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中医之门第57篇:论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医流派的寒热统一
后三期发文预告:上火论治、论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医流派的寒热统一、失眠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考虑到国庆节期间大家有出行安排,且此前法定假期文章阅读量极低,故国庆节前后,9月28日(周一)更新,9月30日(周三)早上更新,10月1日至10月6日停止更新,10月7日(周三)16:00更新,10月9日(周五)16:00更新。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早在唐朝时,流传长安城的裁缝经常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是因为绿毛产生的一种物质具有杀菌和抗菌的作用。直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终于发现了唐代人所使用的浆糊中的绿毛是因为含有一种叫“青霉素”的物质,这种叫青霉素的药物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早期叫称作盘尼西林。从早期青霉素的生长环境看,青霉素是一种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细菌,性质偏寒凉有抗湿和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是《黄帝内经》总结出来的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的来源是地球对太阳的运动规律所造成。一年四季,春夏两季太阳光辐射强、温暖,万物生长较快,秋冬两季太阳光弱,寒凉,万物生长较慢。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观察到,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助于万物的生长和生发,寒冷、干燥的环境可抑制万物的生长。
用中医的角度看西医,目前的大多数抗生素在性质上属寒凉性质,实践中也发现抗生素的确有利于抑制细菌和肿瘤的生长,但是滥用也会消耗人体的生长生发之气,损伤人体的正气和生机,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从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南方炎热和阴暗的地方多产生细菌、病毒。除了温度因素外,湿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湿比干燥更容易造成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南方每年的春夏交际之时,湿热的气候是细菌和病毒最猖獗的时候。在生活中我们有经验,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用“抽湿祛湿制冷”方式更有利于生活环境保持卫生,人体也会更感觉到舒服些。在中医的实践应用中发现,黄连、茵陈、半枝莲等苦寒祛湿的药的确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改善人体湿热的生态环境。过去经常发生秋天湿热型痢疾经常会使用到黄连等药物,但这些苦寒的药物亦会损伤人体生发运转的机能。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结合补精补气的药物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生发之气,促进生机的运转,但使用不当也经常也会造成细菌肿瘤的生长。
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吴雄志博士在其著作多次论述到“真武汤”与“瓜蒌瞿麦丸”的差别。从阴阳的角度看,阳动阴静,阳热阴冷。阳为能量,偏于人体实现人体功能性的一面,阴为物质层面,偏于实现人体物质基础性的一面。从中医的实践经验来看,对于人体功能性的障碍,气化运动失常的疾病往往使用温阳的药物见效特别快,但如果已经形成有形的溃疡、肿瘤、痈脓等,用药起来往往要复杂些。我们从《伤寒论》厥阴病的很多描述中可以得到启示,如346条:“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郁结之热和火往往会导致不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生长,或者造成溃疡,中医称作痈脓、痔瘘之类的东西。
从自然界的环境进行类比,我们的生存环境大概可分为五种:
寒冷的环境中,生命体生速度长较缓慢,人体很容易受到寒邪的攻击而产生阳虚伤寒类疾病。如果进一步细分,寒冷型环境又可分为干冷型环境和湿冷型环境。干冷型环境又冷又燥,细菌病毒不容易生长,但环境中水分也不足,用这种环境来比拟人体,就是阳虚同时伴有阴血不足的体质,这种体质正气不足,阳气不足身体不够温暖,阴血也特别匮乏,身体的阴阳两种生命能量都不足,身体很容易疲倦生病,但病毒细菌也不容易生长,常见很多老年人身体正气供应不足不够“滋润”,但也不容易产生恶性疾病。湿冷型生存环境身体内正气不足,阳气不能有效运化,容易积水,同干冷性环境相比较,阴血并不特别匮乏,但容易产生生长速度较慢的细菌、病毒甚至肿瘤等。
温暖的环境中,生命体生长速度较快,进一步细分可分为干热型环境和湿热型环境。放在人体来讲,温热的体质人体的汽化功能通常可以保障。干热型体质阴血相对匮乏容易出现上火、失眠等症状,湿热性体质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和生长速度较快的肿瘤和类肿瘤物质。还有一种是寒热交杂,湿热交杂的身体,体现为正气不足,邪气旺盛的特点。
用归纳法归纳一下上述五种体质可能产生的疾病和对治方法:
1、 干冷型体质:总体特征为身体内阴阳两种能量物质俱不足,身体缺乏有效的物质基础,体征表象为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胆小心虚,身体干瘦,同时干冷的生存环境也不利于细菌、病毒的生长。这种体质以正气虚弱,邪气不盛为典型特点,治疗应该以金匮肾气丸、炙甘草汤加减、麦门冬汤加减、薯蓣丸等扶阳益阴的组方和药物为主。药物如附子、干姜、党参、炙甘草、生地、山药、山茱萸、当归、巴戟天等补益类药物为主。
2、 湿冷型体质:总体特征为身体内阳气不足水邪泛滥,单纯的水邪泛滥以温阳化气、祛水为对治思路,以真武汤为主要治疗思路。慢性肿瘤、同时又存在正气不足的情况,应考虑温补和祛邪祛水同时进行,可根据瞿麦瓜蒌丸的思路去考虑。
3、 干热型体质:总体特征为阳气有余,而阴血匮乏为主,治疗应该以养阴护阳为主。由于阴阳互根的理论,这种体质在生活中并不会单独存在,实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阳两虚,只是同第一种干冷型相比较,阳气不至于虚损的过于厉害。治疗应该以百合地黄汤、炙甘草汤、白虎汤等思路。这种状况一般也伴随有阳虚,应考虑到滋阴而不损阳。
4、 湿热型体质:总体特征为湿热集聚在体内,滋生细菌病毒,病毒细菌容易生长,治疗以祛湿热为主,常用的有黄连、黄柏、半枝莲等药物。在实际情况中,单纯的湿热体质并不多见,久病一定会损及阴阳两种正气能量,应考虑祛湿热而不损伤正气。必要时要考虑滋补阴血。
5、 寒热湿交杂体质:总体特征为寒热交杂,总体为正气不足阴阳两虚,但郁结导致热邪和湿邪亢盛为主,治疗以乌梅丸为总体思路。乌梅丸的组方由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各六两,共十味药物组成。其中,乌梅、当归、人参包括辅助的米饭、蜂蜜用来补益津血滋补阴液。附子、干姜两味药用来祛寒温阳,桂枝用来助阳气生发,细辛和蜀椒有祛除湿冷环境下产生的细菌和病毒并改善湿冷环境,黄连和黄柏用来祛除湿热的邪气,改善身体的生态环境。
以改善人体生态环境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标,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祛寒温暖类药物:以附子、干姜、肉桂等药物为典型代表,这些药物可祛寒温暖人体,促进人体有型的阴血转化为阳气;
2、滋阴补益增湿类药物:以生地、麦冬、阿胶、枸杞等药物为典型代表;
3、祛除湿热类药物:以黄连、黄柏、半枝莲、茵陈等药物为特点,可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改善湿热环境来抑制在湿热环境中易于生长的病毒、细菌;
4、祛湿寒类药物:以乌头、花椒、吴茱萸、细辛、茴香、艾叶等药物为典型特点,用祛寒坚燥的特点,可抑制消灭在湿寒的环境下容易生长的病毒、细菌;
5、补益正气补津补精类药物:以党参、黄芪、巴戟天、菟丝子、鹿茸、虫草、山药等药物为典型代表;
6、利水类药物:以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等药物为典型特点,这些药物的使用一定要结合病人的体质,防止因为过分利水而损失人体必须的津血和阴液;
7、健脾固水祛湿类药物:以白术、苍术、扁豆等药物为典型代表;
8、芳香化浊祛湿类药物:以藿香、佩兰、砂仁、豆蔻等药物为典型代表。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各种疾病的产生与身体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通过辨病来识别人体的生态环境采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应该可以找到相对清晰的脉络。
笔者对五运六气理论认识较浅,但从经验和理论推测,中医的各种流派和西医很多治疗思路最终将会统一。很多流派的纷争,很大程度缘于语言表述的局限性和历史环境以及地域的不同性,中医流派很多看似矛盾的提法在实质上很可能是统一的。例如: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概念和扶阳派提出“用阳化阴,以火消阴”提法很有可能是在不同“频道”的不同表述,因此难以在同一维度对话。攻下法、活血化瘀法、温补法均有其特点和特定边界条件,离开历史和特定环境进行优劣比较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损伤中医的发展。对于现代中医从业者和爱好者而言,我们所做的是要尽量把中医产生这门几千年的学问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避免将其“神话”为玄学。同时,要提高实际的临床水平,只有这样,中医才能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热爱,中医的发展才有出路可言。
(1)本人的头条号会系统的介绍中医从基础理论、疾病分析、方剂讲解开始,穿插医案,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持续进阶,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