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增强自身实力

1.

偶然一次机会,我受邀去参加一个比较高端的聚会。参加这次聚会的人,大部分都是企业的CEO或高管。

这里面,只有我是来自大学的一名小老师。坐在这群人当中,我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虽然我以非常积极的心态投入去和别人的交谈,彬彬有礼的帮其他人端茶倒水,但是这些商界精英好像对我没有什么兴趣。以至于在最后合影的时候,竟然都忘了我的存在。

当然,在聚会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有人看似非常热情的问过我下面几个类似的问题:

“你是教授吗?”“不是。”

“你经常会去企业上课吗?”“没有。”

“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真的好想告诉他们:“我的幸福课上的很棒,学生们都很喜欢我的课。”但是,头顶上没有华丽光环的衬托,这些话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出口。

这种聚会,其实就是一个名利场。拥有资源最多者往往被众人紧紧环绕,而资源稀少者则显得有些孤苦伶仃。

这个看似残酷的现实,其实道出了商务场合下人际交往的本质——资源交换。其实仔细想想,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一件事情。

一般来说,资源多的人往往更喜欢与另外一个资源多的人进行交换。因为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加容易产生。

2.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认识过一个兄弟。这个兄弟自诩人际交往能力超强,很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有一次,我跟他聊起未来的时候,我说道,“我想要把英语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位兄弟听完之后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我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当时听完他的这句话,我感觉有些不妥,但是又不知道哪里不妥。

后来,我的这位兄弟好像混得并不太如意。因为他在本该读书涨知识的年纪,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际交往方面上了。他整天都穿梭于不同的人群当中,台球厅,网吧更是他最经常去的地方。

毕业的时候,他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女朋友也嫌他不思进取,和他分了手。在即将离校的时候,我碰巧在走廊上遇见他。那天他喝得醉醺醺的,但是坚持要跟我说几句话道别。

他告诉我说:“我最后悔的就是大学里面没好好学点东西,把太多的时间都用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了。最后,不仅没有混到几个知心朋友,连女朋友都跟着别人跑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开始哽咽起来。

如果你自身实力不强,就没有办法为别人提供一定的交换价值。那么纵使你拥有在高超的人际交往技能,也很难搭建高质量的人脉关系。

3.

我始终认为,对于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少花点时间去钻营人际交往技巧,多花点时间去增强自身的实力。

因为只有自身实力增强了,才有机会够得到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圈子。

我的一个学妹叫杨小米(微信订阅号:遇见小mi),从去年开始做订阅号。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她,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光环。但是她凭借自己的超强学习能力和毅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天天坚持输出高质量的原创文章。

同时她写的文章非常接地气,现在拥有将近十万的粉丝。同时,她也不断的收到来自出版社的写书邀约。

再看看她的朋友圈动态,也在不断进化,真是令人羡慕不已。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会看到她和某个网红或是畅销书作者喝茶聊天的朋友圈状态。

2015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教授来中国出席积极心理学会议,当时我也报名参加了这次会议。

说实话,每个搞积极心理学的人,都想亲眼见到马丁.赛里格曼一面。如果谁能有机会再和他拍上一张合影,那就更加荣幸了。

然而,当天参加会议的有2000多人,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他老人家的背影。

后来,我的一位好朋友,幸福学的研究者陈晓松老师告诉我说,在这次会议上,他不仅和赛里格曼教授合了影,而且他还利用会议间隙,和赛里格曼教授做过近距离的交谈。

我感到很惊讶,也很膜拜。那么,为什么他可以做到这些呢?

原来,陈老师最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幸福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他凭借着自己的多年积累,争取成为了本次大会会后工作坊的主讲老师。

因此,他便有机会和赛里格曼教授共同进出大会的贵宾室,同时也有机会和教授做进一步的交流。

所以说,要想打入更高层次的人脉圈,最好的方式就是苦练内功,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4.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已经坚持写订阅号将近两年时间了。身边也经常会有朋友提醒我说,你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的文章,有没有出书的想法和打算呢?

啊,听到这个建议,我真的心动了。我开始尝试和身边出过书的人请教,开始关注很多出版策划人的微博,并且尝试联系。

但是,真的没有什么人愿意搭理我。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我的实力还不够强啊,订阅号粉丝还不够多啊,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我还不够出名啊。

于是我痛定思痛,开始改进自己的写作风格,努力写一些能够为读者带来真正价值、同时更加容易传播的文章。

要知道,在此之前,我活得很封闭,并且一直沉浸在“自己写的东西还不错”的幻想之中。因为,家人和好朋友都夸我的文章写得不错。

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幼稚的一个想法。亲朋好友只是在鼓励我而已。如果真的写得好,为什么订阅号只有那么少的人关注呢?

后来,我开始痛定思痛,认真研究爆款文章的写作风格,揣摩起标题的艺术,并且尝试在简书上投稿。

后来,我的一篇《戒掉这七种思维方式,才能走向真正成熟》的文章火了,被很多微信大号转发,订阅号粉丝一下子增加了2000多。

最重要的是,终于有出版策划人开始联系我,问我是否有出书的想法。

简单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当我想要出版一本书的时候,努力去讨好出版商,最终却并没有什么人搭理我。但是当我开始专注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时候,竟然就有出版策划人开始主动联系我了。

中国有句古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套用在经营人脉层面上,我们可以这样来诠释这句话: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增强自身实力。

(0)

相关推荐