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一定要盘腿?冥想的本质,其实很简单
冥想,根据网络百科定义,是瑜伽经经常使用的静心方式,佛教道教则称之为打坐。盘起双腿,阖上双眼,聆听远方声音、感受空气流动,让大脑放松,把心带出来。
一年前开始接触冥想,身为初学者,起初我的步骤很制式化,就是挺起脊梁盘坐床上,放个大自然音乐闭目15 分钟。睁开眼睛,我惊讶视野一片清明,精神抖擞,喜孜孜地传讯给长期冥想的友人说:“我觉得好有用,而且好简单喔!”
朋友告诉我,一周后再来找他汇报感想,话不要说太早。盘腿挺背,压力反而变大,果不其然,三天后我就产生想要放弃的念头。就我的情况论,我在冥想中遇到最艰困的状态就是腿好麻,盘腿久了,你会感受到大腿持续酸刺,然后你就会开始驼背,希望能藉由调整动作缓解酸麻感,但没什么用。
我开始分心,感觉自己上半身跟下半身似乎都不在一个平衡状态,脑袋难以放空,想的都是大腿好酸、背无法挺直,各种阿杂。接着每天早上起床,一想到冥想我就觉得烦躁,心想要「撑过」那段腿酸背痛的时间,真是让人痛苦。
过几天和朋友聚会,和他聊到冥想的瓶颈,朋友一句话就点破我的盲点:你又不是在修行,你是在放松耶,就用你最舒服的方式去冥想就好啦! 我恍然大悟,对啊,不就是求个身体放松而已,规规矩矩一大堆干嘛?
隔天我重启冥想,但这次,我不打算照著书上正规途径走。躺在床上,我以一种瑜伽大休息式的姿势躺平,双手双脚打开,想像自己是一棵树,身体朝着床下扎根,从头顶、肩颈、背部到髋骨,放下一切重量,让他们扎实落在床上。
另外,我不会放音乐,任由双耳撑开,聆听窗外的车声鸟叫,偶尔有家里狗狗甩毛的声音、走路的声音、喝水的声音。我发现这种非正规的冥想动作,同样拥有放松静心的效果,于是便一路坚持到现在,整整一年。而每当冥想结束,那种清亮敞开的视野依旧存在,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方式是对的,起码适合现阶段的自己。对我来说,我接触冥想仅是想让大脑放空,放空才是我的目的。
既然目的都晓得了,又何必去管站着坐着还是蹲着,你自然会知道哪种放空方式最能达到你的需求,也比较容易走得长远。等到时间久了,若你想要挑战盘腿静坐,到时身体的抗拒程度也不会像最初这么强烈。
普世追求身心灵平衡,我们透过各种管道想要打开觉知,网络与书籍能给予我们丰沛的知识可以撷取,告诉我们该怎样做才正确、怎么做才有效。但是很少人会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你只要先掌握目的就好,至于该使用何种方式去实践,与其听从别人,不如遵照自己的心意、尽可能先用舒服的方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