情。那次买鸡和姑娘交谈的整个过程中,我的目光虽然一直落在鸡的身上,但眼睛的余光和心却始终挂在姑娘脸上和身上,那段初次有了欣赏对方的美妙时刻使我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文友丹凤晒晒是我近年结识的新朋友,今天途经竹林关,一定要去他的“东坡书屋"走访他。初次与晒晒认识时,总感到他好像生活在缺吃少喝的困难年代。身材单薄,脸庞清瘦,如果刮来一股大风没准能把他吹到天上。但他却向人们印证了一个古老的话题“人不可貌相!” 与晒晒相处之后方才了解到他的人虽清瘦,但肚子里的文学素材却非常充实,不但散文写得好,诗歌也拿手。自己还办有“晒丹凤”网络文学平台,并身兼丹凤棣花古镇“平凹乡土文学研究院”编辑要职,为丹凤的文化宣传,文学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也帮助我编辑并向《今日头条》等平台推荐了多篇文章。

友晒晒出于对文学的炽热,在没有任何酬劳的情况下,无怨无悔,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平台为广大文学爱好者编发文章,他的友情和乐于奉献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告别了文友晒晒,我和小王向着目的地丹江口大坝一路驰骋。越过了商南县金丝峡镇、过风楼镇、青山镇,眨眼间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荆紫关镇位于丹江河中游,是昔日里丹江岸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与上游的竹林关码头、船帮会馆码头相得益彰,为丹江航运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游览了古镇荊紫关,我们二人向途经地郧阳县进发。沿途的农户正在收获芝麻、花生、苞谷。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喜悦的表情,我的心里也跟着一块高兴。我是庄稼人出身,自然能够体会到庄稼人洒下了汗水,付出了心血,换来了秋收的果实,心里美滋滋的成就感。

下午两点许,我们进入丹江口水库库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即将成熟的稻子在阳光下被风吹过,金色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推向了摇远的天边,又从摇远的天边滚滚扑面而来。似乎要将我们两位来自远方的客人揽入它的博大胸怀。此情此景极大地触及了我的兴奋神经,急忙停车取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四十多年前,我的家乡也曾有过每年农历八月份前后,丹江河两岸由平日的绿洲转瞬间变为金色的海洋,四处稻花飘香、稻浪滚滚,沉甸甸的稻穗见了养育它的人们就弯腰答谢!秋风吹来,金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将丰收的喜悦拥入人们的怀抱,为人们献上醉人心田,风光如画的美景。

如今,楼房林立,侵占了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人们居住的房子虽然变得明亮宽敞,但视野却变得深沉狭窄,迎面一堵墙,抬头一条缝。看来这世上真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近了,近了,离大坝越来越近了!我们绕过了一座座低矮的山丘,跨过了一座座长短不一的大桥,迎面而来的是这座山沟的水似锦带般连着那座山沟的水,处处山水和一,景色美不胜收。

小王之前曾和朋友来过丹江口水库大坝,下午四点多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驶离国道,经过一片茂盛的桔园来到水库岸边。我平生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丹江口水库,站在水库岸边,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碧水连天的江面;远处隐约可见丹江口水库大坝犹如一条巨龙横卧水中;近处的江水清澈透亮,平静得似一面镜子,岸边的青山被它尽情地揽入怀中;一对白鹤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贴着水面畅翔。青山、碧水、巨龙、白鹤绘出了一幅绝世画卷,我顿时有了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想起近些年我的家乡人民为了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的良好愿望,先后分批分期治理了县域内流入丹江河的支流体系,采取了修坝砌练、磊挡墙打护坡、污水治理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昔日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今天清纯洁净的一江清水。作为身居丹江上游的丹凤人,我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离别时,我禁不住心生恋情,亲切、难舍油然而生。眼前清亮亮的库水是来自我的家乡,它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势不可挡的丹江大河,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穿山越岭奔腾不息,经过了三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丹江口水库,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着送往北京的千家万户,造福于北京人民。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捧起一掬水含入口中,又捧起一掬水洒向脸上,让它为我滋润心田,为我抚慰面颊,让我们在异域他乡紧紧相拥!

经过一坐大桥时,桥上有几位中老年在钓鱼,我二人怀着好奇心急忙停车驻足观看,但见距桥面落差大约二十米的水面上一群又一群鱼儿悠闲自在地游荡着,所过之处波光粼粼。钓鱼者将饵料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状毫不费力的自高而下抛入水中,稍时过后便将鱼钩提出水面,无论钓没钓到鱼,继续重复着上一项动作。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兄钓上了一条六、七寸长的鱼,那条鱼极像生长在我的家乡丹江河里的花瓣鱼,但它的身体上却没有花纹,通身白中带着浅淡的黄色,在阳光下面如金似银闪亮耀眼,招人喜欢。我急忙对那位老兄言道:“您先别往袋子里装,让我照张相。” 但听那老兄操着浓重的河南乡音凶狠狠地说:“照,照,照!照啥哩照?别照,看看就中!” 我即刻意识到我的举动可能触及了他的隐秘,当即收起手机并顺口回道:“好,好!不照了,不照了。”

金色的阳光西斜而下照射在农家的院舍上、山坡上、水面上、大桥上,处处尽显秋的浪漫辉煌!又宛如大自然为了迎接来自远方的两位热爱生活、热爱骑着摩托车周游四方的热血汉子而特意搭配的盛装。

下午五点多,我们二人经过了十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中游了荆紫关、吃了两顿饭),行程三百三十九公里,终于到达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景区。寻找旅馆住下,停放好摩托车,安顿好心情,驱除一路上的舟车劳顿,为明天登大坝游览观光做好充分的准备。

闲暇时刻我们亲临大坝,站在大坝身旁目睹它的雄壮豪迈;领略汹涌澎湃的江水向前一路狂奔;感受生活在库区附近的人们在水边洗衣纳凉;更有数名中老年男女在洒落着斜阳余辉的江水里似欢快的鱼儿一般尽情畅游,为驻足欣赏、羡慕的人们展现了他们的生活风采!

九月五号清晨,凭身份证享受了半价门票,过了安检通道,我怀着期待已久的心情坐观光车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

身临向往已久的大坝,心中难免激情四溢,真想大喊一声:大坝你好!有一名倾慕你的老头儿看你来了。但却担心惊扰了别的游客而深藏腹中。看着如巨龙一般逶迤雄伟的大坝,我就产生了一种站立于龙体上的优越与自豪。举目远望,库区水面碧波万倾,渔舟鸥影似繁星点点;湛蓝的库水与青翠的群山相依相拥,山水一色亲密无间;天上的白云扮做白鹭从水面上空飞过,为景区增添了灵动之美;一艘巨大的游轮停泊在码头期待载着游客游玩观光;一尊坐落在大坝上的大理石上雕刻着鲜红醒目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吸引着游客纷纷与之合影留念;回首眺望,丹江口城区的楼房林立,鳞次栉比,粉墙黛瓦尽收眼帘,触景生情,不由得使人感到坝上风光无限好,只恨来迟不曾早。

一九五二年十月三十日,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缺水,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从此开启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

丹江口水库大坝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坝高176.6米。库容290.5亿立方,水域面积1050平方公里,年均向北方供水95亿立方。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享有亚洲天池之美誉!

一组组数字承载着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为新中国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

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丹江口水库在新中国建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人们将世代称颂丹江口水库给北方四省市、二十多座城市的人民所创造的永恒福祉!

再见了!丹江口水库景区。再见了!丹江口水库大坝。我一定把你美丽如画的风景,气势恢宏的建筑用文字的方式呈现给热爱生活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来领略你的秀美,感受你的风采。

作者简介:冯元兴,男,生于一九五八年。陕西丹凤人,小学文化。热爱文学,热爱生活。时常写点短文分享给同学朋友,不为博彩,只为抒发胸中对当今美好生活的感悟。

自二O一七年以来先后有文字发表于《写作嘉年华》《商洛日报》、《今日头条》、《陕西农村报》、《商山红叶》、《商洛作家》、《晒丹凤》《先生来啦》等报刋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系贾平凹乡土文学研究院院士、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冯元兴‖二姐

冯元兴‖喜赞百姓新生活

冯元兴‖家乡的红薯

冯元兴‖一封家书

(0)

相关推荐

  • 【126】第四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余建华作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余建华(四川) 朋友,这几年你到北京出差.旅游的话,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饮用水比原来要更加甘冽.清甜了.是的,饮水思源,这是因为一渠清水来自1277公里外的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丹江口水库. ...

  • 赵晓雨​ | ​渠首赞歌

    渠首赞歌 文|赵晓雨 我的家乡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邻汉水,是一处三面环山.中间开阔的盆地,恰又处在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宜人,雨水丰沛,人们世世代代在这 ...

  • 长篇小说《丹水谣》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写在前面的话 在介绍长篇小说<丹水谣>之前,先发一段曾经在公众号发过的文字,这段文字介绍了这几部长篇小说的关系.接下来几个月,将为读者奉献同一个题材的第二遍讲述,那就是<丹水谣> ...

  • 丹江口水库到底是属于河南还是湖北?很多人被名字和地图误导了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面宽广浩瀚,被誉为"亚洲天池"!但是一提起丹江口水库,似乎总是会引发争论:丹江口水库属于河南还是湖北? 一听到"丹江口水库&quo ...

  • 《清江北流去》之一:故事简介

    友情提示:明天起,<清江北流去>将在丹江湖畔公众号刊发,每天一万字,大容量原创小说,无偿奉献给读者! 小说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移民搬迁为背景,以李丹花的三次搬迁.六次创业为主线 ...

  • 《丹水谣》连载5:我在丹江口建大坝(下)

    李丹花愉快地接受了照顾王一东的任务.王一东比李丹花大一岁,但是,上学却比王一东晚了整整四年.解放后,丹花10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那个时候,比她大一岁的王一东已经快小学毕业了. 王一东的父亲王长来是淅 ...

  • 《清江北流去》之十五:1961年,淅川县委一份报告惊动了党中央

    本章内容提要 县委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青海返迁人员的生活困难.屈书记顶着压力,向中央.省.地发出信函,反映真实情况,得到了重视和救济.丹江口大坝龙口即将合拢蓄水,侯坤决定从大坝工地上抽人组建移民工作 ...

  • 《丹水谣》连载3:我在丹江口建设大坝(上)

    丹江口大坝建设工程淅川工地上,3万民工正在黄土岭上奋战.架子车来来往往,挑着土筐担土的人排成队.挖土声.车轮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山顶上,10余只高音喇叭正在播放淅川民歌<放风筝>: 三月 ...

  • 孟庆国 | ​江河有源 ——《史话邓州》续篇

    江河有源 --<史话邓州>续篇 文|孟庆国 谨以此文献给半个多世纪以来, 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州 人民及参与者.建设者! 前段时间,我写了<史话邓州>一文,在<花洲 ...

  • 汉江策论:河南和湖北,现在开始争夺丹江口水库?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是在讨论丹江口水库到底是属于河南还是属于湖北的问题.文章下面,湖北十堰和河南南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看到这个文章,我感到很奇怪,奇怪的原因是:这事还有什么争议吗?且不说十堰和南阳前段 ...

  • 《丹江女人》之爱花(1)

    第一章 古城恋情(1-4) 1 丹江口大坝动工以前,南阳以外很少有人知道淅川这个小县的名字.淅川人依着丹江河,生活在淅川.板桥川.顺阳川的三川平原上,过着殷实.稳定的生活.1958年9月,丹江口大坝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