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堂主说藏品第30期:书画收藏如何捡漏?
收藏行当经常会听到某人在古玩城的地摊儿上或拍卖会上又捡了个大漏的事情,何为捡漏?我所理解的捡漏就是用较小的资金投入,买到了价值较高的藏品,在我自己从事书画艺术品收藏投资这十多年里,亲身参加了国内外数百场的艺术品拍卖会,也有数次捡小漏的经历,比如我从外地曾捡漏买到过陕西书画界名家的作品,由于地域不同,市场信息不对称,各地藏家对不同区域书画家作品的市场行情,认识了解有所差异,所以偶尔会有捡小漏的机会。
由于当下信息的高度通畅发达,进行书画艺术品拍卖的相关公司都会进行线上电子图录的预展,印制纸质图录邮寄给经常参加竞拍的目标客户,拍卖公司举行拍卖会前都会进行两天左右的实物预展,市场的透明度愈来愈高,所以捡漏的机会相对越来越少。
凡是能在拍卖会上买到自己所喜欢的拍品的人,一定是对这件拍品认知最清楚、出价最高的人,物有所值才会去买。因为在会场坐的举号牌的人几乎都是收藏经验相当丰富的行家里手,谁也不会放过一个花小钱买到真品、买到精品的机会,尽管如此,业内高手捡到大漏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位老师真实的捡大漏的故事。
2019年12月18日,上海朵云轩拍卖了一本清代画家“四王”之一的王翚1684年所作的《虞山十二景》册页,当时拍卖公司给这本册页的估价为30到40万人民币,这本《虞山十二景》册页从30万开始起拍,经过好多次的激烈竞争,最终以200万人民币落槌,含佣金230万人民币被浙江余姚一位郑姓著名古代书画收藏鉴赏家买到。时隔一年,这本王翚1684年创作的《虞山12景》12开册页以以2000多万人民币又在浙江西泠2020年秋季拍卖会上再次成交易主。
从上海朵云轩买到这本册页到浙江西泠卖出,短短一年时间,郑先生税后净赚2000多万人民币,这件事情在书画收藏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本册页在前后不到一年间的时间里拍出差异这么高的价格呢?难道是自我炒作哄抬价格吗?当然不是。
拍卖前,上海朵云轩拍卖便对此件拍品进行了两天的实物预展。成百上千位书画界的行家里手都看到了实物,其中也有很多行家参与了这件拍品的竞拍,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识真文库》2019年12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2019年最大的巨漏昨日凌晨出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参与了此件拍品的竞拍,但他们认为这件拍品疑为清代仿品,心理价位在100万人民币左右。
《虞山十二景》出版资料
我本人也是后来通过郑先生的学生小蔡了解到他们在计划竞卖买这本册页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用了一周的时间在自己的资料库中查询到了这件拍品从民国时期至今十多次的出版著录信息,最早的一次是1929年民国珂罗版影像出版,正是由于查到了十多次的出版著录资料,才坚定了郑先生竞拍的信心。一年后浙江西泠所拍出的20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才是这本册页真正的市场价值,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郑先生在竞买这件拍品前,他通过相关出版著录资料以及自己对古代书画市场的了解,已经判断这本册页的市场价值约在两三千万人民币。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我在上海四季酒店门口等网约车,郑先生和他的学生小蔡从朵云轩拍卖现场调阅完实物后/坐我的顺车回到上海环球富豪酒店。他们是电话委托参与竞拍的,在19日凌晨,将这本册页买到手。我也得知郑先生他们每年要投入四五百万人民币购买书画古籍出版资料,一是学习研究,二是查出版、查著录。古代书画、名家书画,多一次出版就多一次溢价,这是行内人都知道的。
我记得有位收藏家讲过一句名言:“去珠宝店里买黄金,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买到,但是要在垃圾堆里找到黄金,则需要具有独到的眼光和专业的知识。”书画艺术品捡漏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捡漏,就必须具备专业的鉴赏能力、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实战经验、时间沉淀。常言道“场上十分钟,场下百日功。”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厚积薄发才会有四两拨千斤,捡漏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