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水文化 从智伯渠说起

导读:

智伯渠位于山西太原晋祠公园内,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

智伯渠相传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渠上建有小桥八座,形式各异,以连通两岸。另有流碧榭、真趣亭、不系舟、玉琼祠等园林建筑,或傍水而筑、或跨于渠上,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山水长卷茵晋祠之所以形成自由分散的布局方式,与智伯渠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从山门至圣母殿的主轴线与渠水交汇于会仙桥,由此水陆两组不同的空间流线相辅相成,勾勒出晋祠独特的园林空间风貌。智伯渠始于战国初年。它的拦河坝原来是为壅水攻城作战修筑的。《水经·晋水注》对这项工程的说明中最可注意的是“防山以水之”、“蓄以为沼”和“其渎乘高”。防山,是在山谷拦河筑坝。坝筑成后,上游即形成蓄水库,这就是所谓的“沼”。蓄水后,库内水位升高,这时要开渠从库内引水,渠道位置自然较高,“其渎乘高”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正因为“乘高”,才有利于引水东下,水攻晋阳城。壅水灌晋阳是公元前四五三年的事情,战后若干年劳动人民“踵其遗迹”加固大坝,开渠引水灌田,变水害为水利,创造了原始的有坝取水枢纽。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这幅对联至今仍挂在山西晋祠圣母殿的两侧。我们的祖先逐水而居,傍河而生。水滋养了生命,在人水和谐相处的漫长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水文化。本人从事农田水利工作近30年,特别是在山西工作多年。说到灌溉水文化,我认为应首推山西晋祠智伯渠水文化。智伯渠由军事目的而成为中国第一个有坝引水的灌溉工程,历史悠久,各种传说、故事、诗、文、楹联等水文化最为丰富,灌区水管理制度也很完善。本文将借这次水文化论坛提供大家讨论。

  一、智伯渠源远流长,是我国最早的有坝引水灌区典范

  智伯渠位于山西太原南郊的晋祠镇,渠首是晋祠三泉之一的千古名泉——难老泉。难老泉便是晋水之源。晋水之源发源于天龙山,因山腹有巨石如瓮,故又名悬瓮山。正如开头对联所云:“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青”。记得自78年我们在太原上大学时期,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外地同学、亲朋或老乡来太原,都陪同他们到晋祠难老泉、智伯渠游玩。当时,泉水清澈透底,还能看到许多半透明的小鱼逆水游动。水温冬暖夏凉,长年温度在17-18度左右。每次到晋祠,我们都要脱鞋挽裤下水玩一会,并在泉眼处用手捧着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方才过隐。至今回想还余味无穷。

  说到智伯渠,要从我国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开始。公元前455年,一向称霸中原的晋国,权力衰落,实权由智、赵、韩、魏四家大夫把持。其中势力最大的智伯瑶联合韩、魏两家攻打当时退守晋阳城(今山西太原市古城营)的赵襄子。战争进行了二年仍未分胜负。智伯想出了个计策:在悬瓮山晋水发源地一带的“山北高阜处掘成大渠,预为蓄水之地,然后将晋水上流坝断,水尽注入新渠。待大雨过后,山洪暴发,水位陡涨之时,决堤淹没晋阳,使全城浸没在水中。智伯叹曰:“吾今日始知水之可以亡人国也。”局势危在旦夕,赵襄子派出一个叫张孟谈的人潜出城外,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两家暗中倒戈。结果,韩、赵、魏这三家联手,把水倒灌入智伯军营,大破智军,并擒杀智伯,还把智氏的土地全部瓜分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也是山西被称为“三晋”的由来。有趣的是,为战争而修的“智伯渠”,后经当地劳动人民修竣,成为了泽及万世的“灌溉渠道”。《水经注.晋水》中记载:“沼水分两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

  据史书记载,智伯渠是历史上有坝引水灌溉最早的灌区.因为它修建在公元前455-453年,比李冰父子(公元前256-251年)修建四川都江堰早了200年左右。比当时“三家分晋”后的韩国水利工程师郑国(公元前246-236年)修建陕西的郑国渠早210年左右,也比当时魏国大将西门豹(公元前403-221年)修建引漳十二渠早了52-234年。从历史事件可看出:当时“三家分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韩、赵、魏三国已掌握和拥有了许多水利工程技术和大量技术人才。他们发奋图强,兴修水利,建了许多的灌溉工程,各自走上了强国之路,并从三晋向外扩张。韩国从建都山西平阳,东南部发到河南禹县,新郑一带;赵国从建都太原发展发到河北邯郸一带,魏国从建都山西运城发展到河南大梁(开封)一带,在历史上称霸百年左右。

  二、智伯渠从它延生之时,就烙上了灌溉水文化的印痕,随后又演绎出许多的水文化故事,也是全国灌区之冠

  在“难老泉”上方,有一座水母楼,里边供着水母娘娘。这里有一个“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动人故事。传说很早前并没有难老泉,是水母娘娘“饮马抽鞭”而成难老泉。故事说的是金胜村有一柳姓姑娘,嫁到了晋祠所在的古唐村。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又刁钻古怪,只喝身前一桶水,不喝身后一桶水。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要用她的水饮马。老人风尘仆仆,像是远路而来,柳氏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把后一桶水让马喝。可是马喝完后桶水后,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可难坏了柳氏,再担一趟,天气已晚来不及了,不担吧,回去一定会挨婆婆的骂。这时,牵马老人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只要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动涌出,涨得满瓮。一转眼,老人和马都不见了。柳氏提心吊胆回家一试,果然应验,以后她就不用担水了。婆婆很是奇怪,就叫小姑子去探,发现了抽鞭的秘密。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了娘家,小姑子拿马鞭在瓮里一阵乱抽,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小姑子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含在嘴里,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也没说,一屁股就坐在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流出,流了千万年,而成为今天的“难老泉”。这就是“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的故事,因水母娘娘是梳头的座像,所以水母楼也称梳妆楼。

  对联“溉汾西千倾田,三分南七分北......”中也隐含着灌区水权之争---张郎的故事。在难老泉亭下的出水洞口,有一座石塔屹立于清澈的流水中,上刻“砥柱”二字,这就是传说中的张郎塔。塔东有一道石砌的堰,堰顶部同一高程有10个直径约一尺的出水洞,泉水由此分南三、北七激流而下。这种古老的分水方法也是国内少见,不管泉源出水量多大,都是三七比例分水,可见古人分水十分科学。张郎的故事说得是:公元前453年智伯渠筑堤引水灌溉后,南北两地40多村的农民,争夺水权水利,长期纠纷不断,相互闹得“地连心不连,河通人不通”。且经常因争水发生械斗,甚至因水争斗而死于非命。天愈旱争水愈烈,常常僵持不下,灌溉无法正常进行。当年有一新上任县令,他想出了一个恶毒的损招:扬言要为南北分水,传令南北各村,于七月初二到难老泉齐集,解决分水问题。当日上午县令带衙役等在难老泉边架一口大油锅,用火烧开红油。县令当场宣布,锅内已放铜钱十枚,南北各村各选一人,从滚沸的油锅中捞取铜钱,谁捞得几枚铜钱,就得几分水。看着油锅,人们面面相觑,气氛紧张恐怖。谁敢下手捞铜钱呢?北河人中选出一位勇敢的张姓青年,他以生命为代价,毅然把手伸进滚沸的油锅,捞出了七枚铜钱,后壮烈牺牲。北河各乡从此得水七分,南河得水三分。北河各乡的人民为了纪念张郎的功德,就把他的侠骨埋在难老泉中流砥柱之下。据说,这位张郎是晋祠附近花塔村人。所以,解放前,北河人选举渠长,历来都是花塔村张氏世袭担任。如今我们在难老泉出水口仍可看到中流砥柱,南北分水石堰,10个石洞,人字堰分水岭等建筑。

  围绕智伯渠周边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和文物古迹,如晋祠“剪桐封弟”的故事,智伯渠上的“赤桥”也称“豫让桥”、“豫让击衣”,“金人渡河”等故事。《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祠是历史文化的大观园,文物古迹有300多处。如: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樾牌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三台阁,唐叔虞祠……所有这些故事和文物古迹大多是以难老泉、智伯渠为基础,有水也就有了灵气。智伯渠水文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多围绕着“忠信”二字展开。水母娘娘的传说是“忠信”,“剪桐封弟”的故事讲的是“忠信”;张郎的故事也是“忠信”,“豫让击衣”更是“忠信”。可以说,水文化与人的精神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体的。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文化的源泉。晋祠智伯渠的诗文也是最多的。历代文人墨客从不同侧面描写泉水的秀美,或歌颂灌区惠泽百姓的美德善利。大诗人李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百尺清潭写翠娥”等句。宋代范仲淹写道:“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大文学家欧阳修云:“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并人共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历代文人的讴歌佳句也有很多,不胜枚举。

  智伯渠所在的晋祠处处皆文化,楹联有100多幅,大多与水和灌溉有关,看后令人回味无穷,确实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记得上学时,每到晋祠看难老泉都要抄录几幅楹联背诵。如颂晋祠:“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一沟瓜蔓水,十里稻花香”。特别是难老泉亭的楹联:“昼夜不舍,天地同流”。还有富于生活哲理的对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更有唐太宗李世民刻在唐碑上的治国宣言:“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惟德是辅,惟贤是顺”等,与“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说到智伯渠,不能不说晋祠米。宋代范仲淹用“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的诗句来描绘晋祠稻田生产的盛大景象。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名日《晋祠四宝》,“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大米心心”指大米,晋祠水好米好,稻谷颗粒硕大,营养丰富,米饭既香又有筋道,历朝都是贡品进献皇室。记得在80年代初想吃晋祠米,还要找关系才能买到,晋祠大米象山西的沁州黄小米一样出名。“藕瓜瓜”是指晋祠莲藕。藕茎直粗大,切开后丝长,芳香扑鼻,其色香味具佳。清代书法家杨二西曾写诗云:“……未入莲花园,先闻水面香……”。“元宵蛋蛋”是指用晋祠糯米做的元宵,元宵馅也是用难老泉水浸湿微泡,然后在筛子中的糯米面中翻滚,制成元宵。吃起来又香又甜,余味无穷。“女娃娃”是指晋祠一带泉水养育的女孩长漂亮。山西流传着一首歌谣:“三晋女孩数三源,浑源、晋源和沁源”。晋祠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女孩身材苗条,肤色白净,心地善良。

  三、智伯渠水文化的启示,水利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智伯渠是由军事目的而成泽及万世的“民心工程”。2500年至今的智伯渠,它的发展变迁就是一部历史,见证了多少沧桑变幻的画面。从公元前453年开启灌溉兴利以来,历经整修、改造和续建,其灌溉效益不断扩大。隋唐时期已达“引晋水灌稻田,周围四十一里”。宋熙宗八年,溉田六百余顷,相当于现在的六万多亩。并且灌溉管理良好。在渠首修建了分水石塘,按照地势的高低和地亩的多少,划定了“四河”干渠配水比例,结束了历史上争水,霸水的混乱局势。清雍正年间,晋祠灌区各河渠、各村庄普遍丈量土地造《河册》,灌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四河五管》灌溉管理体制。除设立四河渠长制(北河、南河、中河、陆堡河),还设立了总河长。灌溉范围南北20公里,东西3公里,受益村35个,灌田3.21万亩。从1949年解放到1956年,灌区渠系重新进行了规划改造,水地全部建成了高标准园田,灌溉面积3.1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就达1.76万亩。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工农业快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碳生产采煤排水,使地下水位急速下降,泉水不断衰减,难老泉于1994年干涸了。据测量,1949年晋祠泉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1955年流量1.89立方米每秒,1970年流量为1.43立方米每秒,1975年下降为1.3立方米每秒,1980年下降为0.806立方米每秒,到1992年,泉流量仅为0.03立方米每秒,至1994年泉水完全断流。山西是煤碳大省,又是最缺水的省份。每开采一吨煤,需排漏1吨水。目前,全省地下水资源超采量已达5亿吨左右。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面积已达1.06万平方公里,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已超过100米。没有水晋祠文化就会黯然失色。2003年太原市实施了“人工恢复晋祠景观大循环水工程”,晋祠泉水实现了人工循环水景观,尽管难老泉源的水从龙口不断喷涌而出,智伯渠内水也潺潺流动。但这一人工循环景观,对我们是一种警示:人类要控制自己,不能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难老泉和智伯渠近30年的变迁说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大规模的开发和污染问题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水平衡,而且产生了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水利部党组提出了“经济发展要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和“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提出治水思路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一治水思路是非常正确的。目前,山西省委、省政府已作出了实施六大兴水战略的重大决策,要让断流10多年的千古名泉恢复出流,让汾河流水哗啦啦。我们期盼这一时刻的早点到来,期盼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文明之花能在难老泉和智伯渠重新开放。


(本文来源于水利宣传与水文化网,作者:李仰斌;由“水利公益与水文化”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0)

相关推荐

  • 山西古代水利工程

    史料中关于本省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记述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三皇五帝时期.<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台骀治汾,肇始太原",<尚书·禹贡·冀州章>和<史记·夏本记 ...

  • 名家专栏■三白竞流——白描《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七章(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魏锋专访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三白竞流 --<天下第一渠>连载之[上篇]第七章 文/白描 " 一个间谍,如何造就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疲秦大计 ...

  • 郑白渠

    责任编辑: 山水 信息来源: 时间:2015-01-19 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十向年后完 ...

  • 人与自然的博弈谁

    水的无效蒸发(六) 人与自然的博弈谁 民勤 笔者的家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由于是干旱地区,降水极少(多年平均100毫米),蒸发极大(多年平均2600毫米以上),发展农业种植是"非灌不殖&qu ...

  • 古渠今生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古老灌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 自2014年以来,经由各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推荐和国际评委会的 ...

  • 丽水碧湖平原古堰灌区景观研究

    前言 通济堰是浙江省最为古老并且依然在有效运行的古堰,在1500年的演变中,发育出典型完善的水利灌区,流域水文干预.人居空间营建和水资源管控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人文体系.因此,通济堰灌区很早就进入 ...

  • 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

    我国陂渠串联水利工程技术约起源于春秋中期, 战国至汉代已在淮河. 汉水上中游的丘陵盆地和高平原有相当的 发展 . 本文阐述了陂渠串联工程的优点, 举例 分析 了古代单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 一河取水多首 ...

  •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穿越千年的水利接力

    龙首坝 曲里渡槽 □本报记者 刘艳芹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秦东平原的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当一个个写满风雨沧桑.镌刻着时代印迹的水利工程映现在眼前,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 ...

  • 如何分辨敌我?此绝招智伯只会用一半,否则一统天下可轮不到秦国

    一.分辨敌我可能是一个势力最重要的事 如何分辨敌我,是一个事关组织生死的大问题.这个问题重要到什么程度呢?毛主席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章第一句开宗明义就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 ...

  •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

    话说智伯名瑶,乃智武子跞之孙,智宣子徐吾之子.徐吾欲建嗣,谋于族人智果曰:"吾欲立瑶何如?"智果曰:"不如宵也!"徐吾曰:"宵才智皆逊于瑶,不如立瑶. ...

  •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相关合集 四大刺客 共4个词条7阅读 专诸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聂政 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刺杀韩相侠累 豫让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 知遇之恩 豫 ...

  • 三家分晋:智伯瑶费尽心机,为什么最后棋差一着

    春秋末年之际,晋国的内讧在不断的上演着.当时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番乱象,本来实力比较强劲的晋国,因为这些内容最终大权都已经落在了他人之手,而势力也逐渐的衰微了下去.当时有6个有实力的家族,在一瞬间拔地而起 ...

  • 追思|永宁文化先贤文伯伦先生一路走好

    电闪雷鸣谷雨天, 惊闻噩耗夜难眠. 師恩点滴从头过, 化作胸间座座山. --泸州市原副市长.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杨正康<痛悼文伯伦老师> 素菊一支    文伯伦先生走好! 文伯伦生前照片 ...

  • 德不配位,智伯之死——资治通鉴里的小故事

    (一) 春秋时期,作为晋国士族的智宣子准备立他的儿子智伯为继承人.族人智果前来阻止,劝说智宣子说:"如果要立智伯为继承人,还不如立智宵呢!" 智宣子看着智果,轻慢地问道:" ...

  • 三家分晋,智伯瑶水淹晋阳反被淹,战国时代开启

    晏子 晋国衰落,封建社会萌芽 晋国到晋景公时,国力开始衰退,晋国六卿逐渐强大,把持朝政.,其中,以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最为强大,兼并大量土地,形成了最早的地主阶级,出现了雇农阶层,封建社会逐步萌芽. ...

  • 刘伯渠丨老张家的喜事

    前天,老同学老张打了个电话,说后天在家里请客,让我和老伴十点钟到他家.接完电话,我就纳闷了,这老张有啥事了要请客,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道道,是呀,老张这几年也没啥大事,父母去世好几年了,培养个孩子在美 ...

  • 刘伯渠丨海边观日出

    在三亚有一种特别美的享受,就是去海边看日出.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大家一块步行到海边去看日出.清晨,天还未亮,大伙便聚在小区门口,一同向海边出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四,五公里的路程不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