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刘保和:通降肺胃疗儿疾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非常重视对人体气机的调理,对小儿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其核心的治疗原则就是通降肺胃之气,恢复阴阳升降之机。为什么强调通降肺胃?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患儿多有内热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多以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将养过度,多温少寒,在这样环境中的父母和其养育的孩子,内热者比比皆是。肺胃之气一通,金秋之气即降,内热之邪旋即消散。下举几则病案加以说明。

咳痰案

案一:贾某,女,5岁,2013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一周,鼻中黄涕。寐时可闻及痰鸣音。舌尖红,脉滑数。

刘保和处方《千金》苇茎汤: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 ,冬瓜仁10克,桃仁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8月27日二诊:上方共服4服,服第二服后,寐时痰鸣音消失。现诸症皆除。

按 《千金》苇茎汤是一首清肺热降肺气的方子。其主症是咽中有痰,咳出不利,甚则咳而胸痛,尤其适用于患儿有黄痰、黄涕。但此方药物少而性情平和,其清热化痰的力度较小,临床中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加减配伍使用。

案二:张某,男,4岁,2013年20日初诊。10天前因外出感冒,现咳嗽,咽有痰难出,打喷嚏,流涕,鼻塞,咽无不适。舌尖红,脉滑数。

处方: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杏仁3克,桔梗3克,前胡3克,大贝3克,桑叶3克,钩藤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3月24日二诊:咳嗽近愈,仅偶咳一两声。继服上方5服病愈。

按  此患儿因外感后而遗留嗓子中有痰难出,刘老师处以苇茎汤,但由于此患儿兼具打喷嚏、鼻涕、鼻塞等肺气不利之象,故刘保和在底方的基础上加了杏仁、桔梗、前胡、大贝、桑叶化痰解表并助肺气之肃降。至于钩藤一物,是因见小儿性情急躁,肝火较旺,故用以平之。

纳差案

案一:王某,女,5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纳差,不知饥,不欲饮,晚上磨牙,舌尖红,脉濡数。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陈皮4克,半夏4克,茯苓4克,焦三仙各4克,木瓜4克,炙甘草4克,黄连2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9日二诊:食量增加一半,晚上仍磨牙,怕热,全身汗出,大便可,但不吃水果则大便干,喝水不多。脉浮弦滑,右大于左。上方加知母4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药后病愈。

按 二陈汤加焦三仙、木瓜,刘保和老师谓之吃饭方,常用以治疗厌食症,此法源于清代医家叶天士。吃饭方是一首和胃化湿,通降胃气的经验方。方子的主症就是患儿食欲不佳。刘保和在临床运用中常加黄连,既能清胃中之蕴热又能燥其湿邪,助胃之通降。吃饭方主治在胃,但当患儿兼加其他邪气时亦可配伍使用。

案二:王某,女,3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挑食,食欲差,不吃蔬菜,吃肉少。唇干而红,大便干,寐可。现发热,上午发烧到38.2℃。家长称其女经常感冒发烧。舌红,苔滑润,脉滑数。

处方:陈皮3克,半夏3克,茯苓3克,焦三仙各3克,木瓜3克,炙甘草3克,黄连3克,茵陈3克,麦芽3克,金银花3克,连翘3克,桑叶3克,菊花3克 。3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5日二诊:服药后饭量增加,仍不吃蔬菜。药后烧退。不爱喝水,大便干。后以吃饭方加减。

2013年5月17日三诊:食欲转佳,知道主动索要饭食吃,病愈停药。

按 中医治病主要在于恢复人体之正气,佐以祛邪外出。脾胃是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气血充盈,运行有常,人之正气才能抵御邪气。上案中的患儿挑食、食欲差,正是由于其胃中有湿邪停滞,胃气不降而不得受纳,气血乏源,正气馁弱,才导致其频频外感。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化中焦积滞,助胃气之通降,复其受纳之职;茵陈、麦芽助肝之升发,促脾之运化;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取银翘散、桑菊饮之方义,解表清热。

发热案

刘某,女,3岁。2013年3月29日初诊。

主诉发烧3天,间断扁桃体发炎、发烧一年余。知饿,寐可,大便干。舌红,苔中根黄腻,脉滑数。

处方:僵蚕3克,蝉蜕3克,姜黄2克,生大黄1克(后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5日二诊:服药后便下干粪球数次,未再发烧。上方加量:僵蚕5克,蝉蜕5克,姜黄3克,大黄2克(后下)7服,水煎服,日一剂。

按 升降散是临床中一首清透郁热、通腑泄热的有效方剂。其主症是患儿大便干结不通或伴有发热或伴有脐上压痛。临床中,常见小儿频频发烧,扁桃体发炎,经打针输液治疗病愈,但不久即复发。其根源主要在于患儿内热未清,当遇到小儿喝水少、不吃青菜、着急生气、大便干等,一加重体内内热就会频繁发病。所以治疗此类患儿的关键是在于清里热,调整体内内环境,以后即使是在相同的环境下,面对相同的病菌,也不会患病了,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干咳案

面对小儿疾患中有多种病因或多重病机时,可以根据主症不同进行多方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病的疗效和加速患儿的恢复。

案一:柴某,女,5岁,2013年1月30日初诊。干咳4天,有痰不易咳出,多晨起、夜间咳嗽,大便头干。脐上压痛,脉滑数。

处方: 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僵蚕3克,蝉衣3克,姜黄3克,生大黄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2月3日二诊:咳嗽减轻,晚上睡觉前不咳嗽了,但睡着时仍会咳嗽。痰可咳出。脉已不数了。继服上方7服,病愈停药。

按 本案中有一现象值得揣摩,刘保和处方大多是凉降之品,患儿的痰却容易吐出了?这正是体现了中医治本之道,也揭示了人体气机升降的奥妙。郁热内阻,肺胃之气不得肃降,肝木之气亦不能正常升发,木之疏泄不利,痰涎自然咳之不利。相反亦能相成,好比冬天寒冰地坼,并不妨碍春天鸟语花香,反而,春天要想发陈必须依赖冬天之闭藏,正所谓“瑞雪兆丰年”。

有常有变,天之大道。儿科诸疾,虽然主要是由于内热阻滞,肺胃之气不得通降所致。但肺胃之气不降却并非都是内热所致。如瘀血内阻也会导致肺气不降。

案二:祁某,男,10岁,2013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咳嗽5个月,咳声不扬,痰出不畅。多是睡觉之前咳嗽,饮食正常,大便一日两次。舌淡胖,尖红,中有裂纹,舌苔淡白润滑,聚关脉。敲击右胁肋引剑突下痛。5岁时头部受外伤,现印堂处有一疤痕。

处方:血府逐瘀汤。生地黄5克,桃仁5克,红花5克,当归5克,炙甘草3克,赤芍5克,桔梗3克,枳壳5克,柴胡5克,川芎3克,怀牛膝5克。7服,药后咳愈,继服上方7服。

抓其常,识其主。通其变,明其巧。如此这般才能疗儿科百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自拟方治疗咳嗽案

    患儿,女,4岁左右. 2020.11.10患儿父亲通过他人介绍找微信网诊.主诉:咳嗽1周.患者1周前吹风后出现咳嗽,伴有发热,后至诊所输液后发烧退,但仍旧咳嗽,且感觉到冷及打喷嚏.遂找我诊治.平素患儿 ...

  • (十四)大承气汤——产后胃实,产后恶露不行,产后杂病

    107伤寒二便闭--张景岳医案(明) 一壮年,素好火酒,适于夏月,醉则露卧,不畏风寒,此其食性脏气,皆有大过人者,因致热结三焦,二便俱闭.余先以大承气汤,用大黄五七钱,如石投水.又用神枯丸及导法,俱不 ...

  • 小孩手心烫是什么问题?论小儿痰热与手心烧

    传统育儿说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传统育儿说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手心烫手心烧手足心烧 论小儿痰热与手心烧 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盖小儿病之由饮食者,往往胃气偏盛而生热,一方面胃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0)临证谈四君子汤

    我们继续讨论前面五八节的3岁小孩.二诊的时候,只是声音嘶哑已解,发热,咳嗽,纳呆,精神不好这些都还在,经诊断: 证属痰热壅滞,脾气虚馁.治以清化痰热,益气运脾.方用六君子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党参4克, ...

  • 萧吾通脉法(四)

    长脉:主病,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说明: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是健康人的脉象,所谓"长则气治".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则脉象长而弦硬,凡长而有兼 ...

  • 『名医经验』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验案举隅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笔者有幸侍诊于刘保和,临床悉听其教导,渐有所得.现将刘保和应用" ...

  • 『名医经验』刘沈林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刘沈林教授师承吴门医派,兼蓄孟河余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造诣颇深.刘师临证善用经方.圆机活法,多方组合.多法组方,如常用酸甘化阴法.辛凉濡润法.辛开苦降法等精心配伍,病证结合,屡起沉疴顽疾.吾有 ...

  • 『名医经验』刘春莹主任医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举隅

    刘春莹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致力于临床治疗.科研.教学3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效果显著,尤其运用玉屏风散治疗肾病综合征(NS)有独到见解.现将刘春莹主任医师应用 ...

  • 『名医经验』刘铁军教授运用“肝脾同病理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刘铁军教授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对肝脾胃病 ...

  • 『名医经验』刘月婵主任医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刘月婵主任医师,为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年,医理精湛,学验俱丰,在咳嗽性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张咳嗽证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其治法简明,方药平正 ...

  • 『名医经验』刘奉五:温补联手治闭经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补联 ...

  • 『名医经验』刘东汉灾后疾病救治经验

    自然灾害后疾病是指地震.泥石流等发生后引发的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因为灾后,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变臭,使得尸体以及伤口成为病菌 ...

  • 『名医经验』刘绍能论治功能性便秘的经验

    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质量少质硬,或有排便不尽感,而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便秘.刘绍能主任医师从事脾胃病临 ...

  • 『名医经验』刘清泉临证精粹-重用茯苓治脱发案

    高某,女,23岁,201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诉斑片状脱发1年.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舌胖大满口,质暗,苔白,舌尖红,脉细缓. 病机:中焦阳虚,水湿内停,上泛巅顶,毛发失养. 治则:温阳健脾,化气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