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沿革赏唐 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

一君木子

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评析

孟浩然诗主要以五言擅长,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施之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渡浙江问舟中人》此诗通过“引领”遥望,和向舟中人探问,表现了对越地的向往。首句即写“江落潮平”,点明正适宜轻舟快渡。但诗人却“时时引领”遥望,足见心情的急切。末句一问,寄托着对越地山川之美的渴慕。全诗笔调朴素,意境浑融。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庄子》作制河,《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浙江,《汉书·地理志》、《水经》作渐江水。古人所谓浙渐,实指一水。

江:指钱塘江。

未有:即没有。

 扁舟:指小船。《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舟:一作“舠(dāo)”。

济:文中渡之意。

引领:指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天末:即天边,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韵译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

与您同乘一只小船渡江同共。

我不时地探头向着天边眺望,

哪座青山是我将要去的绍兴。

赏析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作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唐代著名诗人,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著诗二百余首。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于开元初至开元十二三年间,数度出入于张说幕府,但并不得意,于是有吴越之游,开元十三年(725)秋自洛首途,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渡浙江之越州(今绍兴),诗即作于此时。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署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0)

相关推荐

  • 幼儿唐诗打卡第二天: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

    各位亲,为督促大家按时学习 <幼儿唐诗>课程 激发大家学习热情,我们推出打卡活动,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把好的东西分享出去, 让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学习课程! 作品原文 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 ...

  • 同舟共济,孟浩然渡浙江问舟子: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开元十六年(728年)春,孟浩然在长安.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九岁了,圣人在这个年龄段曾感叹"四十而不惑".对于孟浩然来说,却心犹不甘,因为他尚未功名及身.面对马上就要开始的科举考试, ...

  • 渡浙江问舟中人

    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扁舟:小船.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 译文 钱塘江潮落后,江面平静得没有 ...

  • 孟浩然(唐朝)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过 ...

  • 古诗沿革赏唐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古诗沿革赏唐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一君木子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评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 ...

  •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一君木子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评析 <过故人 ...

  •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一君木子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评析 这是一首风景古诗. 这首诗是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第一句点题 ...

  • 古诗沿革赏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一君木子 与诸子登岘山 唐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评析 <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 ...

  • 古诗沿革赏唐 沈佺期《杂诗(其三)》

    古诗沿革赏唐 沈佺期<杂诗(其三)> 一君木子 杂诗(其三) 唐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评析 这是 ...

  •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出塞》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出塞>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古边塞诗,古边塞诗是中国古诗中的一支. 此诗是王昌龄早年赴西 ...

  •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古诗沿革赏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评析 这是一首古边塞诗,古边塞诗是中国古诗中的一支. ...

  • 古诗沿革赏唐 王昌龄《闺怨》

    一君木子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七绝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 ...

  • 古诗沿革赏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古诗沿革赏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君木子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古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